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门诊-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偷窃癖 偷窃癖是在变态心理支配下表现出一种反常行为。所谓偷窃癖,是指患 者常反复出现不可克制的偷窃冲动,其偷来的东西不是为了满足个人需要或 经济目的 (当时完全有偿付能力),而是将它们隐藏,暗地里退还原主,或 送给他人,或抛弃、收藏。 一般来说,患者在实施偷窃行为之前常有一种不断增长的紧张感,在偷 窃中和紧接于偷窃后常有极大的轻松感与满足感。间隔数周或数月,常再次 出现强烈的偷窃欲望。尽管患者也通常试图隐瞒偷窃行为,却并不抓住一切 机会。偷窃行为常是单独进行的,不与人合伙。在偷窃的间歇期有的会表现 出焦虑、沮丧及内疚,但这些并不会阻止他重复这类行为。一般地,女性患 者远比男性为多见。偷窃癖患者的人际关系一般很差,其偷窃行为常从儿童 或少年期就已开始。但未成年儿童,偶有偷窃行为的并不少见,到成年期后 极可能发展力偷窃癖。 □ 偷窃癖的一般特点 1。反复出现难以控制的偷窃欲和行为,通过偷窃公家或个人的东西来满 足变态的心理要求。 2。所偷窃物品无明确的选择性,不以攫取经济利益和供自己使用力目 的,即所窃物品不是当前需要的,也不计较其价值,有些甚至是废物。患者 常把偷窃的东西拿回家清洁并贮藏起来,或偷偷地送还物主,或把这家东西 送还那家或扔掉。 3。 偷窃前无预谋,拿什么方便就偷什么。 4。偷窃者是单独作案,无同伙合作。 5。偷窃冲动似乎有一定周期性,当偷窃观念达到一定紧张度时,控制能 力便下降而去做案。 6。偷窃行为逐渐产生,持续进展,长期迁延,很难矫治。有的伴随终生, 有的随年龄增长逐渐减轻,有的紧张时发作。 7。偷窃癖患者的人格有一定缺陷,大多数人比较自私。 □病因分析 形成偷窃癖的原因当今也尚未十分清楚。一般来说与其遗传生理、心理 特点及社会环境有一定的关系。贪婪、补偿等畸型心理常可诱发偷窃行为; 社会环境不良、偷盗成风,或他入怂恿等也易使人形成偷窃癖。 病例 例一:偷窃也有癖 某男,38 岁,中专文化,工人。偷窃史 12 年。常出入不同居民住宅或 小巷,乘人不注意偷窃走廊、门口或院内各种可以顺手拿走的物品,极少进 入室内偷窃。物品多为衣服、鞋袜、空酒瓶子等。每次将偷来的物品洗净, 并整齐地贮存在床底下或放在窗台上。极个别的拿出使用,但从不变卖。1976 年3 月曾因愉窃被拘留15 天。自 1984年 10月至1985 年 12月间就偷窃 50 余处,作案 120多起,偷窃各种衣物及生活用品千余件,价值人民币几千元。 所偷物品价值最高的为旧收录机,最低的有牙膏皮子,空火柴盒等。偷窃特 点是拿什么方便就偷什么,但从不撬门破锁。平时只要有空闲时间就想偷窃,
… 百度,谷歌搜索天中天论坛更多精彩电子书尽在:119777。5d6d/bbs。php 128…
否则便感到痛苦和焦虑。偷窃使他感到愉快和满足。3 岁时曾患脑膜炎,其 三叔患 “精神病”但具体情况不详。自幼生活在一个比较和谐的家庭里,性 格内向,自私。如有时用自己的旧衣服换取他弟弟的新衣服,家里有鞋油不 用,而把皮鞋拿到母亲家去打鞋油。精神检查:衣着整洁,反应正常,无幻 觉、妄想及情感障碍、回答切题。自述只要看到别人不在场就想偷点什么, 否则就会感到不安,但也知道这样做不对。 诊断分析 该患者自幼生活在一个温暖的家庭里,幼年曾患脑膜炎,这可能构成了 其反社会行为的物质基础。其叔患精神病,家族精神病史也可能构成了其反 社会行为的素质。