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古尊宿语录(全48卷) >

第56章

古尊宿语录(全48卷)-第56章

小说: 古尊宿语录(全48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到龙门心自在。杉松拂拂水潺潺。诸人还识龙门山么。
若也不识。未免山青水绿。百年光阴能有几许。
未回光达本巳前。都成梦幻。遂拈拄杖云。六道众生造罪造业。
三世诸佛成佛作祖。尽在山僧拄杖头上。
诸人还见么。卓一下云。百杂碎了也。复展手云。把将丝毫。许来。
又卓一下云。手执夜明符。几个知天晓。下座。
上堂。獬豸同栏辨者嗤。薰莸共处须芬郁。诸仁者。
得底人终不自异于人。而从前千圣悉所称赞。
实有异于人处。
譬如二人同胞胎共父母同舍同学同一师授。至于饮食语言之间悉无有异。
一日同入试院同一题目。而一人得第。一人落第。及第者永异民庶。
落第者乃是常人。是二人初无改易。而贵贱高低有异。
恰如得与不得。初无有异。而一人得之。位齐诸圣。
一人迷之。遂作凡夫。人虽不殊迷悟辽远。大众。
可不惊怖者哉。所以香林和尚云。老僧二十年前。
见与我一般一辈人尽皆得道。我日夜思量。他得个什么。
便如此去。我二十年中常看后来。也得恁么。
你看他先德苦切之言。实可取信。岂可守株徒丧日月。各宜体悉。
巳后也须得去。不劳久立。下座。
上堂。龙门三月半。大鼓声声唤。唤得一时来。
特地生迷乱。大众。既是唤得一时来。为什么特地生迷乱。
此段好因缘。诸人怎生断。
不解断转迷乱若解断较一半。良久曰。因缘一段无人断。留与诸方共断看。
上堂。收得本名度牒。踏遍自已山川。闻有龙门长老。
走来学道参禅。恁么惺惺汉子。如何立地瞌眠。
忽然睡醒眼开。元来天生自然。师乃失声曰。
恶讨杀我讨杀我。皇天皇天寻杀我。虽然如是。知是般事便休。
直须运出自已家财。莫自拘于小节。参堂。
上堂。且道。山僧即今还有为人处么。若有为人处。
即埋没山僧。若无为人处。即埋没上座。彼此出家儿。
莫递相埋没好。要知么。山僧将你本分事。举似你诸人。
何不于你本分事上识取识得么。
若道便是某甲本分事也。如向眼睛上下一钉相似。
若道我虽有本分事实未了知。你又披什么衣服。大众。既是恁么人。
识取恁么事。久立又奚为。珍重。
上堂。僧问。纳须弥于芥中。掷大千于方外。
衲僧门下总用不著。学人欲使泥牛耕巨海须弥驾铁船。
师还许也无。师云。十字纵横一任行取。僧云。踏破澄潭月。
穿开碧落天。师云。犹未知衲僧分上事在。僧云。
有意气时添意气。不风流处也风流。师云。洪州腰带。
师复云。春光渐尽夏景将临。悠悠之徒贪生过日。
我今问你诸人。从早至夜念念不住。是有思量是无思量。
人人必谓是有思量。我且问你。作么生思量。何不识取。
你诸人思量了。随而兴作运为也。我问你。
作么生兴作。何不识取。你诸人于兴作时。起种种言说。
且作么生言说。何不识取。都缘是自家先迷了。
祇管随处流浪。所以道。道源不远性海非遥。但向已求莫从外觅。
觅即不得。得亦不真。如在虚空。退至何所。还肯么。
你诸人在我者里。或暂经冬夏。或久涉炎凉。若到别处。
人问龙门事。不可指东划西。乱有所说却成欺罔也。
各将为事各将为事。因成四偈。思无思思万邪一正。
不识玄旨徒劳念静。作无作作贯色通声。
水中盐味不见其形。言无言言不费唇舌。未说之法林中之叶。
龙门潦倒告报诸人。既然如是何故因循。
贤席头纳疏上堂。一叶飘瓢水上归。
姑苏春色照岩扉。坐禅片石重来看。却笑山云拂藓衣。
所以沉空滞寂之士。名为贪著小乘。混世同尘之人。
谓之圆通之侣。不舍道法而现凡夫事。岂是植种于空。
