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叔叔医学资料合集-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為遇到高人:「那,我這醫生,開得好不好?」我只好苦笑:「這嘛……不好意思
哩,你先吃了,再告訴我有洠в行В貌缓茫俊刮壹炔荒軘嘌运囟ㄓ行В膊
能斷言它必定無效。
這種在張元素之後被變成單純化、平板化的中醫醫術,照規矩開藥,我也洠
有意見;但,以一個歷史的觀察而言,卻可以看到:它,造成了中醫的退化。
照著五臟歸經分配藥物的醫者,醫病的力道,不夠有效的機率還蠻高的。日
本的吉益枺戳R這些醫者是所謂的「陰陽醫」。
什麼叫做「陰陽醫」?就是現在網路上很多討論版可以看到的:有一個病人
他說「我口渴啊、小便黃啊」什麼的,然後就有一個學中醫的人跳出來跟他講:
「你這可能是肝陰虛有熱,可能是心火下小腸,也可能是腎水不足以制火,還可
能是脾津不足,又濕蓄中焦!且肺為水之上源,肺虛則……」講五臟講了兩圈,
完全陷入那種可憐的天秤座模式──我常說兩個天秤座會讓地球停止轉動,我自
己是一個,再加一個就可以了;要商量午飯吃什麼,隨便聊聊,就到下午三點還
餓著──講起來每一句話聽起來都好玄妙哦,都是那種「專業黑話」!可是……
到底要怎麼醫,你講清楚好不好?「或許是這樣,或許是那樣……」「這帖藥你
拿回去吃吃看,不行的話,我們再來換。」一換可以換二十五種方,醫術就毀滅
在這種事情上面。張仲景的方,你一看準了,開下去就有效。那你還「或許有效
或許洠А苟宸N方在那邊轉,一圈要轉半年呢!
一旦五臟相傳的那個核心主程式被拔掉以後,那些片段的情報,很難再組合
出像樣的枺髁耍旧淼牟煌暾屗邆淞艘环N「很容易劣化」的體伲K
以現在學醫的人很會講這種黑話,黑話聽起來都是講偉大的道理,但怎麼聽都聽
不懂,開藥像賭骰子。醫術在這種地方會產生急遽的毀滅。
緊接著張元素之後的時代的金元四大家,像李枺凝埬憺a肝湯,就看準肝
經開下藥來,你會覺得這個人用藥很漂亮對不對?這樣值得誇讚。他是緊接著張
元素出現的人,醫術還洠в虚_始墮落。但到後來,理論兜來兜去,就愈來愈不行
了。
中醫的退化,直接或間接造成這件事的醫家們,你說他們會很苦惱於自己的
醫術不如古人嗎?其實,不一定。你讀歷代醫書,就會發現,這些人是……滿懷
「快感」地在做這件事的。
比如說,現在大家治感冒常用的「九味羌活湯」,它就說:張仲景醫感冒分
六經用方,那你看,我多聰明!每一經的驅風藥都有!一帖包醫啦!講得他自己
都爽死了!他本人會覺得:我是開拓了中醫前人未到的新紀元呀!
但,張仲景治六經感冒的方子,燒到三十九度還要裹棉被的麻黃湯證、高燒
煩熱的白虎湯證、吃飯拉飯、手腳冰冷的四逆湯證、煩躁欲死的吳茱萸湯證……
你九味羌活湯,能醫嗎?都不能啊。何只是病醫不好,要讓病人舒服一滴滴都很
難!
其實,九味羌活湯的存在理由,也很奇怪!說「怕人分不清楚張仲景的桂枝、
麻黃湯證要怎麼分」所以教你用這個代替,臨床視情況作加減就可以了。這種「好
心」也是很詭異!桂枝、麻黃湯證蠻容易分的耶!相反地,臨床加減九味羌活湯
很難搞!
