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古尊宿语录(全48卷) >

第53章

古尊宿语录(全48卷)-第53章

小说: 古尊宿语录(全48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观其反覆丁宁输诚苦口。斯亦勤矣。其意果何为哉。
学者可不刳心焉。夫禅师之说。寔无说无示也。是为真说。
听者之闻也。实无闻无得。是为真闻。真说绪言余论之尚存。
真闻至音希声之常在。不作文字之解。
不生纸笔之见者。观之有暇矣。
师川此叙。足以标牓此录矣。
老朽不可更重说偈言也。具择法眼人。一一辨取。湖海吕勤云。

古尊宿语录卷第二十七。

舒州龙门(清远)佛眼和尚语录。
住南康云居嗣法善悟编。
佛眼清远禅师。临邛李氏子。师初住舒州天宁。
开堂日。提刑学士权郡承议。烧香度疏与师。
接得示大众云。天不能盖地不能载。漏泄天机言言堪爱。
且道如何是堪爱之言。良久云。分明记取举似作家。
遂度与表白宣罢。师指法座云。古圣道。为法来耶。
为床座来耶。我为法来。非为床座。师咄云。是何言欤。
便升座拈香云。此一瓣香。祝延今上皇帝陛下。伏愿。
龙图永固凤历长新。八表称臣四维歌化。次拈香云。此一瓣香。
奉为提刑学士权郡承议。洎阖郡尊官。伏愿。
嘉声蔼著善政日新。频承雨露之恩。坐听盐梅之诏。
次拈香云此一瓣。香还知落处么。欲隐弥露狂晦愈明。
本欲抛掷岩阿混于沙石。苦为诸人敦逼。不免细说来由。
奉为我先蕲州黄梅东山演禅师。
一炉爇却用陪法乳之恩。聊表化仪。虽然恩大难酬。未免抛三放二。
遂趺坐。山谷和尚白槌云。法筵龙象众。当观第一义。
师云。观即不一。一即不观。
第一义门今在何所[问答不录]师云。太阿横按。截万机于掌握之中。宝鉴当台。
现群象于无心之表。有缘即应。故问答以纵横。
不令而行乃言象而罕测。影响之士斯何足云。所以佛付佛祖。
付祖。更无丝发之异。岂有东西之殊。不立阶梯。
单传是事。若非灵根顿悟大用现前。
未免业惑海深妄尘自隔。遂拈起拂子示众云。还见么。若见见个什么。
若见个拂子。正是凡夫。若言不见。此是拂子。
如何说不见底道理。道人到此须是忖量。不可轻心取于流转。
诚非小事实在悟明。所以圣人得此事。
莫不统三界领四生。号令圣凡扶颠拯物。大众从上诸圣入此门中。
各各启悟劳生破诸尘妄。
记得灵山会上四十九年说不尽。末后分付饮光。少林九年之间。
毕竟独许二祖。尔后光分震旦道满寰中。临济德山威行雷电。
皆为上祖不了。致令殃及子孙。遂举拂子云。大众。
从上许多贤圣。如今总在山僧拂子头上。
各各坐大莲花说微妙法。交光相罗如宝丝网。还信得及么。
若信得及。山僧出世一期之事巳得周圆。其或未然。
不免自通消息去也。十字路头吹玉笛。谈云轻日正清秋。
久立。
上堂。世尊拈花迦叶微笑。亲切亲切省要。
省要眼目定动料料掉掉。为报先生莫打之绕。何也。
文不加点下座。
上堂云。达磨未来此土时。须信事元真实。
二祖礼三拜而立。不得谩有商量。大众。
何故人到于今疑情不息。良久曰。早知灯是火。饭熟巳多时。
直饶恁么信得及。犹是错承当。自余一切何足论之。归堂。
上堂。奇怪寻常。道出门便作还乡。计直至如今计未。
成。诚哉是言也。岂不见。僧问古德。
学人欲归乡时如何。古德曰。子父母遍身红烂。卧在荆棘林中。
子归何处。曰恁么则不归也。古德曰。却须归去。
有个绝粮方子与你。僧曰便请。古德曰。二时上堂。
不得咬破一粒米。大众。荆棘林中红烂尽无路还乡。
二时堂内绝粮方却须归去。所以山僧二十年披云啸月未始游方。
十来年接物利生。何尝出世。诸人皆把父母契券。
