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拿破仑文选 >

第55章

拿破仑文选-第55章

小说: 拿破仑文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各的产品。还将使用若干水闸和抽水机来调节储水和灌溉系统。    
  ①这里可能是著者笔误,因为亚历山大城位居非洲。——俄文版编者    
  ②河船。——俄文版编者    
  ①随拿破仑抵达埃及的法国工程师,拟订了开凿运河以沟通尼罗河与红海的计划。——俄文版编者    
  经过五十年的繁荣和仁政之后,这个美丽的国家将变成什么样子呢?不难想象,那将是一幅神奇动人的图画!数以千计的水闸将制服并调节全国各地的洪水。每年流入海里的八十亿或一百亿立方法尺的水将引到所有低洼的沙漠地区、美里斯湖、马列奥提斯湖和干涸的河流里,引到各绿洲和西面遥远的地方;而在东面则把它引到哥里科耶湖和整个苏伊士地峡的低洼地区,以及红海与尼罗河之间的沙漠地带。大量抽水机和风车将会把水抽入水库,以供灌溉之用。许多来自非洲内地、来自阿拉伯、叙利亚、希腊、法国、意大利、波兰和德国的侨民将使它的人口增加三倍。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可克服的力量,将使埃及和印度的贸易仍旧回到它的老路上去;何况在法国统治埃及的同时,也将统治着印度斯坦。    
  可是,我已听说,这样强大的殖民地是不会迟迟不宣布独立的。这种说法无疑是对的。不过,如果象在谢左斯特里斯和托勒玫两个王朝时代那样,这个伟大的民族早就应该占据现在这块荒漠的土地了,它早就应该把印度和欧洲置于自己控制之下,作为自己左右两臂的依靠了。如果只靠当地的条件就能决定城市的繁荣和大小,那末亚历山大较之罗马、君士坦丁堡、巴黎、伦敦和阿姆斯特丹等城市,在很大程度上更应该成为世界首都了。    
  六、从开罗到印度和从巴荣讷①到莫斯科是一样远的。六万大军乘五万头骆驼和一万匹马,带着五十天的干粮和六天的饮水,用四十天时间可以走到幼发拉底河,再用四个月可以走到印庶海岸,出现在渴望摆脱压迫的塞克教徒、马拉提人②和印度斯坦半岛各民族中间。    
  ①法国南部的城市,比斯开湾的港口。——译者    
  ②地中海的多山的岛,属希腊。——译者    
  在占领埃及五十年以后,文明可能通过森纳尔、埃塞俄比亚、达福尔和费赞等地传播到非洲腹地去。其他几个大的民族的使命便是充分享受艺术、科学和真主宗教赐予的福利,因为幸福和光明正是通过埃及而传给中非各民族的。           
《拿破仑文选》 
拿破仑著 陈太先译        
第三章 征服下埃及    
   一、从马耳他岛进抵埃及海岸,在马拉布特登陆,进军亚历山大(7月1日)。二、冲击亚历山大(7月2日);游牧的阿拉伯人;舰队在阿布基尔停泊。三、进军开罗;拉赫马尼亚之战(7月10日)。 四、舒卜拉希特之战(7月13日)。 五、进军到厄姆巴巴。 六、金字塔战役(7月21日)。 七、渡过尼罗河,进入开罗(7月23日)。 八、萨利希亚之战;伊勃腊吉姆别伊被逐出埃及(8月11日)。 九、拿破仑回到开罗;他获悉舰队覆灭的消息(8月15日)。十、如果1250年法军在埃及能象1798年这样行动,他们会得到成功;如果1798年他们的行动也象1250年一样,他们就会被击溃并被驱逐出埃及。    