如果一個醫者連桂枝證和麻黃證都分不出來,找塊豆腐一頭撞死算了,根本
洠в匈Y格、智能走進這個領域嘛!為什麼要去「呵護」這種事?這等同「包庇罪
犯」耶!古代日本的「小醫拢褂栏圾P就說:強盜劫財殺人,一輩子造下的殺孽,
一個生意尚可的庸醫,只要十天就贏過了。
但,就是這一類的「創新」、「突破」,從元朝到清朝,一點一點地把經方從
這個市場擠兌出去。
金元四大家,有滋陰派、有補土派,像每一個人都提出一些獨特的論點,但
它再也不像張仲景那樣全面化的整個包著的那麼「穩」。比如說李枺茄a土派,
我也很推耍аa土派啊,他說,脾胃不好你哪裡能好?你要吃補腎藥,脾胃那邊給
你擋住,你補得進去嗎?這很對哦,基本上很好的一個論點,像氣虛血虛什麼的,
我先開什麼健脾丸、一些保脾胃的藥幫助消化,讓他的消化機能先好起來,眨a
兩個月以後,我們再吃別的補藥。這是基本中的基本,所以補土派的論點還是值
得珍惜的。
但是滋陰派,滋陰派就是跟近代火神派相反的派,他說,人哪,「陽常有餘,
陰常不足」,他說陽比較大,陰比較小,所以陽一定是太多,所以要下火,要滋
陰……那這就不一定能夠為萬世法。滋陰派也有正確的時候哦,有的,就是在國
卟〉臅r候它會正確,每個人氣都很暢很旺的時候,滋陰派會正確,但是不是
永遠的正確,那中國人,你也知道哦,國卟〉臅r候有幾年嘛?
那到了明朝,醫家比較洠в刑嗟膭撘姡容^是整理前人的資料的年代。因
為從金元四大家之後、從張元素發明了五臟歸經理論之後,醫術就在墮落之中了。
那你說師父到徒弟一代代墮落,也不嚴重嘛,一般徒弟也會說:「唉呀,幸好我
還有老師的九成半功力嘛。」對不對?那三十年算一代哦,金朝到民國很多代哦,
我曾經把它用計算機算過哦,每一代都算有他老師的九成五功力,幾代就乘以幾
次方,到了民國初年,中醫的水平,大約會是當年的百分之零點零幾。
那,的的確確,在民國初年的時候,中國大陸普徧的中醫水平,果然差不多
就是零。一般醫者就是拿一個方子在亂用,搞專病專方,中醫都慘到變成「吃好
藥到相報」的境界了。比如說某某中醫曉得一帖方叫白虎湯,有人發高燒醫好了,
然後就以為說白虎湯能治大病,之後每一個人都開白虎湯,不是白虎湯證的人就
吃死了,這中醫就給人抓去揍一頓……
民國初年的中醫,當然還是有幾位很好的中醫能夠坐鎮在幾個點,讓人能覺
得「世上還是有名醫的」,但是在那幾位名醫之外,幾乎都是這種亂七八糟的郎
中。
剛剛我們上課有講到「火神派」對不對?用陽藥的思考,元朝王好古的《陰
證略例》就有單獨拿出來作為一個議睿接戇^。而火神派的理論,在明朝快要結
束的那段時間,其實有過一次萌芽的機會,那時候有一個趙獻可,他寫了一本書
《醫貫》──就是醫道我用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把它貫串起來──那《醫貫》就講:
人最重要的枺魇鞘颤N?就是命門火跟元氣嘛,講來講去,什麼病歸迹麃須w迹ィ
都是元氣不足、都是命門火不足,所以我們應該養命門火,這樣子人全身的元氣
才會夠。
通達全身的氣,用補中益氣湯;補命門火,是八味地黃丸。看《醫貫》,好
像會得到一個結論:補中益氣湯,八味地黃丸,百病都可醫?
這樣子是不是正確?
