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稽核与控制--企业审计手册 >

第8章

稽核与控制--企业审计手册-第8章

小说: 稽核与控制--企业审计手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的支出,对外投资的支出;被没收的财物,支付的滞纳 

金、罚款、违约金、赔偿金,以及企业赞助、捐赠支出;国家法律、法规规 

定以外的各种付费;国家规定不得列入成本、费用的其他支出,如企业支付 

的各种协会会费等。 

     □成本费用审计中常见错弊表现 

      (1)将非生产部门发生的费用计入产品成本,或把产品生产费用在营业 

外和在建工程项目中列支。 

      (2)车间领用原材料过多,没有及时退库而大量积压在车间,成本核算 

时将多领材料计入产品成本。 


… 页面 39…

      (3)待摊费用未按受益对象分摊,摊销期限不合理,各期分配标准不统 

一;预提费用项目余额年终未冲减成本。 

      (4)职工福利经费、教育经费、工会经费、业务招待费等未按规定比例 

计提,或提取基数不实。 

      (5)乱挤乱摊成本。将不应计入成本费用的支出计入成本。如将赞助费、 

协会会费等计入产品成本,将资本性支出一次计入成本等。 

      (6)虚减产品成本。将应计入成本的费用不计入成本,如将材料费用等 

挂帐,以虚增利润,完成承包指标。 

      (7)由于材料成本差异计算错误,或借调整差异多计或少计材料成本。 

      (8)将生产人员工资与非生产人员工资混淆,将成本费用支出与营业外 

支出相混淆,将成本费用与期间费用混淆。 

      (9)材料成本差异计算方法和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经常变动,违反一致性 

原则。 

      (10)由于其他会计核算不正确造成企业成本不实,如固定资产不入帐, 

少提折旧等。 

     □期间费用审计的方法和内容 

     审计期间费用,应根据其明细帐各项业务中,采用抽查办法,审查其是 

否真实、准确。 

      (1)抽查几个部门若干个月的管理人员工资单,审查其中是否含有医务 

人员、托幼人员、退休人员及基建人员工资。 

      (2)对教育经费、工会经费等,抽查其提取基数、提取比例和提取金额 

是否正确。 

      (3)对咨询费、审计费、排污费等可抽查原始凭证进行审计。 

     抽查中,应注重数字、事项异常项目进行审计。 

      (4)管理费用审计中,应以坏帐准备提取、坏帐损失收回、业务招待费 

提取、支用以及存货盘点亏损为重点。 

     对这几项事项,应通过审查原始凭证,验证其真实性以及核算的正确性。 

      (5)将管理费用合计与损益表中核对,如不一致应深究原因。 

      (6)验证期末管理费用是否转入“本年利润”并期末无余额。 

      (7)对财务费用审计,首先应根据帐面记录,查证有无异常数字,如一 

笔非常大的利息支出等。其次,可从利息收支、汇兑损益及金融手续费等几 

种事项中,各选几笔业务,审查原始凭证,复核其金额、分录的正确性,验 

证“财务费用”合规程度,对异常数字应进行详审。 

      (8)对产品销售费用审计。 

     ①通过审查产品销售费用明细帐及有关会计凭证,检查其开支范围是否 

正确,有无将支付的租入包装物押金列入销售费用等。 

     ②通过审查产品销售费用的明细帐和原始凭证,查证有无以销售费用名 

义为职工滥发实物、损公肥私等不法行为。 

     ③核对销售费用总帐与明细帐、与损益表是否一致。有不一致应进一步 

深究原因。 

     □生产成本审计的方法和内容 

     1。检查企业成本核算的内控制度,发现薄弱环节确定审计重点 

      (1)审查企业原始记录是否完整、齐全。如存货有无领、退记录、凭单, 

考勤、工时有无详实记录,产量记录是否完整等。 


… 页面 40…

      (2)审查企业有无完整的定额管理制度。 

      (3)审查企业有无计量、检验、存货收发制度,各环节是否有人监控。 

      (4)审查企业是否有完整的生产成本明细帐、或成本计算单。 

     2。生产成本审计步骤 

      (1)辅助生产成本审计。根据“辅助生产成本”记录、核算和“辅助生 

产费用分配表”,审查企业辅助生产记录是否真实,核算是否正确,以及分 

配方法是否合理、准确。 

      (2)根据“制造费用”明细帐、“制造费用分配”表,审查制造费用是 

否真实,分配核算是否正确。 

      (3)根据基本生产明细帐,审查基本生产各产品的直接费用的真实性、 

合理性。 

      (4)按照企业确定的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方法,审查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是否真实、正确。 