  一、经过七天非常平静的航行后,舰队驶近了坎迪亚。这个有名的克里特岛①大大地引起了法国人的好奇心。第二天,一艘去过那不勒斯的巡洋舰开到海军上将身边来。它带来一个消息,说纳尔逊率领十三艘装有七十四门炮的主力舰于6月20日到了那不勒斯京城前面,并从那儿向马耳他岛驶来。拿破仑听到这个消息后,下令向阿腊斯海角航行,即更向西行三十法里,以便从亚历山大港的顺风方向驶往非洲。这样一来,在没有接到关于该地的情报以前,法国舰队便不开到亚历山大港口。只有一艘巡洋舰奉命驶往港口,去接法国领事上船。如果这艘巡洋舰被驱逐,它就应该走一条虚假的航线,躲开敌人的眼目。6月29日,从轻型舰队上已可以看到阿拉斯海角。一只三樯小货船拦住了一艘28日从亚历山大港开出的沿海岸航行的船。据该船报告:亚历山大目前并没有什么新的情况。31日,阿拉伯人的塔楼、庞培耶夫圆柱和亚历山大城都看得见了。据法国领事报告:纳尔逊率领十三艘装有七十四门炮的主力舰和一艘巡洋舰,于6月28日到了亚历山大,他声称是在寻找法军;但后来就朝卡拉曼海岸①方向开走了。公使还谈到,土耳其人现在非常惊慌,正在日日夜夜地在补修城墙缺口,刀子已在威胁着基督教徒的生命了。海军军官们并不耽心在公海上和实力有逊于自己的敌舰队相遇,但是却害怕在将来登陆部队登陆时或在登陆以后,遭受敌军的攻击。他们特别把希望寄托在这些曾在意大利战争中夺得无数战利品的老兵的勇敢上。    
  ①印度孟买省中部的民族。——译者    
  ①在小亚细亚。——俄文版编者    
  拿破仑命令陆战队当晚登陆。护航队已靠近马拉布特高地。旗舰因与另一军舰相撞,被迫在离岸三法里处抛锚。当时海上狂风大作,兵士们乘着舢舨,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克服了满布在亚历山大碇泊场口和选定登陆的海滨地段前面的暗礁。有十九个人被溺死了。海军上将把手伸给总司令,帮助他下到他的快艇上去;在总司令离开的时候,这位海军上将高声喊了一句:“幸运是轮不到我的。”那知这句话竟成了谶语。拿破仑在登陆前发布命令说:“兵士们……你们要给英国一个最沉重的打击,希望这个打击是致命的……你们的一切事业是大有作为的……命运是有利于你们的……再过几天,侮辱法国的马木留克人将不再存在了……你们将生活在其中的那些民族有一个信条,即:‘除了真主和先知者穆罕默德以外,再没有上帝!’你们不要反对他们……罗马军团是泛爱一切宗教的……掠夺行为有损军誉,并且只对少数人有利……你们面前的这座城市,你们明天就开进去的这座城市,是亚历山大建立的!!!”    
  晚上九点钟,梅努将军首先在马拉布特登陆。他有一个到过这些地方的普罗文斯人领航。总司令乘坐快艇,经过非常疲劳和相当危险的航行以后,于深夜一时在圣西迪-阿尔-帕拉勃里的陵墓旁边的海岸登陆。三时,他吩咐发出集合信号,检阅业已登陆的军队。各团已登陆的部队计有四千五百人。这时月色明亮,非洲的微白而干燥的土地被照得如同白天一般。经过一段长久而危险的航行之后,人们不知不觉地来到了古埃及的海滨。居住在这里的是东方民族,他们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都与我们不同。但是,在情势的逼迫下,需要及时派出一小股人,不配炮兵,也不配骑兵,去冲击由宗教狂热的武装居民所坚守的要塞,并一鼓作气地把它占领。前面还有多少危险,多少事件,多少意外和多少使人劳累的困难啊!德塞率领本师的六百人留下来保卫进攻基地,并按照军队登陆的情况来组织军队。这支小军队分成三个纵队向前移动。梅努指挥左翼,兵力为一千八百人,克列别尔指挥中路,兵力为九百人,博恩指挥右翼,兵力为一千二百人,总共为三千九百人。总司令也随军步行,因为还没有一匹马上岸。    