论量祖业田园。就赤水以求珠。珠沉赤水。
向荆山而觅玉。玉隐荆山。说道。赤水无珠荆山无玉。是诳謼你。
说道。赤水有珠荆山有玉。亦是诳謼你。
山僧有时画方成圆。指南成北。何故如此。
盖为诸人唱还乡曲子曲调不圆。熟路难忘乡谈未改。非指南之不妙也。
如何得曲调圆去。岂不见道。平窥红烂处。畅杀子平生。
下座。
上堂。良久云。山僧今日与诸人。同参一个真善知识。
便下座。
上堂。僧问。德山入门便棒临济入门便喝。
未审师如何接人。师云。不亏不欠。进云。便恁么去时如何。师云。
第一不得垛根。师复云。光阴倏忽变化密移。
始见望朝又巳念日。诸人还知光阴不变化日月不迁流么。
快须究取。昔日六祖大师作居士时。
隐于广州法性寺印宗法师席下。遇夜廊庑间有二僧。
风幡竞辩未尽厥理。祖师蹑步而谓曰。可容俗士得预高论。
不直以非风幡动。仁者心动。告之大众。祇如夜来风起。
且道是风动不是风动。若道不是风动。
如此触帘动户簸土扬尘。作么生不是风动。还断得出么。
山僧道也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也。不是心动。有人识得么。
青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珍重。
上堂。两岸芦花一叶舟。凉风深夜月如钩。
丝纶千尺慵抛放。归到家山即便休。
上堂。举僧问赵州。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州云。
我在青州作一领布衫重七斤。大众。至音绝韵妙曲非声。
通身不挂寸丝。赤体全无忌讳。诸人切莫拈舐指。
直须截断舌头。放下身心自然快活。
眼若不睡诸梦自除。心若不异复名何物。快活快活。归堂吃茶。下座。
上堂。若有一人发真归源。十方虚空悉皆消殒。
从前先圣。岂不发真归源。如何十方虚空至今尚在。又云。
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幻沤既灭虚空殒无。
三有众生从兹殄悴。四生九类如何得无。又云。
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既生山河大地。
如何得复清净本然。既复清净本然。云何却见山河大地。大众。
如何即是。良久曰。水自竹边流去冷。风从花里过来香。
好大哥。归堂。
结夏上堂。挥戈佛日不西流。照彻人间洞九幽。
从此安居无一事。休将玄妙挂心头。
五祖演和尚迁化。遗书至。上堂。昨朝六月二十六。
无角铁牛生四足。哮吼一声人未知。撼动天关并地轴。
只履又西归。唱罢胡家曲。可怜末后太分明。
无限清声遍溪谷。我先师出世四十余年。于舒蕲二郡。
四坐巨刹。垂慈苦口。接物利生未尝少暇。
于二十五日早升座告众。至晚净发归方丈。二十六日早安然长往。
自始及末从初至终。尽善尽美。真善知识。
清远忝承提训。痛伤可量。古人道。将此深心奉尘刹。
是则名为报佛恩。昔日大梅迁化上堂。闻鼯鼠声乃云。
即此物非他物。汝善护持吾当逝矣。我先师上堂告众云。
富嫌千口少。贫恨一身多。以今校古。丝毫无差。
诸人还知大梅东山二老子去处么。若知得。则不辜负先师。
若也未知。有寒暑兮促人寿。有鬼神兮蛆人福。
下座上堂。卓拄杖一下喝一喝云。棒喝齐施古佛宗。
三玄三要绝狐踪。白云消散青山在。明月芦花对蓼红。
又卓拄杖一下喝一喝。下座。
解夏上堂。以一粒芥子。击修罗窟。于中宴坐九旬。
振六镮锡杖。登须弥卢。直上安居三月。倚长松而自誓。
临绿水以经行。周游井邑则动止萧萧。
依处丛林则威仪济济。岂论城隍聚落。宁分胜地宝坊。
心月孤圆神珠炳焕。六门虚静万法咸如。如此护生。
