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游戏电子书 > 星月对话 >

第2章

星月对话-第2章

小说: 星月对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说“计划”,子怡承认她是一个懂得“取舍”的人。“如果我撒开了去接戏、去折腾,我一年可以拍十几部戏。但是现在我的产量很少,通常只有一部到两部,因为我顾及的因素很多,无论角色,创作班底,还是影片品质都要很优秀,我才会去做。”    
    子怡说对于工作上的事她决定了就会勇往直前,从不犹疑。“我要做就做,哪怕失败了。失败了我也不怕,不就一部电影吗!你不就是一个演员吗!大家太把明星当事了,但你自己要清醒。”    
    子怡骨子里的“狠”劲不经意间显露出来。怪不得她能把照片中、角色中的“狠”表现得那么精彩。俗话说角色性格是自身性格的某种放大。子怡不否认这一点,“拍照和演戏的时候当然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在里面,每个人体内都有她平常看不到的那一面,也许是强悍的,也许是坚韧的。”    
    “我愿意选择难度大的角色,我希望多一些挑战。所以当我要再过一关的时刻,我会有一种冲动和斗志。”    
    因此,六年后,她不再认为走到今天这一步完全是“幸运”使然。    
    “其实这是一步接一步的,由于在《卧虎藏龙》中表现出色,才会有接下来的《尖峰时刻2》、《2046》等。我不能单拿出来说机会是多少,运气是多少,努力是多少,我觉得这是一个综合性的因素。机会来了,我把握不住,那也没用。前一两部戏可以跟那么优秀的导演合作,我承认那时我的运气很好,现在我不这样讲了,因为这些已经是公认的事实,到今天我会说拿作品说话吧,这个比讲其他的更有意义。”    
    关于章子怡的努力,我听过两个细节。为张艺谋拍摄纪录片的甘露说“为了跳好《十面埋伏》中牡丹坊的一段盘鼓舞,子怡在开机前专门找老师练了两个月,从早到晚,像上下班一样。”    
    宋丹丹说“那天在片场,我看章子怡在做俯卧撑,我非常惊奇。她说之前也做不了,为了拍这个戏练了一段时间。”    
    对于这两个细节,子怡不置可否。不过,她承认从拍第一部戏《我的父亲母亲》开始,她就觉得演员体验生活的重要性。一路走来,她一直坚持这一宗旨。      
    为了演好《十面埋伏》中的盲歌妓,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晚上她经常关掉家里所有的灯,摸着黑去洗澡,屋里一片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只有这时你才可以感受到盲人在黑暗中的生活状态。洗完澡找衣服的过程中,我经常会撞到家具上,身上被撞得青一块紫一块的。”    
    


