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024-本草崇原 >

第2章

024-本草崇原-第2章

小说: 024-本草崇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粉红三色,香艳可爱。花心有黄须,花褪房成,房外青内白,子在房中,如蜂子在窠之 
状。六七月采嫩者,生食鲜美,至秋房枯子黑、壳坚而硬,谓之石莲子。今药肆中一种石莲 
子形长味苦,肉内无心,生于树上,系苦珠之类,不堪入药,宜于建莲子中拣带壳而黑色者, 
用之为真。) 
莲生水中,茎直色青,具风木之象,花红,须黄,房白,子黑,得五运相生之气化,气 
味甘 
平。主补中,得中土之精气也。养神,得水火之精气也。益气力,得金木之精气也。百疾之 
生,不离五运,莲禀五运之气化,故除百疾,久服且轻身不饥延年。 

卷上本经上品
莲花(附)
内容:气味苦甘温,无毒。主镇心、益色、驻颜、身轻。 
(《日华本草》) 

卷上本经上品
莲蕊须(附)
内容:气味甘涩温,无毒。主清心,通肾,固精气,乌须发,悦颜色,益血,止血崩 
、吐血。 
(《本草纲目》附。) 

卷上本经上品
莲房(附)
内容:气味苦涩温,无毒。主破血(《食疗本草》),治血胀腹痛,及产后胎衣不下。解 
野菌毒(《本草拾遗》附。) 
(莲房即莲蓬壳,陈久者良。) 

卷上本经上品
莲薏(附)
内容:气味苦寒,无毒。主治血渴、产后渴(《食性本草》),止霍乱(《日华本草》), 
清心去热(《本草纲目》附。) 
(莲薏即莲子中青心。) 

卷上本经上品
荷叶(附)
内容:气味苦平,无毒。主治血胀腹痛、产后胎衣不下,酒煮服之(《拾遗本草》)。治 
吐血、衄血、血崩、血痢、脱肛、赤游火丹、遍身风疠、阳水浮肿、脚膝浮肿、痘疮倒靥( 
《新增》附。) 

卷上本经上品
荷鼻(附)
内容:气味苦平,无毒。主安胎,去恶血,留好血,止血痢,杀菌蕈毒,并水煮服(《 
本草拾遗》附。) 
(荷鼻,荷叶蒂也。) 

卷上本经上品
薏苡仁
内容:气味甘,微寒,无毒。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久风湿痹,下气。久服轻身益气。 
(薏苡其形似米,故俗名米仁。始出真定平泽及田野,今处处有之。春生苗叶如黍。五 
六月结实,至秋则老。其仁白色如珠,可煮粥,同米酿酒。) 
薏苡仁,米谷之属,夏长秋成,味甘色白,其性微寒,禀阳明金土之精。主治筋急拘挛, 
不 
可屈伸者,阳明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盖宗筋润,则诸筋自和。机关利,则屈伸 
自如。又,金能制风,土能胜湿,故治久风湿痹。肺属金而主气,薏苡禀阳明之金气,故主 
下气。治久风湿痹,故久服轻身,下气而又益气。 

卷上本经上品
大麻仁
内容:气味甘平,无毒。主补中、益气。久服肥健,不老神仙。 
(大麻即火麻,俗名黄麻。始出泰山川谷,今处处种之,其利颇饶。叶狭茎长,五六月 
开细 
黄花成穗,随结子可取油。《齐民要术》曰∶麻有雌雄,于放花时拔出雄者,若未花先拔, 
则不结子。) 
大麻放花结实于五六月之交,乃阳明太阴主气之时。《经》云∶阳明者,午也。五月盛 
阳之 
阴也。又,长夏属太阴主气,夫太阴、阳明,雌雄相合,麻仁禀太阴、阳明之气,故气味甘 
平。主补中者,补中土也。益气者,益脾胃之气也。夫脾胃气和则两土相为资益,阳明燥土 
得太阴湿气以相资,太阴湿土得阳明燥气以相益,故久服肥健,不老神仙。 