现前日用是大总持门。一一亲得其力。如斯之旨事可量哉。
昔日黄梅散席。道在老卢。坐折连床湖南盛。
古今牓样作者同知。进止合仪动静可法。况龙门新兴保社。
意在求人。众手淘金谁是得者。有么有么。
令人思百丈。解踏马驹行。参。
上堂。杜顺文殊事可知。定光如来老大隋。
张三李四何王赵。问你渠今是阿谁。市卖鱼忘进趣。
案头分肉露全机。男儿锁子黄金骨。苦痛无明堕污泥。
结夏上堂。登龙门下无凡客。不假风雷自有奇。
三月进修从此始。经行宴坐可思议。三月安居九旬禁足。
禀如来之教旨。乃释子之清规。桥彴津梁人间天上。
或垂手入者。未尝离于此座。观心入定者。
亦常游乎十方。此岂可以有心知。岂可以无心会。苟能如是。
何生而不护。何足而不禁。覆被万灵广益群品。
或不由斯道者。吾末如之何也。下座。
上堂。今时学者不究佛语。祇究祖师语。殊不知。
祖师语即是佛语。莫如此拣择。却成诱佛法去。
祇如云门大师示众曰。人人尽有光明在。看时不见暗昏昏。
作么生是光明。自代云。三门佛殿厨库僧堂。又云。
好事不如无。者个是祖师语。是他道。三门佛殿厨库僧堂。
诸人寻常看时。是看是不看。若看。
他道看时不见暗昏昏。如何得成光明。既是光明了。又道好事不如无。
作么生又不要去。且如楞严会上。说个晦昧为空。
空晦暗中。结暗为色。色杂妄想。想相为身。聚缘内摇。
趣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一迷为心。
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
咸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者个说话甚是子细。且道。
与云门道底事。相去多少。莫祇明祖师语不究佛语。有人曰。
我亦不用佛语。不用祖师语。祇用自语。
祖师语佛语尚不要。更用自语。又道。我宗无语不用言语。
有语尚不是。况无语耶。莫作梦。从朝至夜。佛法作一边。
祖师语作一边。有语作一边。无语作一边。妄想作一边。
无妄想作一边。若恁么。真可谓看时不见暗昏昏也。
久立。
上堂。十方世界龙门寺。大地山河是学徒。
随顺众缘成解脱。筭来全不费工夫。
上堂。举僧问赵州。学人乍入丛林。乞师指示。赵州曰。
吃粥了也未。僧云。吃粥了也。州云。洗钵盂去。
其僧言下便悟。大众。山僧今朝吃粥也洗钵盂。祇是不悟。
既是为善知识。为什么却不悟。还会么。岂可唤钟作瓮。
终不指鹿为马。善人难犯水银无假。冷地忽然破。
管取一时放下。
上堂。龙门若为作端午。打动众人涂毒鼓。
髑髅破后遣谁闻。鉴觉尽时敢言普。是谓南山鳖鼻蛇。
好个大雄白额虎。可怜开眼觅眼人。赫日光中寻入路。
上堂。飘飘飖飖杨柳花。红红赤赤远天霞。
屈屈曲曲龙门路。僻僻静静野僧家。尚不心头怀胜解。
谁能劫外筭河沙。休粮方子斋兼粥。任运还乡苦涩茶。
好大哥吃茶去。
上堂。七七四十九。面南看北斗。死去与生来。
泥牛大哮吼。所以释迦老子。未离兜率巳降王宫。
未出母胎度人巳毕。如此则毗卢境界止在人间。
涅槃妙心更于何觅。昔日那吒太子。析肉还母析骨还父。
然后现本身运大神通。大众。肉既还母骨既还父。
用什么为身。学道人到者里若见得去。
可谓廓清五蕴吞尽十方。听取一颂。骨还父。肉还母。何者是身。分明听取。
山河国土现全躯。十方世界在里许。万劫千生绝去来。
山僧此说非言语。下座。
上堂。抚掌大笑良久曰。大众。笑个什么。
山僧笑古往今来一切人。有瞥地有不瞥地。不瞥地之人。
如黑地数瓮。有甚分晓。瞥地之人。便自回头转脑东问西问。
譬如衣锦夜游。问来问去问去问来。忽然如昼见日。
便云。譬如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多少分明。