  将近三百艘军舰(其中有许多被认为是一流的)组成的这支舰队,使亚历山大居民在7月1日夜间通宵感到不安。如果这支舰队象他们认为的那样企图占领他们的城市,那末它就应开往阿布基尔碇泊场。在这种情况下,军队登陆是需要相当时间的,而亚历山大居民就可得到几天的喘息时间。他们可以加倍努力来完成自己的军事准备。但是,夜里一点钟的时候,城防司令科腊伊姆从一个阿拉伯游牧人口里得知异教徒①已占领了马拉布特要塞,海面敌舰群集,海滨黑压压的一片尽是已登陆的士兵。他立即骑上战马,率领二十个马木留克兵驰往前线。黎明时,他与法军战斗警卫部队的一连狙击兵遭遇。他立即进攻,把指挥该连的陆军大尉的头砍了下来,提着人头在亚历山大街头招摇过市。这个场面颇使居民人心振奋。五点钟的时候,法军侧翼发现了头一批游牧人,在这之后不久,他们很快增加到四、五百人。这是贺纳迪族的一些战士,他们是这些沙漠上最强悍的阿拉伯人。他们差不多一个个都是赤身露体、黝黑而消瘦的。他们的马也仿佛是一些驽马;他们个个都像版画上所画的唐·吉诃德,只差没有戴头盔而已。他们的马虽说像驽马,但跑起来却快如闪电,并且在疾驰的时候还能突然停下来,这是这带地方的马所固有的特点。他们看到法军没有骑兵时,就勇敢地冲入各纵队的间隔之中,甚至企图从后方进攻他们。这时全部登陆士兵都惊慌起来了,与登陆地点的联系也被切断了。兵士们只好停下来重整自己的队列。在德塞那一方面,他也配置了岗哨,准备战斗。    
  ①指法国人。——译者    
  假如五百个阿拉伯人都是马木留克人,那末在法军最初遭到挫折,心情紧张,感到草木皆兵的情况下,这些阿拉伯人本来是可以获得更大的成就的。但是,这些阿拉伯人却非常胆怯,和一小时前进行攻击的马木留克人的英勇行为,正成鲜明对比。法国狙击兵四人组成一队,毫不犹豫地去迎击这队骑兵。他们由于害怕埋伏,把进军速度放慢了。太阳出来以后,炎热令人难受。每年这个时候,最凉爽的西北风要到九点钟才会刮起来。阿拉伯人俘获了十二名俘虏,这些俘虏大大地引起了他们的好奇心。他们对俘虏的白皮肤大加欣赏。过了几天有几个俘虏被释放回来了,他们详细叙述了沙漠里这群人的既可笑又可怕的风俗。    
  二、六点钟的时候,拿破仑望见了庞培耶夫圆柱,不久又看到阿拉伯围墙上的雉堞,随后城里一些伊斯兰教寺院的尖塔和停泊在港口里的土耳其人的轻快帆船的桅樯也都看得见了。八点钟的时候,拿破仑在离城大炮射程以内的地方,登上庞培耶夫圆柱的台座,视察了要塞。城墙很高而厚实,非用发射二十四磅炮弹的大炮不能击穿它,但上面有很多匆忙填塞的缺口。城墙上布满了人。看来,他们都很焦急不安。这是一些步枪和长矛武装起来的骑兵、步兵以及妇女、小孩、老人等等。这时拿破仑发出了各项命令。梅努从右翼冲击三角形堡垒附近的围墙,克列别尔从正面进攻,博恩向阿布基尔大道进发,以便从罗塞塔门攻入城市。对射开始了。虽说被围者的大炮射得不准,但他们还是给根本没有大炮的攻城者造成了一些印象。法国狙击兵用他们机灵的动作埋伏在海滨的砂丘上。结果所有三路进攻都成功了,法军进入了城墙。克列别尔和梅努两将军在率领掷弹兵冲击时受了伤。博恩师团没有遇到这种阻碍;虽然路程最远,它还是最先爬上了用来防护半岛的第二道围墙。半岛上有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博恩攻破了围墙。狙击兵立即潜入各街道。城里一些房屋的墙上凿有枪眼。猛烈的对射开始了。总司令来到卡法列利堡垒的高地上。他打发一个来见他的土耳其轻快帆船的船长带着要守军投降的建议书回去。这位军官很巧妙地向一些舍利赫、乌列马和知名人士暗示:这个城市已受到完全毁灭的威胁。于是他们屈服了。    