卷上本经上品
巨胜子
内容:气味甘平,无毒。主治伤中虚羸,补五内,益气力,长肌肉,填髓脑。久服轻身不 
老。 
(巨胜一名胡麻,一名狗虱。本出胡地,故名胡麻。巨,大也。本生胡地大宛,故又名 
巨胜 
,八谷之中,唯此为良。寇宗 曰∶胡麻正是今之大脂麻,独胡地所产者肥大,因名胡麻 
, 
又名巨胜。今市肆中一种形如小茴,有壳无仁,其味极苦,伪充巨胜。夫巨胜即胡麻,是属 
谷类,刘阮深入天台,仙女饲以胡麻饭,若有壳无仁,其味且苦,何堪作饭。须知市肆中巨 
胜系野生狗虱,故有壁虱胡麻之名。壁虱、狗虱不堪入药。如无胡麻,当于脂麻中捡色赤而 
肥大者用之,庶乎不误。) 
麻乃五谷之首,禀厥阴春生之气。夫五运始于木,而递相资生。主治伤中虚羸者,气味 
甘平 
,补中土也。补五内,益气力,所以治伤中也。长肌肉,填髓脑,所以治虚羸也。补五内, 
益气力之无形,长肌肉,填髓脑之有形,则内外充足,故久服轻身不老。 

卷上本经上品
赤箭
内容:气味辛温,无毒。主杀鬼精物,蛊毒恶气。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 
(《本经》名赤箭苗也。宋《开宝本草》名天麻根也。《本经》主治,根苗并论。今则但 
用 
天麻,不用赤箭矣。始出陈仓川谷、壅州,及太山少室。春生苗,中抽一茎直上如箭竿,色 
正赤,贴茎梢之半,微有小红叶,远看如箭之有羽,有风不动,无风自摇,故有神草之名。 
根形如王瓜,皮色黄白,晒干则黑,去根三五寸,有游子环列如卫,皆有细根如白发,气相 
通而实不相连,故根又有离母之名。) 
赤箭气味辛温,其根名天麻者,气味甘平。盖赤箭辛温属金,金能制风,而有弧矢之威, 
故 
主治杀鬼精物。天麻甘平属土,土能胜湿,而居五运之中,故治蛊毒恶气。天麻形如芋魁, 
有游子十二枚,周环之,以仿十二辰。十二子在外,应六气之司天,天麻如皇极之居中,得 
气运之全,故功同五芝,力倍五参,为仙家服食之上品。是以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 
李时珍曰∶补益上药,天麻为第一。世人只用之治风,良可惜也。 

卷上本经上品
干地黄
内容:气味甘寒,无毒。主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 
疗折跌绝筋。久服轻身不老。生者尤良。 
(地黄《本经》名地髓。《尔雅》名 ,又名芑。始出咸阳川泽黄土地者佳, 
今处处有之, 
近似怀庆者为上。根色通黄,干则微黑,古时种子,今时种根,以根节多者,寸断而莳植之 
。制干地黄法,以细小者捣烂取汁,拌肥大者,晒干。) 
地黄色黄,味甘性寒,禀太阴中土之专精,兼少阴寒水之气化。主治伤中者,味甘质润, 
补中焦之精汁也。血痹,犹脉痹。逐血痹者,横纹似络脉,通周身之经络也。得少阴寒水之 
精,故填骨髓,得太阴中土之精,故长肌肉。地黄性唯下行,故字从 。藉汤 
饮,则上行外达 
言不但逐血痹,更除皮肉筋骨之痹也,除皮肉筋骨之痹,则折跌绝筋,亦可 
疗矣。久服则精血充足,故轻身不老。生者尤良,谓生时多津汁而尤良,惜不能久贮远市也 
。后人蒸熟合丸,始有生地、熟地之分。熟地黄功力与生地黄相等,性稍减,补肾相宜,所 
以然者,蒸熟,则甘中之苦味尽除,故寒性稍减,蒸熟则黑,故补肾相宜。 
愚按∶地黄入土最深,性唯下行,作汤则助其上达。日华子有天黄、地黄、人黄之分, 
谬矣 