其實我常常說,醫生要講「開業術」的話,不管三七二十一,遇到誰都叫他
吃補中益氣湯、八味地黃丸,什麼病也好一半;一般的人只要吃補中益氣湯、八
味地黃丸,多半都會覺得「我有好我有好」,然後積年累月吃,就越來越好。這
其實是很弔詭的事情,你不需要什麼醫術,病人居然蠻滿意。
而趙養葵(獻可)也有提到過一些其他論點,會使我覺得他的陰陽的觀念有
非常好的地方,比如說一般我們說「口瘡」我們都會說發炎那是「熱」嘛,要清
火,吃什麼清胃火、心火的藥。可是趙養葵說:口瘡很有可能是因為脾胃太寒,
裡面陽氣被逼得外脫,變成嘴巴燒起來,所以要吃理中湯。用理中湯這帖大暖脾
胃的藥來治口瘡,這個論點是不是百分之百通用先姑且不論,但是能夠提出這個
論點是很有意思的;並且,驗諸臨床,今日所見的長口瘡的人,能用理中湯醫的,
的確也不在少數。
他不被稱作火神派,後來後世醫家稱趙養葵稱這個《醫貫》的論點叫做「養
火派」,就是養那一點點火,還洠в袩蠡穑灰驗榘宋兜攸S丸裡面附子、肉桂只
佔它所有的藥的二十幾分之一。我們現在的火神派,是其它藥只佔附子的二十幾
分之一。
那趙養葵的這套理論呢,從明朝結束到清朝,我認為最直接繼續使用他這套
理論的是傅青主那一派;而同一個時代平行支持他的理論的,是愛用左歸丸、右
歸丸的張景岳。
傅青主的用藥大部分都是溫補溫補的,不過,倒也不能說傅青主派的醫術是
《醫貫》中發展出來的。因為傅派用藥的「技巧」蠻誇張的,醫貫之中並洠в心
麼充分的開藥手法可以啟迪後世。張景岳用地黃,那叫「濫用」,後世在臨床上
也被人批得很慘;而傅青主、陳士鐸的書裡面的用地黃,那叫「特技」!好像海
豚跳火圈,往往令學習者嘆道:「原來這樣搞,也行哦?」傅青主派常常會說:
「你這個臟有病,那我們就幫你把其他幾個臟都補好嘛,這樣自然會把那個有病
的臟也養起來。」這臟有病就補其它四個臟,隔臟治法。
傅青主這一派的醫學呢,是清朝初年的時候存在的,或許醫學流派用藥的眨
子,會跟「該時代的人的體伲褂幸稽c關係。像是傅青主的方,如果是今天的台
灣,我在用的時候,我常常要作一點點微眨阉阶拥牧吭偌佣嘁稽c點,吃的
人才會比較有精神,否則吃了之後有時人會很痿靡。
也就是說在清朝初年好用的方,「滋陰的藥會偏多一滴滴」那種感覺,再加
一點補陽的藥,在現代用起來就很舒服了。
反過來說,張景岳在明代後期提倡的一些溫補的方法,到清朝就被評判說「補
爆人、燒死人」。
從明末到清初的時候,趙養葵的養火派又被滅掉了,或許是因為清初有一位
很偉大的康熙大帝,全國國叨急怀赐饋恚侨说臍庖煌切┭a火藥就變得
洠颤N好用的了。所以在清朝的很好的醫家叫徐臁ィ妥髁吮尽夺t貫砭》,就
是罵《醫貫》這本書,說「怎麼可以這樣子搞?」,其實徐臁鳌夺t貫砭》
也是有道理,因為每次有養火為主的流派出現時,都會遇到這樣子的問睿耗骋
類型的治療方式被強眨梢稽h獨大,所有其他的處理法全部都被忽略掉。
看趙養葵的書,如果覺得他講得對,很容易變成「那我還學那些清熱消炎的
方子幹什麼?」會覺得養陰生津之類的方子洠в杏谩T谶@種補火的觀點一下子冒
出來而又很有療效的時候,很多我們累積多年的其他治病觀點與方法都會被排除
掉。
我覺得,如果某派一黨獨大的話,那萬一有一天人類變成不是這種體伲脑挘
到時其它的醫術都被廢棄了,就救不到人了。
比如說大陸有幾位先生,論點就是「用陽藥!用陽藥!」,然後叫人家「保精」,
不可以有房事什麼的,看他們的醫術,我會覺得有點可怕。因為我所知道的人類,
會生的病,可不只他們講的那一種兩種而已。你不能妄想在治法上來個一招全包,
感冒就都用很多附子的四逆湯;我們這邊,你們學長姊感冒,就是有用桂枝湯、
用葛根湯、用柴胡湯的時候啊!你不能把其中一個片段擴張到那麼大。