      (5)将生产成本总帐与明细帐核对,检查基本生产明细帐是否与各种产 

品成本的总和相等,检查生产成本总帐是否等于基本生产成本与辅助生产成 

本中外销部分之和。 

     在按照上述审检步骤中,各要素审查的内容又各有侧重。 

     3。直接材料审查 

      (1)根据对基本生产成本按产品设置的明细帐的审查,验证企业有无将 

应计入行政福利部门、基建工程等生产用料计入产品直接用料,以及有无将 

可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材料通过分摊计入,或将共同使用的材料由某种产品 

 (或某几种)全部承担。 

      (2)结合材料采购、原材料领用、退库等审查,验证企业结转材料成本 

差异是否正确,检查企业有无将车间已领出但存放在车间而未用、没办退库 

的材料,计入材料成本。 

      (3)结合包装的审计,检查企业有无将生产领用后又随同产品一齐销售 

的包装物的价值计入直接材料费用。 

     4。直接工资和职工福利费审查 

     应通过抽查原始凭证、工资计算表、工资 (包括福利费)分配表等,以 

及“应付工资”、“应付职工福利费”帐户,结合查对有关劳动人事记录和 

职工考勤表等,审查“直接人员工资”中是否含有非直接生产人员工资;审 

查直接工资额中是否包含发给职工的医药费、福利补助等;审查计提职工福 

利费基数是否正确。 

     5。制造费用审查 

      (1)根据制造费用明细项目,采用抽查办法,查证各项目真实性,有无 

将不应计入成本的罚息、罚款、赞助支出等计入制造费用。 

      (2)根据审查制造费用的部门分类核算,审查有无将不属于本部门的费 

用计入本部门。 

      (3)结合其他审计,如对固定资产折旧审计等,检查企业制造费用的真 

实性。 

      (4)根据制造费用明细帐、制造费用分配表,以及制造费用分配方法, 

审查企业制造费用分配依据是否真实、合理;复核分配结果是否正确。 

     6。审查期初在产品成本 

     先将本期期初在产品与上期期初在产品总成本进行比较。如果变化幅度 


… 页面 41…

较大,则应对变动幅度较大的在产品进行抽查。重点复核其在产品成本确定 

方法有无变化、在产品成本变化幅度较大的原因。 

     7。审查期末在产品成本 

      (1)盘点期末在产品数量,检查在数量上是否帐实相符。 

      (2)按照企业计算期末在产品成本方法,复核企业期末在产品成本计算 

是否正确。如本月期末在产品成本与上月期末在产品成本相差较大,应查明 

原因,查看企业的计算方法是否经常变动,以及变动是否合理。 

      (3)将期末在产品明细帐与总帐进行核对,如有不符,应深究其因。 

     8。产成品成本审查 

      (1)盘点产成品数量,验证产成品数量是否真实,企业帐单、帐实等是 

否相符。 

      (2)将总帐与明细帐核对,查证帐帐是否相符。 

      (3)将成品仓库入库单与各车间记录完工产品数额核对,查明入库数与 

完工数是否相符。 

      (4)按企业计算产成品成本的计算方法,复核企业产成品计算成本是否 

正确,如有差异,应查明原因。 


… 页面 42…

                             九、企业损益审计 

     □企业损益审计的概念和意义 

     企业损益审计是指对企业产品销售、利润核算、分配和交纳税金的真实 

性、正确性、台规性的审查。通过企业损益审计,评价反映企业财务成果, 

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适应市场的应变能力,增加营业收入;监督企 

业如实反映损益状况,及时足额上交利税,严肃国家财经法规;促进企业正 

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利益关系。 

     □企业损益的有关规定 

      (1)企业发生的产品退回,无论是否属于本年度还是属于以前年度,都 

应冲减本期的销售收入。 

      (2)企业发生的年度亏损,可以用下一年度的利润弥补;下一年度利润 

不足弥补的,可以在五年内用所得税前利润延续弥补。延续五年未弥补的亏 

损,用缴纳所得税后的利润弥补。 

      (3)企业应当在发出商品、提供劳务,同时收讫价款或者取得索取价款 

的凭据时,确认营业收入。 

      (4)产品销售收入包括销售产成品、自制半成品、提供工业性劳务等取 

得的收入。 

     其他销售收入包括材料销售,固定资产出租,包装物出租,外购商品销 

售,无形资产转让,提供非工业性劳务等取得的收入。 

      (5)企业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 

各项收入和支出。 

     营业外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盘盈和出售净收益,罚款收入,因债权人原 

因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教育费附加返还款等。 

     营业外支出包括:固定资产盘亏、报废、毁损和出售的净损失,非季节 

性和非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职工子弟学校经费和技工学校经费,非常损失, 

公益救济性捐赠,赔偿金,违约金等。 

      (6)企业利润总额计算公式: 

