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投资经典期货市场技术分析 [美 >

第7章

★投资经典期货市场技术分析 [美-第7章

小说: ★投资经典期货市场技术分析 [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线图上作趋势线时,应当把它描画在全部价格范围之下或之上。有些图表分桥师更喜欢通过收市价格来作趋势线,这种做法并不标准。虽然收市价格在全天的所有价格中确实可能是最重要的,但它依然只能代表全日价格活动的一个片断。而当日全部价格范围包含了当日的所有价格变化,理应更有意义(见图4.8)。

如何对待对趋势线的细小穿越
    有时候某一日内的价格变化可能一度穿越趋势线,但当天的收市价格依然符合原趋势的要求。在这种惰况下,该趋势线是否可以视为被突破?对此,分析者就会有所困惑(见图4.9)。如果结果表明这个小小的穿越只是暂时性的,那么为了把新的价格资料包括进来,我们是否有必要重新画一条趋势线呢?图4。9展示了这种情形。当天价格曾一度滑过原趋势线,而后收市价格又回到该趋势线之上。我们有必要重作趋势线吗?
     
  棘手的是在这种憾况下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则可循。有时候,尤其是在随后的市场行为证明原趋势线依然有效的情况下,我们最好忽略这种“毛刺”。有些时候则必须折衷一下,如图4.9中虚线所示,补充一条新的试验性的趋势线.那么图表分析者在考察未来价格时,就既有原趋势线(实线)、又有新趋势线(虚线)以资参照了。这里有条普遍经验:如果突破原趋势线的动作的规模相对较小,只是当天内的一时之举,并且收市价又回到原趋势线之上,那么上策可能是忽略这个“毛刺”,仍旧使用原趋势线。正如其它许多市场分析领域一样,碰上这种模棱两可的情形时,分析者只有靠自己的经验和主观判断来定夺。

什么是对趋势线的有效突破
     解答这个问题也要牵涉到不少主观性的成分。一般地说,收市价格越过趋势线要比仅仅只有日内价格穿越趋势线更有分量。再进一步,有时甚至只有一个收市价的穿越也还不足以说明问题。为了辨识有效的趋势线穿越,排除坏信号(所谓“拉锯现象”),技术分析者设计了不少时间和价格“过滤器”。所谓“3%穿越原则”便是价格过滤器的一例。这种价格过滤器主要用于鉴别长期趋势线的突破,它要求收市价格穿越趋势线的幅度至少达到3%,才能判定为有效突破(3%原则不适用于一些金融期货,例如利率期货市场)。
    举例来说,如果在黄金价格图表上,有一条重要上升趋势线当前正处在400美元的水平,那么为了证明该线已被突破,当日收市价格必须在其97%以下的水平(此时收市价格将在趋势线以下12美元开外,即388美元)。显然,对短线交易商来说,要求他们坐视价格走过12美元是不恰当的,1%原则或许更合适。3%原则仅仅是价格过滤器的一种类型。有些图表分析者针对不同市场,选用了各种“最小价格波动容许值”。也有人根本不采用价格过滤器。不论选用何种价格过滤器,都有个一半对一半的机会问题。如果过滤器设置得太小,那么减少“拉锯”影响的效果则不佳。如果选得太大,那么在有效信号出现之前,就错过了一大截初始动作时机。所以此处也不例外,交易商必须结合考虑所追随市场的趋势发育程度,灵活选好最适合的过滤器,具体市场具体分桥。
    价格过滤器的趋势线有效穿越标准,要求收市价格的变化达到预定的价格幅度或百分比。此外我们还有另一种选择——时间过滤器。其中最常见的为“两天原则”。换句话说,为了对趋势线构成有效突破,市场必须连续两天收市在该直线的另一侧。于是,要突破上升趋势线,价格就必须连续两天收市在该直线的下方。只持续一天的话,突破是不成立的。最后我们还必须补充一点,3%原则和2天原则不仅适用于考察重要趋势线的突破,也同样可以应用于鉴别市场对重要支撑和阻挡水平的突破。
趋势线突破过滤原则:A 价格穿越趋势线3%。B 两日原则:价格连续两日收在趋势线下。