卷上本经上品
麦门冬
内容:气味甘平,无毒。主心腹结气,伤中,伤饱,胃络脉绝,羸瘦短气。久服轻身不老 
,不饥。 
(麦门冬,门古字从 , ,藤蔓不绝也。始出函谷、川谷,叶如细 ,凌冬不死,根 
色黄白,中心贯通,延蔓相引,古时野生,宛如麦粒,故名麦冬,今江浙皆莳植矣。一本横 
生,根颗联系,有十二枚者,有十四五枚者。所以然者,手足三阳、三阴之络共有十二,加 
任之尾翳,督之长强,共十四,又加脾之大络,共十五,此物性之自然而合于人身者也,唯 
圣人能体察之,故用麦冬以通络脉,并无去心二字,后人不详经义,不穷物理,相沿去心久 
矣,今表正之。) 
麦门冬气味甘平,质性滋润,凌冬青翠,盖禀少阴冬水之精,上与阳明胃土相合。主治 
心腹 
结气者,麦冬一本横生,能通胃气于四旁,则上心下腹之结气皆散除矣。伤中者,经脉不和 
,中气内虚也。伤饱者,饮食不节,胃气壅滞也。麦门禀少阴癸水之气,上合阳明戊土,故 
治伤中、伤饱。胃之大络,内通于脉,胃络脉绝者,胃络不通于脉也。麦冬颗分心贯,横生 
土中,连而不断,故治胃络脉绝。胃虚则羸瘦,肾虚则短气,麦冬助胃补肾,故治羸瘦 
、短气。久服则形体强健,故身轻,精神充足,故不老不饥。 

卷上本经上品
天门冬
内容:气味苦平,无毒。主诸暴风湿偏痹,强骨髓,杀三虫,去伏尸。久服轻身益气,延 
年不饥。 
(天门冬,一名天棘,又名颠棘。始出奉高山谷,此山最高,上奉于天,故名曰天、曰 
颠。藤引蔓延,茎稍有刺,故名曰棘。其根白色或黄紫色,柔润多汁,长二三寸,一科一二 
十枚,与百部相类。) 
天门冬,《本经》言∶气味苦平。《别录》言∶甘寒。新出土时,其味微苦,曝干则微甘 
也 
。性寒无毒,体质多脂,始生高山,盖禀寒水之气,而上通于天,故有天冬之名。主治诸暴 
风湿偏痹者,言风湿之邪,暴中于身,而成半身不遂之偏痹,天冬禀水天之气,环转营运, 
故可治也。强骨髓者,得寒水之精也。杀三虫、去伏尸者,水阴之气,上通于天也,水气通 
天,则天气下降,故土中之三虫,泉下之伏尸,皆杀去也。太阳为诸阳主气,故久服轻身益 
气,天气通贯于地中,故延年不饥。 
伏尸者,传尸鬼疰,泉下尸鬼,阴而为病也。天门冬能启水中之生阳,上通于天,故去 
伏尸 
天、麦门冬,皆禀少阴水精之气。麦门冬禀水精而上通于阳明。天门冬禀水精而上通于 
太阳 
。夫冬主闭藏,门主开转,咸名门冬者,咸能开转闭藏而上达也。后人有天门冬补中有泻, 
麦门冬泻中有补之说,不知从何处引来,良可嗤也。 