第一部分:四小花旦冷眼看名利

    宋丹丹还替章子怡说了一句话:“中国演员中能在好莱坞有票房号召力的只有章子怡。”    
    尽管媒体对章子怡的评价始终莫衷一是,但这点应是不争的事实。前不久,威尼斯电影节盛邀她作为评委算是一个例证。现在章子怡头上顶着很多光环,诸如“最有身价”,“最有票房”,“最具国际影响”,关于这些‘头衔’加身的体会,她自己应该最有发言权。    
    没想到她的第一反应是“这些都是虚的吧。”    
    即而她淡淡道:“我想应该是从2000年到现在,我演的电影相继在全世界不同的国家放映了,他们因为喜欢我演的角色而对我感兴趣,由此让他们注意到了一个中国的新演员。    
    有评论说章子怡是继巩俐、张曼玉之后又一个“中国电影代言人”。对此赞誉,她更加清醒:“我没有那么大的使命感,也不觉得自己能担此重任。但我希望有更多的人看到中国电影,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国际电影节上精心打造自己的形象,努力配合各国媒体做访问的原因。”    
    “坦白说,我从来也没经历过那种被人视为偶像一呼百应的场面,我没演过电视剧,我不是那种大众化的演员,不是大姑大妈茶余饭后谈论的那些演员。我有我的世界,也许别人永远感受不到。所以我不会跟别人比,但媒体总喜欢拿我跟别人比,其实,每个人的演艺之路都是不一样的,没有什么可比性。”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过去几年考中戏的人都想当巩俐,现在考中戏的人都想成为章子怡。    
    “你想对做着明星梦的他们说些什么?”    
    “就跟现实生活中一样,当你特别期待一顿丰盛的大餐时,往往会落空的。梦不是在你有准备时做的,它往往出现在你不经意间,我就是这样的例子。小的时候我也梦想将来当医生、飞行员,后来却学了舞蹈,考上了中戏,又懵懵懂懂地拍了第一部戏,然后很多人认识你了,一切都是顺其自然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觉得人要有目标,而不是梦,当然这个目标不能是空想。”    
    笑对是与非    
    在章子怡成名的六年里,媒体对她两极分化的评价绝对是一个特例。这期间媒体可以把她捧到“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女星”,同时又视她为“攀缘的凌宵花”以及“有心计会来事儿”。    
    在一次采访中,子怡曾很明确地称她很反感“有心计”的说法。“很多人认为我是一个很会自我炒作的人,我觉得炒作和安排完全是两个概念,现在我没有必要弄点事情去炒作,好让自己更有名。其实了解我的人会深知我的个性,我自己觉得有价值就会去做。”    
    关于“心计”说,有评论曾阐述道“章子怡是一个善于制造问号的人,好让人有‘打开’的欲望。”    
    对此,子怡回答得很干脆:“我没有那么聪明,我愿把我的聪明放在演戏上。”    
    曾在子怡的官方网站上看到她的一篇日记,其中写到:“从出道到现在,无休止的负面新闻似乎一直和我‘如影随形’,从感情上我无法接受这些带有攻击性的负面新闻对我造成的伤害……其实,在演艺圈中不只我一个演员被这些负面报道所伤害着,对于这种现状我们无能为力!在我无奈和脆弱的羽翼后面,我只希望用事实说话!”    
    虽然字里行间写满了“无奈”,但子怡称她已经习惯了被人“骂”。“我19岁出道,那时什么都不了解,一出来就要面对许多问题。以前我特别在意别人的说法,但是现在仔细想一想,还是做好自己就行了。承认也好,不承认也好,就让别人说吧。我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这些,我不想随波逐流,也不想改变自己!”    
    因为一次拍打戏被人误伤,让章子怡学会了“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让她更能正视“批评”。    
    “大多数人都少有机会近距离接触我,只是通过电影中的角色以及媒体的报道来认识我,在他们眼里我很遥远,很神秘。一个遥不可及的女孩子一下子一步登天了,让谁都会有一些想法。大家好像已经对我形成了一种印象,似乎我很难接触,是一个高高在上的人。其实,是媒体把我塑造成这样的,却又反过来拿我说事。这个时代正不正常?且不说,反正该发生的都发生了,我不去做任何评价,这是我控制不了的。但,我已经经历了那么多了,我还会怕吗!”    
    “你不站出来解释,别人对你的误解也许会更深?”    
    “无所谓吧。反正我拍戏这么多年,这些新闻也没断过。我曾经难受过,也有不舒服的时候。但是我能做什么?信任我的人,别人说我不好,他也不会被左右;不信任我的人,别人说我再好他也不相信。我也理解现在媒体间的竞争比较白热化,所以我权当一些牺牲品,也无所谓了(笑)。我觉得还是乐观一点比较好吧,我很感谢媒体,无论说我好还是不好,即使是给我扣一个屎盆子,也说明大家还惦记着章子怡。”    
    “6年来,我早已看清这个社会是五颜六色的,有亮色也有暗色,这就是一个生活的氛围,你摆脱不了的,你要面临的。所以你要懂得去感受,也要懂得站在第三者的视角来看问题,这样会比较客观。”    
    “你能这么想,说明你真的成熟了?”    
    “我想我是长大了,未来还是一个时间的过程,大家会慢慢看到我的成长。”    
    


第一部分:四小花旦不掩真性情

    虽然对现实已经很看得开,但章子怡并不掩饰渴望被人理解,与人真诚沟通的心情。2004年初,她建立自己官方网站的初衷就是为了这个。谈到“运行”一年来的成效,她坦言“跟影迷真诚沟通的效果达到了,上网跟影迷对话,把自己的心情文字写给他们,现在成了我最大的乐趣。但是跟媒体……我想还是需要时间吧。”子怡后面的话,透着无奈。    
    这绝对是一个怪现象:章子怡是绝对的封面宠儿,却绝对不是媒体的宠儿。对此,如她所说,解释是徒劳,作品是最有说服性的。这从前不久媒体对她在《十面埋伏》、《2046》以及《茉莉花开》中表演的肯定评价可见一斑。这一点,连她自己都很感动。    
    章子怡自言是个性情中人,这些年她的个性也显露无余。她曾年少轻狂,也曾为《紫蝴蝶》的导演娄烨打抱不平……    
    “我不希望掩饰自己的真性情,因为最自然的就是最真诚的,你掩饰了就说明加入了思考,思考过后的东西会露馅的,我这个人就容易露馅。通常,社会的大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性格,或者磨灭个性的东西,但我不想为谁改变,也不想因为外界的变化改变自己最可爱的地方。”    
    问子怡如把自己比如为一种动物,会是什么?她竟没有答案,随即笑言“经常有人问我这个问题,但我好好一个人为什么要像动物啊!”    
    作为旁观者,我觉得她像海豚。光滑、可爱、灵动、聪明、有表演天赋、善解人意。    
    问她喜欢什么动物,她说就是身边常看到的,比如小猫小狗。再问她喜欢哪种花哪种植物,她都没有马上给出答案。她说平时很少想这些,只有在规定的情境中,因为看到了,才会有喜欢的冲动。    
    比如,她现在就很留恋乌克兰的那片“山花烂漫”。因为在那里,她跟角色经历了生与死,体会到了爱情的沁人心脾和痛彻心扉。    
    如花    
    2004年的圣诞节,子怡回北京呆了一周。    
    几个月没回北京的子怡跟家人吃了水煮鱼、涮肥牛、炸年糕、麻辣烫、春饼……还约了朋友一起去滑雪。    
    但是,如果我不说这些,相信大多数人不知道正在美国的拍摄《艺妓回忆录》的章子怡那几天现身北京,而且整整呆了一周。    
    一向嗅觉灵敏的媒体也“忽视”了这条新闻。    
    一切皆源于子怡此行绝对低调。    
    因为,她知道她回来是看父母,是放假的。    
    这似乎跟传说中一向爱“生事”的章子怡产生矛盾。    
    其实,此番,子怡是最有新闻可说的。    
    美国《娱乐周刊》最新制作的2004年度专题,选出12位统领风骚的娱乐界红星,章子怡是唯一入选的华裔女星;同时著名杂志《MAC》发布 “2004全球10大性感男女星”评选,章子怡名列第7……    
    关于这些,子怡回京这几天,没有一点声张。    
    最近两年,子怡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拍戏和与之相关的准备功课中。对媒体的采访要求她都是慎重选择的,对应接不暇的各种活动之约更是低调行事。    
    但是,关于章子怡,总是有很多不和谐的声音。    
    早前,她曝光几率比较高时,说她乐于炒做,功于心计。现在,她鲜于露面,又说她故作神秘,趾高气扬。    
    我算是认识子怡比较早,跟她接触比较多的记者,也写过很多有关她的报道。有人说,我写她不够客观,赞美多于置疑。    
    曾有一家杂志约我写章子怡,前提是一定要写出“观点”,尤其要对各种评论中有关她的负面评价,让章子怡做个“回应”。我尝试做了,所谓的“负面”,无非是绯闻、有心计、演技一般之说。我问了,子怡也给了“说法”,我完全客观地写出来。但那家杂志并不“过瘾”,似乎一定要“针锋相对”才叫“独树一帜”。    
    最近,香港的“狗仔队”一直在盯着子怡与霍启山的行踪。他们的“恋情”是真是假暂且不论,但是,作为单身男女,恋爱自由,又有何妨!关键,他们是名人!    
    其实,最好的方法,就是以平常心待之,难道名人就没有真正的爱情?难道明星一定要找一个“穷人”才是对爱情的忠诚?    
    