趋势线如何互换角色
    前面讲过,一旦支撑和阻挡水平被击破,其角色就互相对换。这个规律也用于趋势线(见图4.10a到c)。换言之,上升趋势线(支撑线)一旦被决定性地向下突破后,就演化成阻挡线,下降趋势线(阻挡线)一且被决定性地向上突破后,就演变为支撑线。正因为这一点,我们在趋势线被突破后依然把它们尽可能地向右延长。这种做法颇有玄机。旧的趋势线演化成自身的反面,在未来再度形成支撑线或阻挡线的现象实在屡见不鲜,令人惊叹叫绝。


     

趋势线的测算意义
? ? 趋势线有助于测算价格目标。在后面关于价格形态的两章中,我们还要详细讨论价格目标的问题。实际上,那里要讲的由价格形态计算价格目标的内容,同此处趋势线的有关应用很有渊源。简要地说,一旦趋势线被突破了,那么价格离开趋势线的目标距离,通常同趋势反转以前价格在趋势线另一边曾经达到的竖直距离相等。
? ? 举例来说,如果在原先的趋势中,价格在上升趋势线的上方曾达到50美元(竖直地测量),那么在该趋势线被突破后,我们就可以预计价格将跌到低于趋势线50美元之处。在下一章,我们将看到这种测算技术。与众所周知的头肩形反转形态的测算技术相似,在那里,从“头”到“颈线”的距离,就是预测颈线被突破后的价格目标的依据。

扇形原理
? ? 下面讲扇形原理。这是趋势线另一种颇有意思的用法(见图4.11a到c)。有时候,当上升趋势线被突破后,价格先是有所下跌,然后再度上弹,回到原上升趋势线的下边(该线此时已成为阻挡线了)。请注意,在图4.11a中,价格跌破1线后,再度弹升到1线下边,但是未能向上穿越1线。此时我们可以作出新的一条趋势线(2线)。随后2线也被向下突破了,然后价格又一次弹回,向上试探2线未果,于是我们得到第三条趋势线(3线)。第三条趋势线若再次被突破,通常就意味着价格将下跌了。在图4.11b中,第三条下降趋势线(3线)的突破构成了新一轮上升趋势出台的信号。由上述两例来看,原先的支撑线被突破后均变成了阻挡线,原先的阻挡线被突破后均变成了支撑线,记朋友们注意其转化过程。图中依次变得平缓的三条直线形如扇子,扇形原理由此得名。请切记,第三条趋势线被突破是趋势反转的有效信号。
     
     …
     
数字“3”的重要性

? ?  在扇形原理中有三条直线互相作用。有趣的是,“3”这个数字在各种技术分析的理论和应用中都出现得很频繁,而且各有各的门道。说起来,不仅扇形原理用到三条线,而且重要牛市和熊市通常分成三个阶段(见道氏理论和艾略特波浪理论),有三种价格跳空(稍后便要讲到);某些较为典型的反转形态,诸如三重顶、头肩形等,均有三个显著的峰,趋势有三种不同类型(主要趋势、次要趋势和短暂趋势),以及三种不同方向(上升,下降和横向延伸),在众所周知的持续性形态中,有三类三角形——对称三角形、上升三角形和下降三角形;我们的信息主要来源自三个渠道——价格、交易量以及持仓兴趣。不管到底是什么缘故,反正3这个数字贯穿了技术分析的整个领域,担负着很重要的角色。

