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曹仁超文集 >

第83章

曹仁超文集-第83章

小说: 曹仁超文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辉偾康鳎卮挝镆凳谐∩性诤勒2005年10月至今本港中价楼大部分原地踏步(个别地区有升有降),只有豪宅仍保持上升。相信本港豪宅2007年上半年仍可睇好(因恒指仍在上升),而非大部分中价楼。 

  大家请唔好再用恒生指数去预测未来本港中价楼走势。家吓恒生指数与本港楼价嘅关系只局限于豪宅,唔再包括中价楼,因为1997年6月后香港经济结构转型,本港中产阶级已被大量消灭,中产阶级家庭人数肯定较1997年7月前少,中价楼购买力何来?1997年后,20/80现象出现,富者愈富,形成豪宅需求大增,只有豪宅售价跟随恒指升降。1997年后财富归边。中产阶级薪金过去十年变化唔大(或略减),财富渐渐集中响20%人口手中。2003年起内地厂商面对嘅环境渐渐恶劣,睇嚟社会财富下一步将更向1%人口集中! 

  中国信贷(185)、中国海景(8065)、思拓通讯(8171)停牌。 

  曹仁超
 
PDF原文:
  
原序号:121序号:
 21 
标题:
 花开堪折直须折 
来源:
 信报 
发布日期:
 2007…01…05 
全文:
   1月4日,周四。恒生指数急跌367。81,收20025。58;成交增至七百六十五亿一千一百多万元。1月期指微微低水,跌453点,收20052点。唔少人利用内地A股复市上升而获利回吐(沪深指数收2067。09,升26。05或1。28%)。 

  升势过急出现〃换马〃 

  恒生指数五十天线在19004。73,在未低于五十天线之前,仍视作正常获利回吐【图】。今天成交额七百六十五亿元,系1998年4月28日以来最高,国企指数回落3。89%,主因系股价上升太急而出现〃换马〃行动。 

  沪深三百指数P/E三十倍,恒生指数P/E十六点五倍,系咪代表沪深股市偏高、港股偏低?只睇P/E而唔睇纯利增长率,系冇意义嘅。沪深三百指数2006年首三季纯利较2005年同期上升42。81%,香港三十六只成分股中,地产股同本港银行股占比重仍大;2005年或2005/06年度纯利唔少来自物业重估。2006年或2006/07年度恒指三十六只成分股纯利升幅有几多?沪深指数成分股2006年纯利如上升42。81%,即2007年P/E可降至二十一点四二倍;恒指2006年纯利如上升20%,2007年P/E将降至十三点七五倍。下一问题系2007年沪深三百只股份纯利升幅如何?如2007年再升42。8%,2008年P/E系十五倍。香港三十六只成分股纯利又点?如照上述推算,沪深三百指数同恒指比较只偏高15…20%左右,而非表面上咁大 (上述系假设2007年经济情况同2006年一样好,如2007年企业纯利升幅唔及2006年,咁两地股市即同时进入偏高期。此乃2007年股市好难分析嘅理由,相信走唔出 Baom & Busf 理论)。 

  2007年首日,美国向资深分析员调查所得意见,贵金属方面,好友占54、淡友占18%、中立占27%;油价方面,好友占61%、淡友占17%、中立者占22%;股票方面,好友占54、淡友占19%、中立者占21%。2007年最后结果系点?人类是冇权预知自己嘅命运。因此有人去算命、有人去赌命、有人则信命,最后我地去怨命。 

  3月玉米期货周三跌停牌,收三点七五美元一蒲式耳;小麦3月期货跌至四点七六五美元;油价下跌二美元一桶;连金价亦回落。周四恒生指数回落,到底系一次调整定系跌市开始?冇人可事先知道。 