看来,该患音的偷窃冲动和行 为自己难以控制,并以偷窃他人财物为满足,最终的悲剧结果在所难免。 例二:偷窃成瘾的女大学生 某女,22,大学生,偷窃史7年。平时乘人不在或不注意时,偷窃各种 衣物或其他用品,而不论所窃物能否为自己使用,事后将东西贮藏在自己的 箱子里或扔掉,很少使用。每次偷窃后都感到一定程度的满足,而当没偷到 手时则表现坐卧不安,有时直到达到目的为止。曾几次被同学和邻居抓住, 但均未起到制止其偷窃行为的作用。平时性格孤僻,较内向,时常说慌,待 人冷淡。6 岁时丧母,继母有一女儿,比其年长 3 岁,有时继母只给其姐姐 买衣物,她对此最初仅是内心不快,以后逐渐产生偷窃姐姐有而自己没有的 衣物,并将东西悄悄扔掉,以此报复继母的不公平。后来逐渐产生了这样一 种心理,见到姐姐有而自己没有的东西,就想偷。每当这样做之后,便有一 种满足和快感。最后偷窃对象逐渐泛化,见到他人东西常有将其偷走的念头。 自述有时虽想克制,但往往难以克制,最终发展成前述情况。无精神病遗传 史。 诊断分析 例二患者由于自幼丧母,缺乏母爱及不和谐的家庭使她的人格发展受到 阻碍,以至于行为孤僻、爱说谎。其偷窃最初仅是为了发泄自己的不满,以 后由于心理发展畸型变化而偷窃对象泛化,偷窃动机由发泄不满转化成了获 得快感、获得满足感,即偷窃的性质发生了质的变化,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 偷窃癖患者。 例三:屡教不改的 “顺手牵羊” 有一对中年夫妻,快 40 岁,男的是车站调度员,女的是工厂检验员。他 们有一个 14岁的女孩。三口之家本应过得很幸福,可实际情况却不然。主要 问题是母亲和女儿的关系不融洽,致使女儿的心理发生偏差,成了一个偷盗 癖,给家庭造成了极大的痛苦。 原来他们的女儿四、五岁时,就表现为爱拿别人的玩具;上小学后,又 常偷拿父母的钱。到亲戚、朋友家作客,也常常顺手牵羊偷窃别人的钱、针、 线、指甲刀、小剪子等物品,多次被发现,吵、骂、打都用上了,也不解决 问题。 经了解发现,其母亲性情急躁。而其父亲性情温和,对女儿溺爱。女孩
… 百度,谷歌搜索天中天论坛更多精彩电子书尽在:119777。5d6d/bbs。php 129…
常向父亲要零花钱,只要女儿张口,父亲从不拒绝,一要就给。而其母亲就 不同,从不肯给孩子零花钱。父亲因工作忙,虽爱孩子,但与孩子在一起的 时间很少。而母亲恨铁不成钢,对孩子 “爱之小便宜”、手脚不干净嫉恶如 仇。她有时也给孩子讲道理,但耐心说服不够,常常是说着说着就火了,经 常打骂、粗暴对待,动不动就对孩子说: “你使我伤透了心,我恨你,对你 没有指望了。”这样,就给孩子心头上泼了一盆凉水。于是对母亲更加反感, 情绪上严重对立,如不愿穿母亲买的衣服、不愿吃母亲做的饭、不愿与母亲 说话等。而对父亲,渴望爱和关心,但父亲又无暇顾及孩子,结果孩子慢慢 养成了偷窃习惯。 诊断分析 造成该女孩偷窃这种行为障碍的原因有多种,但主要是该女孩需要得不 到满足。该患者的需要既有精神的,也有物质的。在该家庭这样的环境长大 的患者,显然其心理上受到了扭曲,常以偷窃作为对应的回报,以期引起父 母的注意。她所偷窃的东西不是由于个人的需要,而是对不满心理需要的补 偿。因此,她的这种愉窃癖好的形
… 百度,谷歌搜索天中天论坛更多精彩电子书尽在:119777。5d6d/bbs。php 130…