張仲景有教補陽破陰的方法救這些垂危的絕症,那是洠в绣e,可能我們現代
台灣人和大陸人都很慘,陽氣都很虛,所以對這些醫療技法會特別有需求。可是
萬一有一天,人類的品伲兒靡稽c了,你不能只靠這個啊。如果是真正的上火,
你還是得幫他清熱啊。
這就像所謂「鐘敚Ф伞梗髂┣宄酰@鐘敚臉O衰敚У綐O盛,所以趙養葵
才創出養火派,就又被打回去了。
然後,到了乾隆之後,中醫又開始重視「溫病」了。
溫病是有實火的病,或者也可以說,它是病毒性疾病「傷寒」之外的一種細
菌感染的「瘟疫」。而這種瘟疫,和單純的細菌感染的「發炎」又不一樣,「發炎」
傳染力很低的,你聽過牙痛在傳染的嗎?在臨床上,溫病,往往是一種「病毒幫
細菌護航」的眩犀F象,一始似乎是感冒的,但很快就由來勢洶洶的細菌接手了。
感冒了之後再併發細菌感染的溫病,你要把它當傷寒醫的話,不對,他身體這裡
那裡又開始發炎了,那些發炎都是實火,所以還要用那些真正滅火的藥,和原本
醫傷寒打病毒時,所需要的「人體作戰地圖」不一樣。原本和病毒作戰時,是用
六經辨證的系統作為地圖的。
現在溫病流行的時候,和溫病在第一線作戰的醫生開始發現:這種感染,要
用另外一種辨證系統,叫做「三焦辨證」,上焦中焦下焦,可能這種型的細菌蔓
延,會剛好對到人體的淋巴網絡哦?人體自己分隔成幾個區塊來擋細菌,一旦是
細菌大感染的那種病的時候,就產生了三焦辨證。
你不能說開創溫病學派的中醫不辛苦、不努力,瘟疫流行的時候,死人又多
又快,疾病轉證迅速又變化多端,如何能用又強又猛的藥,瀉實熱、消炎、解毒、
養陰,搶在細菌蔓延開來之前救回一條人命,都是很需要拼醫術的。有人成功救
到人,就要趕快把這個技術傳播出去。
葉桂(葉天士)是清朝中葉的人,溫病派的興起,跟葉天士蠻有關係的,因
為他寫了一篇著作叫做《溫熱論》,一篇不太長的文章,那葉天士寫了《溫熱論》
呢,後世有人就覺得溫病派的開山祖師,葉天士有他一份。
其實葉天士他寫《溫熱論》有點像是他臨床的經驗報告。他的《溫熱論》並
不是自命圓熟的醫學經典,而是他面臨這種病的時候,他所處理的種種方法,提
供出來跟同道分享。
我覺得這樣子的心情,好像不必去責難他。可是現在葉天士被奉為溫病派的
祖師爺之一啦,然後溫病派強橫的勢力呢,又把傷寒派在中國幾乎是滅絕啦,於
是有少數的經方派就會視葉天士為寇仇。可是我在看葉天士的醫案的時候,常常
覺得:葉天士是經方派的。他開那些什麼「黃耆五物湯」啦、「桂枝湯」的加減
什麼的,都開得非常之好,十卷醫案中用附子的也有一百五十幾案,有很多值得
借鑑的地方,不愧為一代神醫。只是很多地方他覺得可以用藥更溫和的,他不用
像傷寒方那樣大陣仗的方,可以用更輕更少的藥味達到療效,反正是他醫術好,
可以做這樣的事情。而他,也不認為自己的這些招術是別人可以學、可以沿用的,
他死前再三告眨В嗅岽訉O除非是天縱奇才,不然不可以隨便習醫。
要再說前一些,金元時代對抗瘟疫的那些方子,已是這個學門的肇始了。葉
天士之前,溫病相關的有名著作,明朝吳又可的《溫疫論》也是一部,吳又可的
溫病著作,也是臨床「實戰記」,不一定完整、完美,卻也有能夠救到人的好方。
葉天士之後,有吳瑭的《溫病條辨》。
那,吳瑭的《溫病條辨》咧,雖裡面的一些方子,桑菊飲、銀翹散等等,我
也常在用──但,對它也蠻不好意思的──這本書,是我目前「唯一一本」讀不
下去的中醫書。每次看幾頁就想掀桌。我臺灣檢考考過了,不去考中醫特考,就
是因為撐不住讀這《溫病條辨》這件事。我情願一輩子洠普眨划斨嗅t師,也
不要讀這本書。
我覺得,這本書,是一個「狂人」寫的啊!
裡面的論點,自相矛盾的地方非常多,硬是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