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拿破仑文选 >

第11章

拿破仑文选-第11章

小说: 拿破仑文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老师,而且正是他指导着一切军事行动。这种挑拨并未成功。贝尔蒂埃想尽一切办法,停息了这些令人发笑的流言。意大利战争以后,他奉命指挥一支攻占罗马的军队。他后来宣布成立罗马共和国。    
  ①以下叙述米兰在中世纪的历史从略。——俄文版编者    
  八    
  马塞纳是尼斯人,他先在意大利方面的王军团队里为法国服务。革命开始时,他已经是一个军官。他升迁得很快,不久就当上师长,在杜戈梅、杜莫比昂、克勒曼和舍烈尔几位总司令的指挥下做事。他体格坚强,精力充沛,骑着骏马日夜爬山越岭,不知疲倦为何物。他是进行此种战争的特别行家。他坚决勇敢,精明强干,充满着荣誉感和自尊心。他的最大的特点就是个性顽强。他从不灰心丧气。他忽视军纪,不大关心部队里行政、经济事务,因此不大受士兵爱戴。他对于进攻的准备工作缺乏周密的考虑。他的演说也不太令人感到兴趣;可是当第一炮打响以后,在枪林弹雨的危险境况中,他的思想却显得明确有力。即使他被打伤,仍能象胜利者一样坚持战斗。在对意战争快要结束时,他奉命把累欧本的初步和约送给督政府。在远征埃及的战争中,他统率蔼尔维提部队①。在赢得了苏黎世战役后,他拯救了共和国。后来他升为元帅,被封为里沃利公爵和艾斯林根公爵。    
  ①瑞士蔼尔维提人编成的部队。——译者    
  九    
  奥热罗是圣马尔索郊区人。革命开始时,他是一个军士。他大概是一个杰出的军士,因为他曾被派到那不勒斯去训练那不勒斯军队。起初他在旺代省服役,以后在东比利牛斯方面军里升为将军,指挥一个主力师团。与西班牙缔结和约以后,他这一师人编入意大利方面军。从此他跟随拿破仑参加了一切战斗。1797年拿破仑派他去巴黎,帮助完成果月十八日政变。接着督政府委派他担任莱因方面军的指挥官。他没有一点教养,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他的才智很有限,可是在士兵之中遵守秩序和纪律,因此博得士兵的喜爱。他能正确地按照战斗的必要程序组织进攻,因为他能很好地组织队形,合理地配备力量,并勇敢地展开战斗。但这一切他只在白天能够坚持。不知道是由于他个人的脾性,还是由于不够审慎和缺少远见,他一到黄昏,不论是胜是败,都精神沮丧了。按其政治信仰来说,他接近巴贝夫派,即接近色彩浓厚的无政府主义者②。1798年他被选为立法团的代表。他卷入政治倾轧之中,常常弄得尴尬不堪。在从事政治辩论和行政活动方面,再没有哪个人比他更不中用的了,但是他却喜欢参加这类活动。在帝国时期,他是卡斯奇里恩公爵和法国元帅。    
  ②这样描写巴贝夫派是错误的。——俄文版编者    
  十    
  塞律里埃是安省人。革命开始时,他是步兵少校。他保持着少校的全部气派和严肃的作风。他对军纪要求很严格,以致被士兵看作贵族分子,并因此遭受过许多危险,特别是在革命初期。他赢过芒多维战役,拿下曼图亚,并有幸看到投降的维尔姆泽元帅从自己面前走过。他是勇敢无畏的,可是不走运。他的冲劲不及前面几个人,但在道德品质、政治信仰的明智和待人诚实等方面则胜过他们。他曾经荣幸地把缴获查理大公①的军旗送给督政府。他后来成为法国元帅、荣誉军人院院长和议会议员。    
  ①原文为公爵。——俄文版编者           
《拿破仑文选》 