三、纵火癖 纵火癖,又称为病理性纵火,是一种无明显动机,多次地实施,或企图 纵火烧毁财物或其它物品的行为障碍,常对与火和燃烧有关的事物存在持续 的关注,对灭火器及其它灭水设备、与着火有关的事物以及召唤消防队有着 异常浓厚的兴趣。 不止一次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纵火,而不是偶然过失造成的夫火为纵 火癖。该症患者在纵权前常情绪紧张、坐立不安、头痛、心冲、耳鸣、头昏, 对周围的环境有非现实感,纵火后感到轻松与满足。其纵人不是为了经济获 益 (如领取火灾保险费),不是为了消灭罪证,不是为了报仇泄恨或政治目 的,也不是由于幻觉、妄想所支配的。他们对纵火造成的严重后果常无动于 衷或幸灾乐祸。 纵火癖的主要特点为: (1)反复纵火,没有任何明显的动机,如得到金钱、报复或政治极端主 义; (2)对观看着火有着强烈而浓厚的兴趣; (3)在采取行动之前有不断增加的紧张感,在付诸实施后马上有强烈的 兴奋。 造成纵火癖的原因很复杂。痴呆或急性器质性状态常可导致非故意的纵 火;急性醉酒、慢性酒瘾或其它药物中毒也是可能的原因。许多患者幼年有 尿床史,他们常虐待动物、好攻击。女性患者还常伴有偷窃癖与性行为放荡 等。 例一:痛打难治点火狂 患者,女,14岁,有纵火癖。自幼尿床,受到家长的多次训斥、责打和 他人的歧视,性格变得孤僻,不愿与人来往。有一次受到母亲责打后,心中 十分委曲,便一怒之下顺手把母亲喜爱的东西给烧了,同时心中感到特别的 轻松。自此以后,她便对与火有关的东西、事件特别留意,表现出浓厚的兴 趣。恰好这时某百货公司发生火灾,她看到后显得特别兴奋,心中常叨唠着 “太好了”。其父母由于工作繁忙,对她的举止也未在意。不久她就把附近 的小卖部给点着了,看着着火,她兴奋得直拍手。幸好人们发现及时未造成 什么损失。为此,她又遭到一顿痛打,罚了她两天没吃饭。过了不久,她又 把学校的仓库给点着了,结果造成了很大经济损失,她也被送去教养。 诊断分析 该患者的确是一个纵火癖。一则她纵火没有什么特别的动机,两次纵火 后都感到很快乐,二则她对与火有关的东西、事件特别留意和有兴趣。造成 她纵火的原因显然与其家庭及其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如果说她开始的纵火(烧 母亲的爱物)是为了发泄自己的不满的话,那么她后来的纵火是其扭曲心理 的病态反映,是病态的自我满足和自我实现。她父母粗暴简单的对她的惩罚, 使她无意中感到了纵火的快乐。也就是说,是家长的教育方式促成了其女儿 成为了一名纵火癖,这不能不引起广大家长的深思。
… 百度,谷歌搜索天中天论坛更多精彩电子书尽在:119777。5d6d/bbs。php 131…
第二部分 特殊时期的心理障碍 与青年人和成年人不同,儿童期和老年期是人生的两个特殊时期。儿童 期由于生理、心理尚在发育过程中、他们的心理障碍往往具有不同与成人的 特殊性。老年期的心理障碍容易被人所忽视,而实际上老年人是尤其需要心 理关怀和辅导的人群,随着生理、心理功能的衰退,老年人的心理障碍往往 也表现出与中、青年人不同的特殊性来。这部分收列病例30例。
… 百度,谷歌搜索天中天论坛更多精彩电子书尽在:119777。5d6d/bbs。php 132…
第八章儿童期心理障碍及典型病例 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 儿童期是指个体从出生 (新生儿)到成年(青年初期)之间的整个阶段, 其年龄为0~18、19岁。儿童期是人生发展变化较大较快的时期,是长身体、 长知识的重要而关键的时期,也是儿童身心发展由不成熟到成熟的特殊发展 时期。
… 百度,谷歌搜索天中天论坛更多精彩电子书尽在:119777。5d6d/bbs。php 133…