趋势线的相对陡峭程度(斜率)
     趋势线的相对陡峭程度也很重要。一般来说,倾斜角度约为45°的趋势线最有意义。某些图表分析家甚至简单地从图上某个显著高点或低点引出一条45°倾角的直线,作为主要趋势线。W·D·江恩对所谓45°线技术就特别垂青。这样的直线反映出的价格随着时间上升或下降的速率,恰好从价格、时间两个方面处于完美的平衡之中(江恩非常注重几何角度,而45°线又是其中最重要的。附录3对江恩的几何角度有进一步的介绍)。
? ? 如果趋势线过于陡峭(如图4.12中1线所示),那么通常表明价格上升得太快,因而难以持久。如果这样的趋势线被跌破了,可能只是意味着上升趋势的坡度将调整回45°线上下(如2线所示),而不是趋势的逆转。如果趋势线过于平缓(如3线所示),则说明这个上升趋势过于衰弱,因而不太可靠。除了关于江恩理论的部分外,我们在讨论三点反转和优化点数图时,也要谈到45°线。
怎样调整趋势线
     
  在有些场合,有必要对趋势线加以调整,以适应趋势放缓或加速的要求(见图4.13和图4.14a和b)。正如前面的图例所示,在陡峭趋势线被突破后,我们可能有必要作出新的较平缓的趋势线。如果原先的趋势线过于平缓,或许也有必要画出新的更陡峭的趋势线来。如图4.13所示,在陡峭趋势线(1线)被突破后,必须作出较平坦的新直线(2线)。在图4.14中,原先的趋势线(1线)过于平缓,所以有必要作出更陡峭的新直线(2线),因为此时上升趋势已经加速了,必须用较陡峭的直线方可描述新的市场情形。要是趋势线距离当前价格变化过远的话,则它对追踪当前趋势的变化帮助不大。
     在趋势加速的情况下,有时我们需要按角度依次增加的顺序作出好几条趋势线。某些图表分析师提倡利用弯曲的趋势线刻画这种情形。依据我个人的经验,在这种情况下,最好采用另一种工具——移动平均线,它与弯曲的趋势线异曲同工。同时掌握数种技术工具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得心应手地根据不同场合选择最合适的工具。本书所介绍的所有技术都不例外,在某些特定环境下表现良好的,在有些条件下可能就很差。如果技术分析师能掌握充分的后备手段,就能扬长避短,在各种特定环境下,分别选择最适合的工具。在加速的趋势中,如果用移动平均线来代替一系列越来越陡鞘的趋势线,就更为有效、可靠。这是个很好的例证。
     
     
     事实上在任何时刻,市场上总有好几种不同时间规模的趋势并存,因而我们有必要相应地采用不同的趋势线来分别描述各个等级的趋势。比如,主要上升趋势线系由主要上升趋势的低点连结而成的。同时也可以用较短的也较灵敏的直线描述中等的价格摆动。另外,还可以用更短的直线来描述短暂的运动(见图4.15)。
管道线
     管道线,有时义被称为返同线,是趋势线技术的另一方面应用,也颇有价值。在有些情况下,价格趋势整个地局限于两条平行线之间—其中一条为基本的趋势线,另一条便是管道线。当这种情形出现后,如果分析者判断及时,就有利可图。 
     管道线的作法相对简单些。如图4。 16a所示,在上升趋势中,我们首先沿着低点画出基本的趋势线,然后从第一个显著波峰(点2)出发,用虚线引出其平行线。两条直线均向右上方伸展,共同构成一条管道。如果下一轮上涨抵达管道线后折返下来(如点4处所示),那么该管道就成立了一半。如果这次折返一直跌回原先的趋势线上(如点5处所示),那么该管道就基本上得到了肯定。在下降趋势中,情况与上升趋势类似,但方向相反(见图4。 16b)。
  读者应该马上看出如此局面的有利可图之处。基本的上升趋势线是开立新的多头头寸的依据,而管道线则可用作短线地平仓获利的参考。更积极的交易商甚至有可能利甩管道线来建立与趋势方向相反的空头头寸(虽然这种逆着流行趋势方向做交易的策略可能招致危险,且常常要付出高昂的代价)。正如趋势线的情况一样,管道线未被触及的时间越长,试探成功的次数越多,那么它就越重要,越可靠。
     