     产品销=产品销售-产品销-产品销-产品销售 

     售利润净收入售成本售费用税金及附加 

     其他销=其他销售-其他销售-其他销售 

     售利润收入成本税金及附加 

     销售=产品销+其他销-管理-财务 

     利润售利润售利润费用费用 

     利润=销售+投资+营业外-营业外 

     总额利润净收益收入支出 

     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包括增值税 (仅指小规模纳税人)、消费税、营业 

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企业收到出口产品退税及减免 

税退回税金,作为减少产品销售税金处理。 

      (7)企业缴纳所得税后的利润,除国家另有规定外,按照下列顺序分配: 

     ①被没收的财物损失,支付各项税收的滞纳金和罚款。 

     ②弥补企业以前年度亏损。 

     ③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法定盈余公积金按照税后利润扣除前两项后的 

10%提取,盈余公积金已达注册资金50%时可不再提取。 

     ④提取公益金。 


… 页面 43…

     ⑤向投资者分配利润,企业以前年度未分配的利润,可以并入本年度向 

投资者分配。 

     股份有限公司提取公益金后,按照下列顺序分配: 

     ①支付优先股股利。 

     ②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任意盈余公积金按照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会议提 

取和使用。 

     ③支付普通股股利。 

      (8)股份有限公司当年无利润时,不得分配股利,但在用盈余公积金弥 

补亏损后,经股东会特别决议,可以按照不超过股票面值 6%的比率用盈余 

公积金分配股利。在分配股利后,企业法定盈余公积金不得低于注册资金的 

25%。 

     □企业损益审计中常见错弊表现 

      (1)由于不能正确确认销售收入实现的条件和时间,或有意调节企业实 

现销售收入额,使企业销售收入虚增或虚减,如将委托代销而并未销售出去 

的商品算作已实现销售,将已售出但仍存放在企业的商品的销售收入挂帐, 

没有列入销售收入;企业内部基建等购用本企业产品为原料而未计入销售收 

入;有意隐瞒销售收入的实现等等。 

      (2)发生的销售退货、折让和折扣等帐务处理不正确,没有冲减当期销 

售收入,退货形成帐外物资。 

      (3)产品销售成本结转不实,或计价方法前后不一致,产成品成本差异 

结转不正确。 

      (4)产品销售税金计算不正确,或计税依据不准,造成偷漏税收或多交 

税收。 

      (5)将出口退税等没有冲减产品销售税金,而是挪作他用。 

      (6)将应属于产品销售收入的销售额计入其他销售收入,从而漏缴或少 

缴流转税等。 

      (7)企业投资净收益没有计入利润总额,而是长期挂帐或冲减成本费 

用,或隐瞒投资收益。 

      (8)将应属于企业主营业务的收入列作营业外收入,偷漏流转环节税 

等,或将营业外收入项目挂帐,挪作他用。 

      (9)利润分配不符合有关规定,向职工消费,生活福利过于倾斜,公益 

金过大。 

      (10)企业弄虚作假,虚盈实亏,或虚亏实盈,为完成承包合同指标或 

将国有资产向企业、个人转移,侵占国家利益。 

     □销售业务审计的方法和内容 

      (1)审查其内控制度是否健全。合同是否有专人管理,发货单、收款票 

据是否各有专人负责,其他不相容业务内容、项目是否全由一人经办。销售 

业务帐目设计是否合理、完整、有无完整的核算流程等。 

      (2)审查销售经济合同,验证企业销售业务是否合法、合规,如合同双 

方是否都具有法人资格、合同公证是否合法,并抽查合同履行具体执行情况。 

      (3)通过对销售退货、折让或折价的审查,验证销售业务的真实性、合 

法性,如销售退货是否确实发生,是否办理了入库手续,特别应审查退货原 

因。 

     对期初或结帐时的退货发生额,应注意审查其真实性,查证有无利用期 


… 页面 44…

末虚增销售、下期期初又以“退货”名义冲减虚增利润的办法,完成期末指 

标。 

      (4)对销售折让与折扣,应注重审查有无有关部门、领导批准文件,其 

折扣和折让是否正常,有无赔本或微利、无利折扣、折让销售等异常现象。 

      (5)查证企业销售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除应审查销售业务有关帐户 

外,还应结合其他审计内容的审查、核对是否有转移销售收入现象,如销售 

收入在往来帐户挂帐等。 

      (6)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