一、儿童的生理特点 儿童期的生理特点在于生长发育快。其具体表现在神经系统、动作、言 语等方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完善成熟起来。 □身体的发展 人体的生长发育不是直线上升的,而是呈波浪式,发展的速度是不等速 的,有时快些,有时慢些,交替着进行。一般来说,儿童的生长周期分为四 个显著的时期:①从出生到 2 岁,发展十分迅速;②2 岁到青春发育期,发 展较平缓;③青春发育期开始 (男孩约在13—15岁,女孩约在11—13岁), 发展急剧迅速,变化极大;④15、16岁到成熟,发展又趋缓慢。 1。身高和体重 儿童身体发展的重要标志是身高和体重,它们标志着内 部器官,如呼吸、消化、排泄系统以及骨胳的发育。从出生到成熟的整个发 育时期,儿童的身高和体重都在增长,一般女孩约可长到18岁左右,男孩约 可长到20 岁左右。儿童发育的速度呈现S 形,有两个最快的发展期。第一次 高峰在出生后的第一、二年,在第一年内身长增加20—25 厘米。为出生时身 长 (50 厘米)的 50%;体重增加6—7 公斤,为出生时体重 (3 公斤)的二 倍。第二年速度也是较快的,身长增加 10厘米,体重增加02。5—3。5 公斤。 此后增长速度急剧下降,身高在两岁后每年增加4—5 厘米,体重增加 1。5— 2。5 公斤,保持了一个相对平稳的速度。到青春发育期又出现第二次突增, 身高年增加一般为6—7厘米,体重年增加一般为4—5 公斤,以后增长速度 又开始减缓,直到发育成熟,骨胳钙化完成后,身高停止增长。2。身体各系 统的发展儿童期身体各系统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儿童出生后脑和神经系统 的发育最快,在最初的六年内继续以最快的速度发展着,学前期已接近成人 水平;淋巴系统的发育在第一个十年中表现出一种特殊的速度,十岁左右发 展达到最高峰,已达成人时期的 200%。在第二个十年期随着其它各系统成 熟和对疾病抵抗力的增强,淋巴系统逐渐退缩;生殖系统的发育在童年时期, 即第一个十年几乎没有什么进展,而在第二个十年间的第二次全身发育突增 开始以后才迅速发展。 儿童身体的发展,除体型身材上增大外,各个器官系统生长速率也在变 化,因此,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身体的比例也在变化。正常的发展遵循两 项原则,即头尾原则 (即从头到尾,次序是头部→颈部→躯干→下肢)和远 近原则 (即由近及远,发展是从身体的中部开始,然后延伸到边缘部分。头 部和躯干比四肢先发育,手臂和腿比手指和脚趾先发育)。 □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 儿童期神经系统发展迅速,表现在大脑结构和机能两方面不断发展和完 善上。 1。脑重量的增加脑是最优先发育的。出生时新生儿的脑重是 390 克左 右,已达成人脑重的 25%,而同时期新生儿的体重仅为成人体重的5%。出 生后儿童脑重量随年龄而增长。增长的速度先快后慢。第一年脑重的增加最 快,以每天约 1克的速度递增,9个月时达到 660 克;2。5—3 岁时脑重量发 展到 900 克至 1011 克,相当于成人脑重的 75%。此后几年发展缓慢,到 6 —7 岁时脑重接近于成人水平,约 1280克,达成人脑重的90%。以后的增长 就更慢,9 岁时约1350克,12岁时约1400克,到20 岁左右停止增长。 2。脑皮层结构复杂化儿童出生后脑的发展主要在于脑皮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