  升幅集中个别行业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后,香港1998年及2000年首季受惠于美国 TMT 股热。恒生指数由1998年8月13日8544点上升至2000年3月18397点,升幅181。12%。第二次经济复苏由2003年4月25日8331点至今,最高系2007年1月3日20554点,升幅146。7%,时间计较1998年8月至2000年3月长(只有二十个月)。呢次升市已踏入第五年,但升幅仍有所不及。同1997年前嘅升市唔同,过去升市十分全面。1998年至2000年升市集中在 TMT 股;2003年至2006年上半年升市集中在资源股同能源股,下半年升市集中在内地金融股同电讯股。不但股市升幅集中在个别行业,本港社会亦分裂成为20%受惠人口及80%受害人口,20%人口手上财富较1997年7月亚洲金融风暴前多出一倍或以上,80%人口手上财富较1997年7月亚洲金融风暴前少50%或以上(主要系中价楼至今仍较1997年7月前低50%左右)。 

  中国2006年贸易顺差可能超过一千八百亿美元,相信未来数十年仍然系咁(德国由1952年开始至今连年贸易顺差,日本由七十年代开始二十多年贸易顺差;反之,美国七十年代开始连年贸易逆差)。美国有因为贸易逆差而倒下来,至今仍是世界第一强国;德国同日本亦有因为贸易顺差而 GDP 年年保持高增长。所谓贸易顺差和逆差,根本上唔太重要。中国拥有廉价劳动力加工贸易,系变相将劳动力出口,外贸盈余系必然结果,调整出口退税和人民币升值会令出口贸易增长率下降,但改变不了贸易顺差问题。国家鼓励企业〃走出去〃情况亦一样(呢点可由德国及日本过去例子证明),中国进口90%系投资项目,包括技术、原材料、能源、机器。至于消费品,目前国内供给很强,外来消费品拓展空间十分有限,对改善贸易顺差所起作用亦有限(唔少外国名牌货在中国十五年发展嘅历史可证明)。中国人有咗蚊年,唔系买名牌货,而系买楼或炒股票,结果造成资产价格升值,情况同日本八十年代近似。 

  全球经济进入勇敢新世代 

  1978年由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政策,不但改变咗中国,亦影响全球经济进入〃勇敢新世代〃(Brave New World)。有D公司迅速觉晓,在〃勇敢新世代〃中日益壮大,例如利用外判,供应链管理等而进入〃平台经济〃(platform economy),支持美国经济由1982年起进入繁荣,至今不衰。反之,未能察觉〃勇敢新世代〃来临嘅公司便日益缩细,甚至在历史大洪流中淹没,唔少未有加入外判、供应链行列(或加入太迟)而差一点没顶。〃勇敢新世代〃改变了〃生产模式〃及〃生意模式〃,带来利率回落潮及通胀率回落,刺激资产价格升值。美元利率由1980年起回落至2003年6月,CPI 增长率亦一样。2000年随着中国本身资源大量被开探而出现短缺,引发2001年至2006年上半年全球原材料价上升潮。 

  2006年嘅争论点系上述五年(如由1999年起计是七年)嘅原材料价上升潮,到底会继续还是结束?基于〃十一·五〃规划推出,我老曹系原材料价上升潮结束嘅信徒,亦曾批评 Jim Ragers 嘅〃二十年商品大牛市〃论。去年5月金价同铜价回落,8月开始油价回落,依家似乎我老曹渐占上风(至于农产品价一向受天气影响,可预测性甚低,美国一场小雪已令小麦价及玉米价大跌,因为小雪代表丰年)! 

  全球早已进入低利率、低通胀率及低增长率年代,唔会重返1980年前高利率,高通胀率及高增长率年代;只有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俗称 BRIC)仍可享受低利率,低通胀率、高 GDP 增长率。美国楼价涨至2006年第二季后已进入消化期,呢段日子十分长。至于本港楼价,2006年起进入〃冰火二重天〃(旧楼及地点较差嘅物业进入冰河期,豪宅及地点一流嘅物业进入火热潮)。2007年联储局由贝南奇控制,渐获外界信任,佢主张嘅通胀目标可望实现,即美国 CPI 增长率迟早跌至1到2%,到时利率应在四厘左右,但类似2003年6月利率降至一厘嘅机会绝无仅有。此外,相信原材料价进入 trading range,既唔会大涨亦唔会大跌。制成品却面对过剩压力,令边际利润一再下降,形势对生产商绝对不利。矿务股及能源股渐由暴利时代重返合理利润时代,令股价出现调整。股票嘅牛、熊市早已唔存在,改由行业牛、熊市替代。例如内地金融股同电讯股经过2006年下半年大幅上升后,2007年第一季又到咗〃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嘅时期。各位不可存有赚尽心态,宜另搵投资项目。2006年部分对冲基金欲赚尽天然气价上升潮,结果损失惨重(见好则收的人,永远唔会破产)。 