岂有生之可护。如此持律。岂有律而可持。囊内蜡人。通身雪冷。
诚堪庆贺。喜何如哉。
吴居士为师龙门。创坦然庵。请上堂。
净名居士在家人。不二门深入者亲。一钵上方香积饭。
寥寥千古转通津。大众。维摩法力居士神通。断妙喜世界。
来于此中。持香积佛饭。悉饱众会。三万二千师子座。
本尔庄严。十方三世诸如来。现前证据。看他作一场佛事。
真个希奇。皆不思议之功勋。自心之神力者也。
公明居士。希风摩诘接迹庞公。大省幻身久趍正觉。
愿延瓶锡修建庵宇。遂尔来此聚集禅徒。
记得昔日临济栽松次。黄檗问云。深山里栽许多松作什么。济云。
一与山门作境致。二与后人作标牓。
道了以锄头打地两下。檗云。吾宗到子大行于世。大众。临济所栽者松。
可谓根盘沙界叶覆弥卢。三贤十圣为憩息之方。
诸佛祖师为作止之地。故得后代子孙昌盛永茂宗枝。
自古及今绵绵不断。如今众中若有一员禅客出来道。
深山里用起庵作什么。山僧也祇向伊道。
一与山门作境致。二与后人作标牓。且道与他古人相去多少。
大众。一与山门作境致。见者顿超无学地。
二与后人作标牓。凡圣悟迷皆一样。若是丛林向上关。
有人踏著喜无量。下座。
上堂。少室无言语。曹溪有消息。可怜门大开。
而人不能入。苍龙得云雨。猛虎生羽翼。但解自承当。
何劳问知识。
上堂。僧问。劫火洞然大千俱坏。未审此个坏不坏。
师云。黑漆桶里黄金色。进云。请师答话。师云。闲言语。
师复云。古人道。我有时扬眉瞬目。有时不扬眉瞬目。
有时扬眉瞬目是。有时扬眉瞬目不是。
如今人不委得了。便别作解会说道。得底人道是也得。不是也得。
问伊作么生是得底人。便道。他分上不说得与不得。
得也好不得也好。乃长嘘一声曰。有什么共语处。
祇如古人道。恁么也不得。不恁么也不得。
恁么不恁么总不得。又作么生。他便道。此是拂迹语。
拂你屋里老爷老娘。又问伊。此是拂迹语。不拂迹语如何便道。
恁么也得。不恁么也得。恁么不恁么总得。此唤作实头语。
实你屋里老爷老娘。师复吁两声曰。有什么共语处。
夫为衲僧。须作衲僧说话。你等合作么生。莫道。
龙门不肯我。埋没我心。行我压良我。龙门恁么。
是要你到不要你到。也须子细看详好。珍重。
上堂。总记不得。天花满。纵有千言。不如一默。
下座上堂。昔玄沙大师示众云。诸方寻常尽。道接物利生。
忽遇三种病人如何接得。患盲者来。
拈槌竖拂他又不见患。聋者来。向他说他又不闻。患哑者来。
教伊说又说不得。若接此三人不得。佛法无灵验。师云。
好诸兄弟。还知真实相为处么。山僧不惜眉毛。
为诸人说破。祇如诸人。寻常有双眼。又何曾见来。
有双耳又何曾闻来。有片舌又何曾说来。既无说无闻无见。
何处有色声香味来。虽然如是。又能有几人到者般田地。
所以道。木伎机石女儿。三冬阳气盛。六月降霜时。
有语非干舌。无言切要词。会我最后句。出世少人知。
午斋晨粥无余事。盏茗炉香话道奇。下座。
上堂。普光明殿在人间。凡圣交罗绝往还。
若向一尘亲得见。毫光照处奉慈颜。
上堂。昔日百丈大智禅师再参马祖侍立次。
祖举拂子丈。云。即此用离此用。祖挂却拂子。问云。
你他后开两片皮将何为人。丈取拂子竖起。祖云。
即此用离此用。丈挂拂子于旧处。祖便喝。百丈直得三日耳聋。
大众。说甚三日耳聋。直得龙门打鼓上堂。
大众尽皆云集。僧堂撗吞佛殿。露柱倒挂灯笼。
天高地厚月白风清。雨顺风调河清海晏。饥则共君餐苦菜。
渴则与子饮寒泉。直饶天外雨花飞争。似归堂吃茶去。下座。
上堂。台山路上过客全稀。破灶堂前感恩无地。
雪埋庭柏冰锁偃溪。虽在南方火炉头。不入他家虀瓮里。
看看。腊月三十日。便是孟春犹寒。你等诸人。
各须努力向前。切忌自生退屈。下座。