第一部分:四小花旦不过一场恋爱而已

    关于章子怡的演技,这一年的争论似乎平和一些。也许,《十面埋伏》、《2046》、《茉莉花开》等电影的相继放映。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章子怡的“演技”。《2046》中子怡错综复杂的心理演绎,《茉莉花开》中子怡一人扮演的三个处在不同年代个性迥异的女子,也包括《十面埋伏》中,她精湛的身手和曼妙的舞姿……让人开始对章子怡刮目相看。    
    最重要的是,专家开始认可她的演技。2004年金鸡奖评选,章子怡凭借电影《茉莉花开》获得了“最佳女主角”奖。2005年初,她又被首届电影导演协会年度奖提名为“年度优秀女演员”的候选,评委张扬更是力推子怡:“章子怡获提名代表大多数评委的意见,其实我们看的不仅仅她在《十面埋伏》中的表现,她在国际上对中国电影有很大推动,综合表现力很强。”    
    当然,也包括《貉府》的导演铃木清顺、《艺妓回忆录》的导演罗伯·马歇尔对章子怡演技等综合表现的肯定……    
    关于,章子怡的“演技”似乎不必多言。    
    说到个性,每一个人都有特别之处,都有优点和弱点。章子怡也不例外。    
    我一直很欣赏子怡个性中的那股“狠”劲儿。为了能上《卧虎藏龙》,她在尚不知去留的情况下,埋头苦练武功和书法,终于让李安眼前一亮 ;为了能跟优秀的导演和演员有更多学习和接触的机会,她可以花几个月的时间呆在《英雄》剧组里演一个配角。为了学习英语,她在自己事业处在上升时期专门拿出半年的时间赴美国进修英文。    
    关于子怡的英文,也被媒体多次拿来说事儿。试想,任何一个中国人,但凡不是学习深造英语专业的,短期内能达到子怡现在的程度,已实属不易。又有多少跟子怡同样情况的演员有她学习英文这番苦心呢。在《紫蝴蝶》拍摄现场,我亲眼所见她手里拿着单词卡片,运用一切休息时间用英文与经纪人和助手交流的场景。据说,为了完成好《艺妓回忆录》中大量的英文台词对白,子怡也吃了很多苦。    
    成功看起来容易,特别是在章子怡身上,但是真正付出了多少,想必只有她自己、以及那些真正想了解她的人才能感受得到。    
    2005年1月,章子怡马上26岁。如花的青春,如花的未来。    
    


第一部分:四小花旦徐静蕾玉女革命 从演员到导演

    采访徐静蕾又逢春暖花开时。     
    相比前一年此时,刚刚拍完《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徐静蕾心情轻松很多。她笑言:“初剪的样片我比较满意,基本上没有太多的遗憾。虽然还不是很完美,但片子已基本成型了。所以心情就相对好一些。”     
    虽然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但徐静蕾坦言这两年才真正开始观察北京。因为,她导演的两部戏大都是在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