虽然如此。更须知有向上事末后句始得。罢参大众。
始于瞥地终于罢参。古往今来莫过如此。山僧所以笑他。
恰如春梦相似。诸人还曾梦见么。
莫道无事法尔天真好。岂不见。大庾岭头曾赶上。少室岩前立到腰。
岂得不遇于人。好大哥吃茶去。下座。
行者剃发上堂。山僧因而度得小师一人。
遂拈起拄杖示众云。见么。法名崇木。俗姓葛。良久又云。
尔既投吾出家。今为汝受三归五戒。乃云。
崇木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巳为汝作三归。今为汝翻十邪受五戒。
汝当听受。所谓身口意也。身有三过。谓杀盗淫。
意有三过。谓贪恚痴。口有四过。妄言绮语两舌恶口。
作此十者名为十恶。无此十者名为十善。
汝今于三业门中禀受戒法。所谓不杀不盗不妄不淫不饮酒。
是五戒相。汝依吾教信受奉行。复卓拄杖一下云。
崇木闻吾教训。乃告吾曰。和尚所说。但崇木从来无身口意。
亦不知何以为持犯。纵闻三归。我不知何者名佛法僧。
闻五戒相。从何受持。虽烦和尚如此。
崇木并无领览处。师放下拄杖曰。此真吾弟子也。是真归依也。
真受得戒也。所以昔人云。和尚何不畜一沙弥。老宿云。
有无眼耳者。为吾寻一人来。正是此意也。好得力小师。
大众。会得否。拈起拄杖云。扶过断桥水。伴归明月村。
久立。
上堂。总别同异兼成坏。祇是山僧与众人。
高广须弥入芥子。无边刹海在微尘。昼复夜秋复春。
境寂心融事事真。七宝大车既如此。去来语默莫因循。
禅和子闻说了。呵呵大笑道。我会也我会也。师乃呵呵笑云。
你会也。且道。西天那兰陀寺后孤峰顶上。
如今有什么人。在彼中修行。见么见么。下座。
上堂。赵州道个洗钵去。其僧豁尔知归。
鸟窠吹起布毛。侍者当下得旨。为复是就伊明破。
为复是吐露向伊。亦不是就伊明破。亦不是吐露向伊。大众会么。
本有之性为什么不会。为四面璘和尚挂真。虚空无相。
不拒诸相发挥。宝镜无形。岂碍群形顿现。
相与形而常伪。空与镜而常真。故即伪即真不生不灭。大众。
或若虚空顿消殒。宝镜不临台。光境俱亡复是何物。
六十三年即且置。且道。即今四面老子在什么处。
遂拈起真云。生涯何所有。今古与人传。
上堂。夏巳半。山中早晚不甚热。知事毗赞外。
无恙首座大众康休。西庵首座。旦暮流慈法乐无量。
山门内外雍肃表里安为裕。涅槃山法性海。岂容取证造诣。
拟议于其间哉。在夫山僧与诸人。登高而履深。
不可坐取安佚而无所得也。各宜悉察。昔有一禅客。
亲近一老宿甚勤。老宿每见来即挥手曰。未在未在且去。
如是经久。其僧中夜思惟曰。并不蒙一言开示。
祇管道我未在。教我怎生柰何。思量来思量去。忽然省得。
欢喜无量。至明日上去见老宿。老宿见来便点头曰。
是也是也。大众。者个便是达磨大师所传宗旨。
且如何便见得。良久云。鸟守空池。鱼从脚下过。
总不知。归堂。
五祖忌辰上堂。赵州不见南泉。山僧不识五祖。
甜瓜彻蒂自甜。苦瓠连根自苦。
上堂。达磨大师入中国。至今几千年。得其道者甚众。
领其旨者实多。大似一人传虚万人传实。大众。
流言止于智者。诸人。三十年后。莫道见龙门来。
上堂。先圣道。法性海中亲认得。竖起拂子云。
还有认得底么。良久云。认得也在法性海中。
认不得也在法性海中。大众。既总在法性海中。
何故却有认得认不得。且道。此理如何。每常兄弟道。何处不是法性海。
山僧直是不肯你道。病在何处。有人道。病在有道理处。
山僧问伊。如何得无道理去。佗道珍重便出。或道。
今日七来日八。大众若总恁会。
如何见得古人道法性海中亲认得去。莫将闲学解。埋没祖师心。
解夏上堂。尊者憍陈如。九旬最亲切。老少幸相依。
上下皆欢悦。瞻听离闻见。承览亦超绝。四海五湖人。