  中央银行吸纳黄金?12月22日欧洲央行决定再出售二点七吨黄金。至于俄罗斯外汇储备中,有2。2%(或三百九十四吨)系黄金。中国人民银行外汇储备中,有1。3%系黄金,至今未见大手吸纳黄金。 

  美元由2002年回落至2006年,已回落五年,除非中国人民银行发神经,不然我老曹唔信2007年美元弱势论(甚至认为2006年12月美汇指数已见底)。流动资金过剩问题2006年5月开始退潮,由退潮到股市见顶需时(资金由泛滥到目前充裕,仍可支持股市上升,不过大企业已大量印吸水纸集资)。如从呢点睇,唔排除股市在2007年见顶,何月何日仍未知道。1973年系3月,1981年系8月、1981年系10月、1997年系8月、2000年系3月;五次见顶中,3月出现两次、8月出现两次。2007年股市见顶月会否是3月或8月?不过,唔好估,由股市自己话你知。股市日渐成熟,1997年8月只要避开红筹股,改为投资汇控(005)及德昌电机(179)等,在1998年、1999年一样赚钱;2000年3月只要避开 TMT 股,投资资源股,日后一样赚大钱。2007年避开内地金融股及电讯股,问题便唔大。股市短期系投票机器(由供求决定股价),长期系评估机器(企业业绩决定股价)。股价最终由基础因素决定,更何况流动资金过剩期2006年5月开始退潮。2006年有接近一万只对冲基金,未来三年估计数目将减少一半(情况有如1968年互惠基金嘅数目到1974年减少一半一样)。其次系对冲基金收费大幅下降,再唔系资产净值2%另加一年升幅25%作花红。 

  广州 GDP 进入低增长期 

  我老曹冇乜艺术细胞,去年夏季 GustavKlimt 名画以一亿三千五百万美元售出,几个月后 Jackson Pallack 名画以一亿四千万美元售出。上述资金以五厘息计,每年可产生七百万美元回报(五千四百六十万港元)。内地工厂日做夜做,几千人努力嘅成果,都赚唔到五千四百六十万港元一年,有人为咗一幅名画而每年付出七百万美元代价?令我老曹谂起《向日葵》油画嘅故事。日本人购入《向日葵》后,第二年日本股市及楼市泡沫便爆破。名画高价售出,正正反映流动资金已达高潮(有钱冇地方使)!骄傲往往走在失败之前,拿破仑进军莫斯科前,佢嘅陆军元帅对拿破仑话:〃冬天的雪快来临,我地等到明年春季才发动攻势吧!〃拿破仑认为佢可在冬季未来临之前已攻陷莫斯科,令俄军投降……。结果拿破仑的确攻入莫斯科,但俄国人并有投降。历史从此改写。 

  2006年广州市 GDP 六千二百三十六亿美元或人均收入一万一千美元,系中国第一个城市(唔包括香港)人均收入超过一万美元。日本人在1984年人均收入超过一万美元,香港人在1987年、新加坡在1989年、台湾人系1992年、南韩人则在1995年。 