上堂。山僧适在寝堂中。法堂上无山僧。
寝堂上有山僧。下至法堂。法堂上有山僧。寝堂上无山僧。
有则心外有法。无则心法不周。诸上座在衣钵下。
闻打鼓便上法堂。法堂上添得上座。衣钵下减却上座。
添则成增。减则成灭。灭故落断。增故落常。
行脚人如何得离有离无离常离断。生死疑情大难透脱。
此是如来清净心。要宜须决择。不可等闲。光景迁流动如飞箭。
浮世如此人生几何彼此出家三界逆旅。
竹户茅堂孰为其主。冷淡共居寂寞同住。何故。何新何忧何虑。
下座。
行者落发上堂。露柱多年出家。灯笼久巳落发。
佛殿坚持禁戒。三门近得休歇。大事本来平等无著。
清凉满月度尽草木。丛林一似阳和齐发。下座。
元日上堂。万物咸新论故乡。抬眸元是旧爷娘。
先春花发馨香远。物外山河日月长。僧问。
昔日跋陀尊者问法照大师。未审与今日是同是别。师云。古之今之。
进云。栽松人老难传钵。卢老区区入岭南。师云。
你试举古人底看。进云。厨库三门钟楼佛殿。师云。
恁么又争得。进云。忽遇七手八脚底人来又作么生。师云。
截断脚根道将一句来。进云。昨日有人从舒州去。师云。
亦是悠悠者复举。僧问百丈。如何是奇特事。丈云。
独坐大雄峰。僧礼拜。丈便打。师云。错打人。僧问德山。
如何是奇特事。山云。我宗无语句。亦无一法与人。师云。
犹较些子。僧问罗山。如何是奇特事。罗山云。道什么。
师云。成何道理。大众。古人钩头著饵。意在得鱼。
如今洗脚上船。能有几个。或若人问龙门。如何是奇特事。
山僧向伊道。此去太湖不远。恁么说话。有甚奇特。
又向伊道。咫尺是棠梨。大众。还会么。等闲如不会。
须作等闲看。下座。
上堂。身中有生老病死。念上有生住异灭。
国土有成住坏空。此十二种事。甚能奇特。凡夫不识为之漂流。
如来出世。指出涅槃妙心常乐我净。
譬如还丹一粒点铁成金。至理一言转凡成圣。此十二种祇是一法。
现定如今历历听法者是。还信得及么。乃云。
月中丹桂偏禁冷。雪里寒梅独放香。下座。
上堂。悟时此事元来易。迷后斯门实大难。
处处绿杨堪系马。家家门口透长安。
上堂。三月初三二月二。不坏假名谈大义。
众生役役趁光阴。道流所以为虚弃。二月念九三月一。
摩诃般若波罗蜜。假使多闻达古。今历劫何曾异今日。
今日事作么生。良久曰。何更今日。
上堂。从上诸圣。见人乐著尘劳不求出离。
遂生怜敏之心告之曰。你随声逐色。名曰狂人。大众。
好言语惭愧。诸圣恁么道。虽然如是。巳是打开布袋。
不能折合得。龙门今日倒底倾出。有人得者永息希求。
乃拈拄杖卓一下云。岂不是声。你寻常作么生随。
又举起拄杖曰。岂不是色。你寻常作么生逐。还会么。
若能随逐元无缚。便是丛林了达人久立。
浴佛上堂。如来妙色身。真实难藏覆。不挂本来衣。
岂著娘生裤。无忧树下降生时。南北东西行七步。
行七步。度尽众生无所度。今晨四月初八。
我佛如来降生之日。天下精蓝煎汤浴佛。佛则从诸人浴。
且道如何是佛。要知么。佛名如来常在不灭。有人见得。
山僧更不忉忉。若无人见得。山僧重说偈言。
昨日如来垂法雨。今朝法雨洗如来。了然一味无差别。
云外青山朵朵开。欲报如来深恩。殿上重新浴过。下座。
结夏上堂。龙门结夏胜诸方。大地山河为举扬。
若向九旬参得透。更无佛法可商量。
上堂。万古长空一朝风月。古人恁么告报。大好言诠。
岂可以一朝风月昧却万古长空。
岂可以万古长空不明一朝风月。此是广大深法自在之宗。若也明得。
何处更有一丝头剩法来。久立。
上堂。三日不相见。莫作旧时看。山僧近来非昔人也。
天是天地是地。山是山水是水。僧是僧俗是俗。
别也非昔人也。有人问。未审巳前如何。
山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