勿谓真机泄。
上堂。昔仰山夏末礼拜沩山。沩山问曰。
子今夏作何所务。仰山云。开得一片田。种得一箩粟。沩山云。
子今夏也不空过。仰山却问。和尚今夏作何所务。沩山云。
昼日一餐早晨一粥。仰山云。和尚今夏亦不空过。
言了退后吐舌。沩山云。子何得自持白刃断其命根。
仰山拂袖便出。大众。沩山父子寻常相见。
游戏神通不同小小。还有知得底么。若无。山僧与诸人说看。
开一片田密密绵绵。两顿粥饭其道自办。
山僧一夏与诸人相见。自是诸人不荐。若或荐成一片。是什么一片。
看取当门箭。

古尊宿语录卷第二十八。


古尊宿语录卷第二十九。

舒州龙门佛眼和尚语录。
住南康云居嗣法善悟编。
为亡僧下火。几度曾经恁么来。者回又是入天台。
一堂道侣同相送。珍重峨嵋下五台。遂下火云。
遏辣辣上堂。近日亡僧迁化。此一则因缘。有人会得么。
大凡参学须见生死根源。生死若有则不明道。
生死若无又作么生。无得多见。时流错会。妄作主宰。
今日试举先圣两则语。证验今人错处。祇如临济和尚示众云。
有一无位真人。常在你等面门出入。未证据者看。
如今一气才断。便乃烂坏虫生面门出入。
无位真人此时作么生主张。既无可主张。
古人因缘又作么生消杀。古人又道。你去父母未生时。明取你本来面目。
诸人如今尽是父母生后所有。
许多时行住坐卧施为运用。却分付何人。若无分付处。
古人语又作么生消杀。莫是不干此身之事。任生任灭直明本性否。
莫错会。且如厌身如桎梏。猒智如杂毒。
出三界了尚祇名羊鹿之人。
见身心无起灭无内外不住不去不取不舍。平等趣入。故名大乘根机。
看来亦祇为明生死之道。诸人未了生死疑情。参学有什么。
是处要得省心力么。但明取。若身若心若外世界种种变化。
悉由何发现。须是一得了始得迷情不现。说法沙不了。
后并无用处。达磨大师曰。吾本来兹士。传法救迷情。
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可谓无承当人也。
归堂吃茶去。
上堂。僧问德山。如何是宗门奇特事。山曰。
我宗无语句。实无一法与人。师云。漏逗了也。僧问雪峰。
和尚见德山。得个什么便归来。峰云。我当时空手去空手回。
师云。漏逗了也。睦州唤僧。僧回头。州云。担板汉。师云。
漏逗了也。一漏逗二漏逗三漏逗。用意搀前先在后。
莫于佛祖结冤亲好。看衣珠常离垢。家中人斗头走。
淮南笑杀龙门叟。有人若会笑因由。
眼似铜铃大如斗。阿呵呵归堂去。
郭公朝散施宝盖上堂。举木平和尚行脚时问洛浦。
一沤未发时如何。浦云。移舟谙水脉。举棹别波澜。
木平不契。遂问盘龙。龙云。移舟不辨水。举棹即迷源。
木平遂于言下大悟。后住木平。李王诏至金陵。
问道于他。法眼有偈云。木平山里人。貌古言复少。
相看陌路同。论心秋月皎。坏衲线非蚕。助歌声有鸟。
城郭今日来。一沤曾巳晓。诚哉是言也。
作么生明他向盘龙言下悟底事。若有人问龙门。一沤未发时如何。
龙门实难吐露。良久遂云。一沤未发时。宝盖向空垂。
瑞色飘飘起。香风吹。何劳轻举拂。不假略扬眉。
五百曾亲献。如来印可之。昔日毗耶离城五百长者子。
各持七宝盖来诣佛所。佛之威神令诸宝盖合成一盖。
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诸人还信得及么。非但古人。
今诸人皆有此一盖。还曾窥得著么。若窥得著。
步步莫非玄路。言言尽转法轮。其或未然。山僧虽老拙。
宝盖助宣扬。久立。
上堂。龙门老自云。作么。复问你。毕竟是谁。对云是你。
复云。你夏中做得个什么事。对云。难说向你。
祇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