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创业成功案例集 >

第7章

创业成功案例集-第7章

小说: 创业成功案例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户数都呈良好的上升趋势。傅章强没有自满,他一直记得江总书记前来视察的那一天。那一刻的感觉是无比的兴奋,兴奋之后又是沉甸甸的压力。“不过我是一个善于化解压力的人,化压力为动力,一天天做得更好!”傅章强的话掷地有声。 
  像傅章强这样靠着自己的天赋和努力创业的大学生不在少数。
  
  案例20:  “生活色拉”的创业模式 
  2003年4月上旬,一家名为“生活色拉”的饰品店,在复旦大学附近的国定路上悄然开张。
   “生活色拉”门面不大,推门进去,15平方米左右的房间里满眼是精致可爱的饰品,有头花、长毛绒玩具、小工艺品等,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耳边是柔和的音乐。
  刘虹、丰蓓和朱晨是这家店的股东和创始人,3人都是复旦大学99级国际关系学院的学生,当年毕业。
  “开店主要是想实践自己的想法。”被选为店长的刘虹是个干练、有冲劲的云南女孩,她说开店的原因非常简单。去年11月,她和丰蓓直升研究生后,在毕业前有了一段空余时间,两人便拉上好友朱晨,开始琢磨在毕业前干点什么实事:开一家小店,这个曾经盘桓在心头的想法,很快开始清晰起来。
  “最初我们也不知道要卖些什么?”从未涉足商场的刘虹等3人曾有些困惑,但通过街头调查、价格比较,3人很快决定小店以礼品、饰品为主、辅以鲜花服务。她们还找到一个很有利的条件,一位已工作的朋友答应为她们提供稳定的货源。至于资金,3个人拿出自己的奖学金,又向家里借了些,每人入股15000元。 从今年2月起,找店面、装修房子、领执照等一样样按部就班,到4月初,一切准备就绪,挺了一个月后,小店开始逐步显现出活力。有人开始放东西在这里寄卖,有朋友从外地或国外邮寄来新奇饰品。回头客多了,满意度高了,每个人信心满怀。
  记者首次进店时,迎面一声必恭必敬的“欢迎光临”竟来自一个大个男生。这位名叫李志伟的男生是刘虹的同学,也是这个小店的营销经理。此外,人力资源、网络销售和建立网站、市场销售、财务等也各有专门同学负责,看似很简单的小店,居然在模拟现代公司的管理模式。
  “我是学行政管理的,大二、大三时也在外面公司做过,算是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吧。”刘虹说,学校里勤工俭学的氛围挺浓,班上有两个同学已在外面跟别人合办公司了。有时,她们也互相交流一下生意经。“就算是赔了也不怕,我们早有心理准备,关键是从中能学到些东西。”丰蓓赶来店里接刘虹的班时说,希望读了三年研究生毕业后,不比已工作的同学差很多,能与小店一起成长。
  选择低成本低风险项目入手,是“生活色拉”的特色。虽然“生活色拉”在蒸蒸日上,但并不意味着大学生创业一帆风顺。包括创业的这三位女孩,她们创业不是为了就业,所以压力不是很大。就如刘虹所说,这样的创业也只是业余爱好,如果不读研究生的话,找工作还是主要的。
  “生活色拉”一位店员的母亲来参加毕业典礼时,到小店看了看,她说:“不反对她搞这个活动,但如果不找工作,光干这个肯定不行。”她的理由是:孩子读了大学干这个,不是太亏了?
  应当承认,家长的这种观点是很有代表性的。