拿破仑著 陈太先译        
第四章 帕维亚暴动    
   一、法军离开驻地去占领阿迪杰河防线。二、帕维亚暴动(1796年5月24日)。三、攻克并抢劫帕维亚(5月26日)。四、暴动原因。五、法军进入威尼斯共和国的领土(5月28日)。六、博尔格托战役。渡过明乔河(5月30日)。七、法军抵阿迪杰(6月3日)。八、曼图亚概况。九、包围曼图亚(6月4日)。十、对那不勒斯停战(6月5日)。    
  一    
  在战事开始以前,曼图亚原已拆除军事设备。维也纳宫廷希望它的军队夺取并保住主动权。它指望胜利,而未作失败的打算;因而直到凯拉斯科停战协定签订以后,才下令武装曼图亚要塞和伦巴迪亚的其他要塞,并充分供应军用物资。在法国军人之中,有些人以为,如果法军不在米兰省耽搁而继续推进,把博利厄赶到阿迪杰河彼岸去,那么,就可以出其不意地拿下曼图亚。可是,把那样多的大城市和一百万以上的居民留在自己的后方,而没有把它们掌握在自己手里,没有使那里的居民归服自己,这是绝对不许可的。    
  法军在伦巴迪亚仅逗留了七、八天,到5月22日就撤营开拔了。这几天的逗留是有益的,因为在伦巴迪亚各城市组成了国民自卫军,改组了当地的政权机关,恢复了全境秩序。所有这些都保证了法国人的统治地位。迭斯皮努将军受任指挥米兰的卫戍部队。城寨由一个旅守卫。各个重要据点则由步兵师和骑兵师临时组成的小队守卫,这些小队是由一些疲劳过度而需要休息的士兵和一些病愈不久的士兵组成的。奥热罗率领一支三百人的队伍布防在帕维亚城寨中。人们认为这支军队已足够保卫这个城市和提契诺河上的大桥。    
  二    
  大本营于5月24日移驻洛迪。总司令到达那儿两个小时以后,接到关于帕维亚省各村暴动的消息;而奥热罗师团于20日已离开该省。即使在米兰也感到有点不平静。拿破仑立即带领三百名骑兵、一营掷弹兵和六门大炮驰往米兰,他在当晚到达那儿,发现当地的秩序业已恢复。为了协助暴动而出击的城寨警备队业已被击退到围墙外面。有些警备小队已经溃散。拿破仑继续向帕维亚进发。他派了一位大主教走在他前面,还派了一些带着大量传单的代表到各方面去开导农民。大主教是一个八十岁的老头子,出身于维斯康提家族。他因年龄和性格而受尊敬,但缺少智谋,也没有什么声望。他的使命毫无成效,因为谁都不相信他。    
  帕维亚叛乱分子为了想和米兰城寨警备队联合起来,派了先头部队八百人到比纳斯科。兰恩向他们进攻,拿下比纳斯科;洗劫以后,他又放火烧毁一切建筑。他想用大火(从帕维亚的城墙上可以望见大火)来吓唬帕维亚。但未获结果。有八千到一万名农民冲进城里,他们成了城市的主人。他们受了宗教狂热病者和奥地利奸细的驱使,而后者则很少考虑这个国家会碰到什么后果,因为在失败时他们有办法逃到瑞士去。    
  黄昏时候,米兰市贴出布告,夜间在帕维亚各城门上也贴出了布告:    
  “在某些村社里有一些受人煽惑的群众,因为缺少抗拒煽惑的有效方法,竟走上极端道路,不承认共和国,不承认战胜多少国王的英雄军队。这种狂妄无知,情实可悯:可怜的人民受骗陷入迷误,走上了灭亡的道路!总司令信守他的国家所遵循的原则——不和人民作战,愿意给他们留下悔过自新的机会。但对于那些过了二十四小时还不放下武器的人,将作为叛乱分子论处。他们的村庄将完全焚毁,希望他们看看比纳斯科的样子。那个城市的下场就是一切坚持叛乱的村社的下场。”    
  三    