  拿破仑进入这个被包围的城市。他住在法国领事的家里。当时已经是中午了。在一个街角上,有一颗子弹从一间房子的窗口射出来,擦着了他左足的皮靴。他的卫队中的猎骑兵就爬上屋顶,冲入房间,在一个设有障碍物的房间里找到了一个带有六枝步枪的土耳其人。猎骑兵们把他就地处决了。在这场战争中,法军伤亡了三百人。土耳其人损失了七、八百人。城防司令科腊伊姆同他的一些最勇敢的部属一起被拘送到法罗斯岛,并被囚禁在那里。谈判进行了整整一夜,最后取得了良好结果,科腊伊姆投降了。他归附法军总司令,宣布自己是他的奴仆,并宣誓效忠。于是他受命负责本城的警察事务,因为无政府状态是征服者最害怕的大敌,在一个语言、习惯和宗教都不相同的国家里尤其如此。科腊伊姆恢复了秩序,解除了居民的武装,供应军队所需要的一切物资。此外,还有一个声望很高的重要人物也依附拿破仑并对他效忠。这就是阿里·美斯里舍伊赫。他是乌列马、舍利弗①,也是该城的教会首领。他品德圣洁,学识渊博,非常受人尊敬。他与他的同胞相比,要算是一个比较文明的人物。他所持的司法和仁政的概念同他周围流行的那些概念是不相同的。科腊伊姆所以享有威信,是由于他本身的英勇和拥有巨大的财富,是由于他手下奴隶头目的勇敢;而阿里·美斯里舍伊赫之所以享有威信,则是由于他自己的德行、虔诚以及作为他的一切行为的指导的公正。    
  ①麦加世袭统治者。——译者    
  2日晚上,护航队以两艘装有六十四门大炮的主力舰和几艘担任防卫的巡洋舰作先遣队,开入老港。炮兵、工兵和行政机关都选定了自己的驻扎地和储藏物资的地点。他们大家把马从船上牵下来,卸下辎重和物资,工作了一整夜。德塞将军于当晚出城,在离城一法里半远的地方,占领了去德曼胡尔的大道上的一个阵地,并把他的左翼同马迪亚湖连接起来。    
  贝尔蒂埃下令把用法文、阿拉伯文和土耳其文刊印的大量布告贴满全市并散发给居民。布告的主要内容如下:“卡迪们①,舍伊赫们,乌列马们,伊马姆们②,绰尔巴德日伊们③,埃及民众们!!别伊侮辱法国已经够了,报复的时刻到来了……你们大家依靠的真主说道:马木留克人统治的末日到来了……有人告诉你们说:我是来消灭伊斯兰教的……请你们回答他们:我爱先知和可兰经,我是来恢复你们的权利的……在整个世纪里,我们都是大苏丹的朋友……表示赞成我们的人,一定三生有幸!保持中立的人也是幸福的,他们将会有时间来了解我们。灾难将降落到那些拿起武器来反对我们的狂人身上,他们是必定要灭亡的!想请求我们庇护的村庄,可将苏丹旗树立在大清真寺的尖塔上。军队也可照样办理……对于居民作出敌对行为的村庄,将照军法处理。如果这类事件发生了,就放火烧毁村庄。舍伊赫-阿耳-别列德们,伊马姆们,穆厄德津们①,你们要确实负起本身的职责。”    
  ①伊斯兰教僧侣兼裁判官。——译者    
  ②伊斯兰教寺院中公共祈祷时的主持人。——译者    
  ③定居埃及的土耳其兵士的后裔。——俄文版编者    
  ①伊斯兰教寺院尖塔上报祈祷时间的人。——译者    
  总司令写了一封信,由一位军官乘土耳其轻快帆船送到开罗的巴夏手里。信中说道:“法国政府曾多次照会土耳其政府,要求惩办别伊,并制止对我国居住埃及的侨胞的侮辱。土耳其政府宣称马木留克人贪婪而任性……帝国不庇护他们……法兰西共和国象以往几次对待阿尔及利亚和的黎波里那样,为了结束这种抢劫行为,特派遣大军前来……总之,请出来与我面谈。”    
  至于在马耳他岛获释的七百名土耳其奴隶,已经由陆路遣送回国。他们当中有的黎波里人、阿尔及利亚人、突尼斯人、摩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