  案例21:  闯出一条属于自己路
  河南省安阳大学是一所大专层次的高校,名气也不大。在大专毕业生就业日趋困难的今天,这所学校的4名2003届毕业生——安阳大学社科系保险专业学生翟皓东、刘金洲、张笑毅、白占峰自主创业,注册了安大四兄弟企业策划工作室,正式入住国家级安阳创业服务中心。现在,这个工作室运作正常,并吸收了安阳大学等高校毕业生10多人。
  翟皓东:没有选择时,你就不会斤斤计较
  成立策划工作室并不是一时兴起,也不是找不到工作临时找个事干,而是我们入学3年来不断积累、不断从别人看不起的小事做起的必然结果。
  我是一个不愿意依靠家里的人。大一时课少,我就琢磨着干点事。9月的一天,我在使用安阳市文峰日化厂的“莎米”洗发水时,感觉这个产品的质量不错,后来了解到,它的销路远远赶不上飘柔、海飞丝等品牌。为什么呢?我主动和这家企业取得联系,和刘金洲一起利用课余时间为该厂进行市场调查。当时我们骑着破自行车,带着一个老式军用水壶,白天分头逐个超市、专卖店了解经销商和顾客对“莎米”的意见和建议,晚上碰头,整理数据。两个月下来,当我们把8页纸的调查报告交给厂领导时,他们非常惊讶:“你们太不简单了,这个报告将会成为我们打开市场的金钥匙。”
  2000年12月,为了更好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成立了“保险之光”协会。后来我和刘金洲、张笑毅、白占峰共同成立了四兄弟工作室。
  2002年9月,我们参照现代企业的经营模式,以股权形式重新组合工作室,这也为工作室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3年3月的一天,我们接到安阳市一家眼镜公司的邀请,为他们搞宣传策划,赚到了工作室成立后的第一笔收入——300元。
  回想3年大学生活,我干了很多事,卖书、做市场调研等等,很辛苦。也许有很多事是本科生不愿意干的,但我愿意干,因为专科生没有选择余地,我们不会斤斤计较。
  刘金洲:没有路时,为什么不自己闯出一条路
  现在专科生就业压力比本科生大得多。我在想,专科生能不能找出一条路,不和本科生、研究生挤一条路。在没有路时,为什么不自己闯出一条路来?
  我大学学的是保险,可刚进大学时,我不知道什么是保险。但学着学着就发现,学保险的好处是离市场近。我们4名同学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不愿意依靠家里。
  我们注册工作室时,很多人不理解。记得申报时我们找到安阳市工商局领导,他第一句话就是:“学生创业?别想。学生就是要学习。”当我把我们的经历、想法详细地讲给他听后,他感叹说:“我的儿子如果像你们这样,我也就放心了。”
  实际上,我们平时搞调研、搞活动,并没有耽误学习。2002年,河南省首次举办国家保险经纪人资格考试,我决心要参加。考试是在郑州举行,报名需要钱,我没有,只能一边在餐馆刷盘子一边准备考试。
  报名那天才知道,必须要有大专毕业证,我还没有毕业哪有毕业证?我说:“老师,能不能让我试试?”听着我的经历,翻着我的每页都有黑手印的书,这位老师特别感慨。后来,他还拿我的书去教育他的学生。
  当时,300人考试10人通过,我考了第2名,我的大学老师考了第6名。我的体会是,课堂上要努力学习,但也要在实践中应用理论,这样才能获得知识、能力的双提高。
  专科生就业压力大,这也激励着我们努力创造。社会的发展趋势是打破毕业分配的旧形式,我们要学会适应市场。我们现在的通病是实践能力太弱。我刚开始进行市场调研时敲人家门,腿都在发抖。不是每个人都要自主创业,但每个人都应该加强实践,时时处处提高自己的能力。
  自主创业是一个趋势,即使研究生将来也不能都进机关,我们要学会适应环境。谁适应得早,谁就能在就业、发展上取得成功。现在,我们的工作室不仅运转良好,还吸收了安阳大学及其他高校的10多名毕业生,还有一些兼职的学生,可以说是为社会做了一点贡献。现在,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安阳市也出台了各种优惠措施。我们感到生逢其时。过去,政府部门是家长,无论你上学还是毕业都在呵护你;现在,政府部门是发门票的,我们是参赛队员,要想取得比赛胜利,要靠我们自己。
  
  案例22:  与其与人分享就业蛋糕,不如自己做一个蛋糕
  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消极的人潜意识里逃避,积极的人则多方寻求对策。不少脑子灵活的学生打起了创业的主意,依托学校做起小生意。因为对学生生活了如指掌,他们中的不少人掘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湖北大学中文专业毕业的小周对经商很有兴趣,在校时辅修了经济学。大学时,小周喜欢到全新街买衣服,那里的商户大多经营服装批发生意,于是小周决定从积蓄中拿出3000元钱,在学校外的小街上做服装生意。小周嘴甜,进的货物美价廉,很快就有了一批固定的顾客。后来,因为学习的关系,小周结束了生意,但这次经历使她积累了不少经商的经验。
  大四上学期,小周找到一份文员的工作,试用期里,平淡的工作让她觉得压抑,因此当对方提出要与她签约时,小周拒绝了。她没有再找其他工作,而是将自己的户口和档案托管到人才交流中心,重新回到校外的小街上开起了服装店。
  作出创业选择的毕业生,几乎都在学生时代有过从商经历。江汉大学化工系的小田在大学期间曾在一家咖啡馆打工,发现这个行业利润丰厚。于是,大三时,他与几个同学“合股”凑了2万元,在学校旁开了个小咖啡馆。尽管学生的消费能力有限,可去年小田毕业时一盘点,竟发现略有赢余。于是他当“老板”的自信更足了。
  毕业后,小田瞅准了餐饮服务行业,找家里借了3万多元钱,请了几个人,在华师附近开起了快餐店,由于学校附近餐馆林立、竞争激烈,为尽快打开路子,小田每天起早摸黑,穿梭于附近学校的自修室和考研村,专门为时间宝贵的考研学生提供送餐服务。这个策略让他拥有了非常固定的收入来源,再加上他头脑灵活、人际关系广,生意开始蒸蒸日上,每个月都有5000元左右的纯利润。“我还想开个连锁店呢!”小田的目标是小蓝鲸这样的“巨头”。
 