  当人均收入达到一万美元后,日本仍然上升,并在1990年达三万多美元才停下来,但2005年仍系三万二千五百二十美元。香港达人均收入一万美元后,受惠于中国经济。在1991年曾达到二万七千美元,但2005年却只有二万四千五百八十一美元,无法前进。新加坡2005年人均收入二万一千美元,过去十六年升幅亦唔大。台湾更差,至今亦只有一万三千九百二十六美元。南韩1997年后更回落到九千五百美元水平。广州又点?未来广州到底系日本或香港,还是台湾同南韩?日本人均收入其实1988年已见顶,其后升幅来自日圆升值。香港得天独厚,巧遇中国改革开放,因此仍有十年黄金期。一个城市发展高速成长期只有二十二年至二十八年(香港有三十年,由1967年至1997年),广州如由1978年起计,亦已完成高速成长期,2007年起 GDP 将进入低增长期。 

  以城市 GDP 增长率计,深圳较广州快,但深圳外来人口多,人口已达一千零三十五万,有户籍嘅人口一百七十一万;住满一年以上人口五百三十一万七千,一年以下四百零九万三千,一个月以下九十四万。人口高速增加,令人均收入增长率减慢。 

  世界轮流 转,从前系由内地走私成品油到香港(因香港油税十分重),近年却由香港走私到内地。2006年广州缉获走私船多达一百艘,可见情况严重,走私嘅主要系红油。香港为支持工业,部分柴油中添加红色素,红油在香港批发价三千元一吨;但内地有上述优惠,零号柴油即工业用油卖五千五百元人民币一吨。即香港红油如进入内地,每吨可赚二千五百元(未计运送成本),成为暴利生意。 

  除上述外,近年中国出现成品油和原油价倒挂嘅现象。例如2005年入口原油平均价五十点三一美元一桶,国家规定成品油批发价四十三点九八美元一桶,即炼油厂只有做蚀本生意,到咗油站,汽油零售价又较美国高出60%(香港因为油税十分重,不可作比较)。炼油厂只有把成品油出口才可赚钱,如在内地市场出售必蚀,形成内地成品油供应不足,许多时有钱都买唔到成品油。唔少内地人被迫用走私油(来自香港的红油),令呢几年粤港之间走私油生意大旺。 

  海水化淡系大生意 

  全球嘅水很多,但淡水唔多,其中可再利用的淡水更只占0。7%(其余都系不可再生嘅地下水)。过去一百年因全球工业化,全球淡水消耗量上升七倍,2006年全球五分一人口有清洁水饮用!如按年用水增加4%至5%,到2025年,全球将有三分一人口缺乏清洁水饮用。何况中国人均淡水资源仅及世界平均水平四分一目前已有三百个城市缺水(其中一百一十个严重缺水)。过去二十八年中国为工业化而大量用水,估计到2010年中国将进入严重缺水期。在五、六十年代,香港长大的一群相信仲记得四天供水一次嘅日子。我老曹小时候放学返屋企放低书包,第一件事就系同母亲去鲗鱼涌水溪轮水回家,床下底放咗几个红A牌大水桶用嚟装水。上述场面,今天新一代可能只在粤语残片睇过,我地呢一代却系亲身经历过〃楼下闩水喉〃嘅时代。都系讲番中国缺水问题,2006年起中国政府已严格执行环保政策,希望尽力保护清洁食水、建造水库、南水北调、取用地下水,长远办法系兴建海水化淡厂。中国海岸线总长一万八千公里,有丰富咸水资源;加上目前蒸馏法技术已发展成熟,例如低温多效(LT…MED)和压汽蒸馏(MVC),系利用发电厂发电后的蒸汽余热或阳光将海水化淡,既环保又唔浪费能源。另一类系渗透技术(RO),利用薄膜在压力下将盐分同杂质留下,变成淡水(新加坡早已采用,将污水重新变回可饮用嘅清洁食水)。目前海水化淡能耗2。9kwh/立方米,或每吨食水成本零点六美元(未计设备投资成本),已符合成本效益。全世界一百三十多个国家正进行海水化淡计划,相信中国亦好快进入海水化淡投资嘅高峰期,成本较南水北调便宜。为配合上述发展,国家发改委、海洋局和财政部2005年7月已发布〃海水利用专项规划〃,协助海水化淡业发展,2006年已引入大量投资,估计六、七年内沿海各地有大量同电厂配合嘅海水化淡厂出现。港人响呢方面不妨动脑筋,可能系未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