  5月26日,一支人数不很多的纵队离开比纳斯科,午后四时抵达帕维亚。帕维亚城门紧闭。原来叛乱分子占据城寨以后只几个小时,法国驻军就投降了。这一胜利大大地鼓舞了叛军。用一千五百名士兵和六门大炮来夺回有三万居民的暴动城市,看来是有困难的。况且这个城市还有城墙和古老的棱堡墙围绕着;虽说围墙已很破损,但它还是可以防护这座城市,而不至于措手不及地被人攻占。警报从周围各村庄传来。这时任何一点退却都会使灾祸扩大,都会迫使我方调动驻在奥利奥河一带的军队来支援。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以理智来指导勇敢行为。拿破仑下令加速冲击。六门大炮轰击很久,城门仍未打开。但是霰弹和炮弹却把城墙上的农民赶了下去,因而使得掷弹兵能利用斧钺打开城门。    
  掷弹兵端着步枪疾步入城,他们深入广场,沿着街角的房屋布防。半连骑兵向提契诺桥攻击,进行得很顺利。农民害怕截断后路,弃城逃到野外。骑兵追击他们并杀死了许多人。这时米兰市政当局和以米兰大主教及帕维亚主教为首的绅士名流出来交涉,请求法军宽大处理。    
  三百名被关在城寨里的法军俘虏,在混乱中主动冲出城寨。他们赤手空拳,垂头丧气地走到广场。总司令对付他们的头一个举动,就是十人一批地拉出去枪毙。他对他们嚷道:“胆小鬼,我把一个非常重要的岗位交给你们,而你们竟不作丝毫抵抗就把它让给那些衣服褴褛的庄稼汉!”    
  指挥这支部队的大尉被逮捕。他显然是一个笨蛋,因为他在为自己辩护时,借口是执行加谦将军的命令。而加谦是刚刚从巴黎来到帕维亚的。他在换驿马时被叛乱分子捕获。当时叛乱分子拿枪紧对着他的咽喉,说如果他不命令城寨守军投降,他们就打死他。结果他说服守军投降了。可是不管加谦犯了多大的罪,并不能开脱城寨守军指挥官的罪责。因为他决不应该听加谦的命令。即使他对他有服从义务,但是对于他在失去自由的时候所下的命令,决不应该执行。因此,大尉被交给战地法庭审判,接着被枪决了。    
  城市秩序非常紊乱。有些街区大火熊熊,但怜悯心毕竟占了上风。    
  虽然抢劫只持续了几小时,可是引起的恐怖比火灾所引起的还要大。它尽管只涉及若干珠宝商店,而谣言却大大地夸大了城市所受的损失。这件事倒成了使全意大利得救的有益教训。    
  派往各村的流动部队普遍收缴民枪,并在整个伦巴迪亚捉拿人质。他们不仅从名家望族家里抓人,而且也捉拿毫无嫌疑的人。法军当局认为,让那些最有势力的人物去法国游历对他们是有好处的。过了几个月,他们都回来了。有许多人几乎游遍了法国各省,并且法国化了。    
  帕维亚离米兰五法里,位于提契诺河上,距离提契诺河与波河汇合处两法里。城宽八百五十法尺,周围二千五百法尺。它有石桥通过提契诺河;这是这条河上的唯一石桥。城周围有倒塌的棱堡城墙①。    
  ①以下叙述帕维亚在中世纪的历史从略。——俄文版编者    
  四    
  这次暴动被认为是当地居民对法军征集二千万特别军税不满,可能还有某些个别的压迫居民的行为所造成的。但是法军一无所有,真象敌人叫他们的那样,是土匪和乞丐。伦巴迪亚人和意大利人不承认自己是战败者。他们认为战败者是没有一个意大利士兵的奥地利军队。过去伦巴迪亚甚至还缴纳特别税来代替交新兵。因而维也纳宫廷有过一种成见,认为意大利人成不了好兵。现在法军必须靠当地财源养活自己,这种情况对于意大利社会意识的觉醒大有妨碍。反之,如果法军能靠法国国库供给,那么,它一开始就能组成意大利军队。号召一个民族去争取自由和独立,希望它的社会意识觉醒起来,并且建立自己的军队,这是一回事;而向它征收军税,榨取它的最重要的财源,则又是另一回事。要调和二者之间的矛盾,的确需要才智。    