  案例23:  一个小女孩的成功
  钟慧琴,浙江财经学院金融系2003届毕业生。大四时和两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注册了杭州天齐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公司2003年2月开张营业,主营业务包括小型数码产品、网络工程和针对直接客户的办公耗材销售,她主要负责的是小型数码产品的销售⑥。
  创办:一波三折
  其实大学的时候,钟慧琴想得最多的并不是毕业后自己出来开公司。大一的她决心考研;大二、大三,她一心想出国,连目的地都找好了——澳大利亚;真正说到要创办公司,还得从她大四时的一次实习说起。
  当时她在杭州颐高数码城的一家电脑公司实习。除了老本行财务外,她的工作还涉及电脑产品的销售。从那个时候起,她对IT行业的兴趣也与日俱增。后来她又在一家金融单位实习,和之前在IT业的经历相比,这里的工作每天重复单调,闷头工作显然不是钟慧琴想要的,她想趁年轻出去闯一闯。就这样她下定决心和朋友一起把公司注册了下来。
  开局:四面出击
  公司办起来了,麻烦也接踵而来。第一个难关就是缺少客户,刚开始只能靠亲戚和熟人介绍,没有客户,公司就成了无源之水。钟慧琴意识到不能坐在家里干等业务上门,她开始主动出击,到省内的金华、丽水、宁波等地的电脑城推销自己的产品,也推销自己的公司。
  万事开头难。人家第一眼看到她都以为来的是总经理秘书,没想到这么秀气、这么年轻的女孩居然会是公司的一把手,这让客户心里多少有些疑问。而钟慧琴始终觉得诚信终可以打动客户。每到一地,她都认真地去走访客户、和他们聊天;回来后时常给他们发E…mail,发传真。对于本地的客户,她会时常打个电话或是亲自上门去问候一下,顺带了解一下客户近期的需求。
  公司实行送货上门。就在记者采访的时候,她还刚刚给中河中路上的客户送去两个墨盒:“东西再小,天气再热,只要客户需要,我们都会送货上门。”
  发展:赢利来得比预想的早
  客户有了,但“天齐网络”扮演的仍是一个中间商的角色,能够分得的利润可以说是微乎其微。钟慧琴开始想着如何向代理商发展,并积极寻找这样的机会。成功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现在的钟慧琴已经是好几个产品的浙江省总代理了。随着业务铺开,4月份公司开始实现盈利:跟他们最初定下的第一年不亏本、第二年在第一年基础上有发展相比,他们已经成功了。
  但成功的同时也有失意。在经营上打诚信牌、允许客户赊帐有时并不能得到回报,上个月公司就遇到了客户欠款卷货逃跑的情况。货不见了,钱也没了,钟慧琴除了生气,别无它法,或许这是创业过程必须交的一笔学费吧。
  回忆创业之初,她觉得最困难的就是自己的精神压力,毕竟这么大的投资,虽然爸妈很支持自己的事业,可就算到了现在,老妈还时常在她耳边唠叨:找个稳定的工作,安安稳稳的多好!万一不成功的话……。 其实钟慧琴自己也早想过失败,可转念一想,年轻就是最大的资本。一旦失败,大不了从头再来。年轻没有失败!
  应该看到:走创业之路的大学生毕竟不多,取得创业成功的大学生更是少而又少,虽然可以说他们是市场经济的幸运儿,但又有谁知道他们经历了多少艰难坎坷、挥洒了多少汗水辛酸?创业不仅需要智慧和实力,也需要勇气和毅力,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创业失败的压力。因此,专家表示,创业有风险,毕业生一定要慎重选择。 
  
  案例24:特色植物一炮走红④
   一位名叫肖阳的大学生是这样讲述他的创业故事:
  我家住一楼,南面有个大大的院子,爱花如命的妈妈,几乎利用上了每寸土地,有草坪、有花区、有蔬菜园、还有金鱼池。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网上看到了这项新的专利产品——水培植物,只需一点营养水就可养花,我邮购了一些营养水和养植资料,妈妈见了可高兴了,翻出了家里所有的瓶瓶罐罐,把她的许多土培植物都变成了水培植物,再经过一宣传,周围的邻居、朋友都来要她的新型水培植物。
  那段时间正赶上我大学毕业,找工作高不成低不就,一直没有合适的。看到妈妈的水培植物这么受欢迎,就萌生了开一间水培花卉店的念头。跟妈妈一商量,没想到得到了全方位的支持,当即拿出了2万元的开业资金。
  因为钱少,店装饰得非常简单。刚开张的时候,我们的水培花卉品种非常单一,样式也简单,所以很难有吸引力,即使有人进店来看一看,还以为是插花,怎么说也不相信水里面种的花能活得长。后来,我和妈妈一商量,制订了几项整改措施——首先是利用晚上的时间,我参加一个插花培训班,不仅学插花,更重要的是借鉴一下花形与容器的搭配技术;妈妈利用退休后的空闲时间,到处去淘既便宜又美观的玻璃器皿,甚至是一些旧的异型玻璃瓶,都成了我们的可塑之材。妈妈负责繁殖和选择已经成熟的植株,而我利用所学的知识,把这些植株修枝,再搭配上合适的玻璃瓶、水晶瓶。妈妈又别出心裁地在水里放上她养的金鱼,这样原来极不起眼的一盆花,在我们的精心雕琢下,便在店里熠熠生辉了。妈妈设计的这种能养鱼的水培最受欢迎,因为小鱼在天然环境下长大,生命力极强,所以很受欢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