     
     重要趋势线被突破后,表明现行趋势发生了重大变故。但是上升管道线的突破恰好具有相反的意义。它表示流行趋势开始加速。有些交易商把上升趋势的管道线的突破视为增加多头头寸的依据。
     此外,我们通常还可以利用管道技术来辨别趋势减弱的信号,这就是价格无力抵达管道线的情况。在图4。17中,价格无力达到管道的顶部(点5处),这也许就是趋势即将有变的警讯,显示另一条线〔基本的上升趋势线)被突破的可能性有所增加。一般地,如果在既有管道中,价格无力达到某一边,则通常意味着趋势即将发生变化(加速或转折),也就是说管道的另外一边被突破的可能性增大了。
     我们也可以利用管道线来对基本趋势线进行调整(见图4。 18和4。 19)。如果价格显著地越过了上升趋势的管道线,则通常表明趋势增强。因此,某些图表分析家根据新的管道线,从最后一个向上反弹低点出发,平行地作出一条更陡峭的直线,作为新的基本上升趋势线(如图4。 18所示)。新的更为陡峭的支撑线经常比原先的较为平缓的趋势线更奏效。类似地,在上升趋势中,当价格无力抵达管道的上边线时,我们可以根据连接最后两个波峰连接所得到的阻挡线,从最后的向上反弹低点出发,作出一条平行线,作为新的支撑线(如图4。 19所示)。
   管道线还具有测算意义。一旦在价格管道的两条边线上发生了突破,价格通常将顺着突破方向达到与管道宽度相等的距离。因此我们可以根据管道的宽度,从管道边线上的突破点起,简单地顺着突破方向投影出去,得出价格目标。
     然而朋友们应切记,在组成管道的两条线中,基本的趋势线远比管道线重要,也更为可靠。在趋势线技术中,管道线是第二位的。不过管道线确实也很有用,值得揽入我们的工具囊中。
     百分比回撤
     朋友们从前面关于上升趋势和下降趋势的所有图例中,肯定已经注意到,在每场重大的市场运动之后,价格总要回撤其中的一部分,然后再按照既有趋势方向继续发展。这类与趋势方向相反的价格变化,往往恰好占先前动作的一定的百分比。50%回撤便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例子。举例来说,假定市场处于上升趋势,已经从100的水平上涨到200的水平,那么,接下来的调整常常是回撤到这场运动的一半处,即大约150的水平,然后市场才恢复原来的上升势头。这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市场倾向,在期货市场上频繁地重现。同时,这种百分比回撤的概念也适用于任何规模的趋势—主要趋势、次要趋势和短暂趋势。
     确切地说,在很大的程度上,50%回撤是市场的一种倾向性,而不是一条精确、严格的规则。此外,所谓最大和最小百分比回撤——三分之一回撤和三分之二回撤——也是广为人知的。换言之,价格趋势可以分成三等份。通常最小的回撤大约是33%。最大的回撤约为66%。这就是说,在一个强劲趋势的调整过程中,市场通常至少回撤到前一个运动的三分之一的位置。有几方面的原因使这一常识极有意义。如果交易商试图在市场下方计划一个值得买入的价格,那么他可以在图表上算出33%——50%回撤的区域,以此为参考,来选择大致的买进机会(见图4。 20 a和b)。
     
     
   最大回撤百分数为66%,这里对应着一个特别关键的区域。如果先前的趋势能够持续下去的话,那么调整必须在三分之二处打住。于是,在这种关键区域,无论是在上升趋势中买进。还是在下降趋势中卖出,相对来说风险都比较小。如果在调整中价格越过了兰分之二点。那么趋势反转的可能性就会大于单纯的调整了。下一步,价格通常将返回原先趋势的起点,也就是要l00%地回撤了。
     有心的朋友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