  开始时,到处是不满、怨言和诅咒。总司令的大船在战败国的悬岩峭壁之间曲折前进。他如果严酷,那就会激怒居民,增加敌人;他如果温和,那就会使当地居民产生一些希望,这些希望以后会使他们对必然伴随战争而来的滥用职权行为和强暴行为的反应更加激烈。不管怎么样,既然在这种情形下叛乱业已及时平息,而战胜者又能恩威并施,同时采用严惩、公正及温和的办法对待他们,那么,这次叛乱就只会产生良好结果,它对战胜者的未来统治有益,并且是一种新的保障。    
  五    
  法军在这个期间由贝尔蒂埃率领继续向奥利奥河前进。总司令和他们在桑西诺会合,并于28日一起进入威尼斯共和国大陆上一个最大的城市——布里西亚。该城居民也不满威尼斯贵族的统治。这个城市离克雷莫纳十一法里,离曼图亚十五法里,离威尼斯三十八法里,离特兰托二十四法里,离米兰四十法里。它是1426年被威尼斯共和国征服的。城区有五万居民,全省有五十万人口,一部分住在山区里,一部分住在富饶的平原上。    
  法军贴出如下的布告:    
  “为了把欧洲这个最美好的国家从徒鹜虚荣的奥地利皇室的枷锁下解放出来,法军不得不克服一切极困难的障碍。正如正义要求的那样,它的努力业已获得胜利的结果。敌军残部业已退到明乔河对岸。法军为了追击残敌,需要通过威尼斯共和国的领土,但它决不会忽视把两个共和国联系在一起的长期友谊。宗教、行政、风俗习惯以及公私财产都将受到尊重。法军纪律严明,所需一切,都按公平的价格现金交易,希望居民切勿自相惊扰。    
  “总司令建议威尼斯共和国的官员、市政当局和宗教界人士把上述意思告诉居民,以便加强信任,使早已把两个民族联结在一起的牢固的友谊更形巩固。法国士兵将象沿着胜利的道路前进一样,坚决地遵循着光荣的道路前进,他们只是对于自由的敌人和自己政府的敌人才是可怕的。”    
  威尼斯共和国的参议院派出总督①到法军里来说明它的中立地位,它同意供应法军一切必需品,条件是以后须作价付款。    
  ①总督是威尼斯共和国的负责官员。——俄文版编者    
  博利厄所部布防在明乔河一带,已得到大批援军。当他得到法军前进的头一个消息以后,就把他的大本营移到明乔河对岸。他希望守住这条河,以阻止法军包围曼图亚。这时曼图亚的防御工事日益加强,并补充了新的弹药物资。博利厄不顾威尼亚斯人的抗议,占据了彼斯基耶腊要塞。他的右翼在利普塔伊将军指挥下,就以该塞为依靠。他的正面(皮托尼师团)则以瓦列德约和博尔格托为依靠。谢博田多尔夫师团占领波措洛阵地,科利将军所部则防守哥伊托阵地。曼图亚守军在谢腊耳奥布置了哨所。预备队一万五千人由梅拉斯指挥,驻在维拉弗兰卡,准备哪儿有危险就往哪儿增援。    
  六    
  5月29日,法军左翼布防在德散扎诺,中路布防在基亚罗山,右翼在卡斯奇里恩。它把曼图亚留在右侧,完全不予理会。30日拂晓,它向博尔格托出发,以便用种种调动军队的假相来蒙蔽敌人,使敌军感到仿佛法军想在彼斯基耶腊附近渡过明乔河,并把敌军在维拉弗兰卡的后备队引到那儿去。    
  法军先头部队接近博尔格托时,发现平原上有三千奥地利和那不勒斯的骑兵,还有四千步兵布防在这个村子里和瓦列德约高地上。    
  缪拉将军向敌军骑兵展开攻击,在这个战役中获得了巨大胜利。在此以前,法国骑兵一直处于劣势地位,现在它第一次战胜了奥国骑兵。它缴获了九门大炮和两面军旗,还捉了二千名俘虏,其中包括那不勒斯骑兵指挥官库托公爵。从此以后,法国骑兵可以与步兵竞赛立功了。加尔丹上校率领他的掷弹兵迅速攻入博尔格托,敌军放火烧桥。在敌人从瓦列德约高地发射的炮火的威胁下,法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