卷上本经上品
葳蕤
内容:气味甘平,无毒。主中风暴热,不能动摇,跌筋结肉,诸不足。久服去面黑 ,好 
颜色,润泽,轻身不老。 
(《本经》名女萎。《吴氏本草》名葳蕤。《别录》名玉竹。《拾遗》名青粘。始出太山山 
谷及邱陵,今处处有之。女萎者,性阴柔而质滋润,如女之委顺相随也,葳蕤者,女子娇柔 
之意。玉竹者,根色如玉,茎节如竹也。青粘,茎叶青翠,根汁稠粘也。春生苗,茎直有节, 
其叶如竹,两两相对,其根横生如黄精,色白微黄,性柔多脂,最难干。) 
(按∶葳蕤叶密者,似乎对生,而实不相对。或云∶其叶对生者,即是黄精矣。今浙中 
采药 
拣根之细长者为玉竹,根之园而大者为黄精,其实只是一种年未久者,故根细而长。年久者 
,其根大而园。余求真黄精,种数十年不能得。) 
葳蕤气味甘平,质多津液,禀太阴湿土之精,以资中焦之汁。中风暴热者,风邪中人, 
身热 
如曝也。不能动摇者,热盛于身,津液内竭,不濡灌于肌腠也。跌筋者,筋不柔和,则 蹶 
而如跌也。结肉者,肉无膏泽,则涩滞而如结也。诸不足者,申明中风暴热,不能动摇,跌 
筋结肉,是诸不足之证也。久服则津液充满,故去面上之黑 ,好颜色而肌肤润泽,且轻身 
不老。 
愚按∶葳蕤润泽滑腻,禀性阴柔,故《本经》主治中风暴热,古方主治风温灼热,所治 
皆主风热之病。近医谓葳蕤有人参之功,无分寒热燥湿,一概投之,以为补剂,不知阴病内 
寒此为大忌,盖缘不考经书,咸为耳食所误。 

卷上本经上品
牛膝
内容:气味苦酸平,无毒。主寒湿痿痹、四肢拘挛、膝痛不可屈伸,逐血气伤热火烂,堕胎 
。久服轻身耐老。 
(牛膝《本经》名百倍。始出河内川谷及临朐,今江淮闽粤关中皆有,然不及怀庆川中 
者佳。春生苗,枝节两两相对,故又名对节草,其根一本直下,长二三尺,以肥阔粗大者为 
上。) 
《本经》谓∶百倍气味苦酸,概根苗而言也。今时所用,乃根下之茎,味甘臭酸,其性 
微寒。《易》曰∶干为马,坤为牛,牛之力在膝,取名牛膝者,禀太阴湿土之气化,而能资 
养筋骨也。主治寒湿痿痹,言或因于寒,或因于湿,而成痿痹之证也。痿痹则四肢拘挛,四 
肢拘挛,则膝痛不可屈伸。牛膝禀湿土柔和之化,而资养筋骨,故能治之。血气伤热火烂, 
言血气为热所伤,则为火烂之证。牛膝味甘性寒,故可逐也。根下之茎,形如大筋,性唯下 
泄,故堕胎。久服则筋骨强健,故轻身耐老。 

卷上本经上品
杜仲
内容:气味辛平,无毒。主腰膝痛,补中,盖精气,坚筋骨,强志,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 
。久服轻身耐老。 
(杜仲木皮,状如浓朴,折之有白绵相连,故一名木绵。杜字从土,仲者中也,此木始 
出豫州山谷,得中土之精,《本经》所以名杜仲也。李时珍曰∶有杜仲,服此得道,因以名 
之谬矣。在唐宋本草或有之矣,《神农本经》未必然也。) 
杜仲皮色黑而味辛平,禀阳明、少阴金水之精气。腰膝痛者,腰乃肾府,少阴主之。膝 
属大 
筋,阳明主之。杜仲禀少阴、阳明之气,故腰膝之痛可治也。补中者,补阳明之中土也。益 
精气者,益少阴肾精之气也。坚筋骨者,坚阳明所属之筋,少阴所主之骨也。强志者,所以 
补肾也。阳明燥气下行,故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久服则金水相生,精气充足,故轻身耐 
老。 
愚按∶桑皮、桑叶有丝,蚕食桑而结茧,其色洁白,其质坚牢,禀金气也。藕与莲梗有 
丝, 

卷上本经上品
枸杞
内容:味苦寒,无毒。主五内邪气、热中、消渴、周痹风湿。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耐寒 
暑。 
(枸杞始出常山平泽及丘陵阪岸,今处处有之,以陕西甘州者为胜。春生,苗叶如石榴, 
叶软嫩可食,七月开小紫花,随结实,园红如樱桃,凌冬不落。李时珍曰∶枸杞二树名,此 
木棘如枸刺,茎若杞条,故兼而名之。《本经》气味主治概根苗花实而言,补未分别,后人 
以实为枸杞子,根名地骨皮,主治稍不同矣。) 
枸杞根苗苦寒,花实紫赤,至严冬霜雪之中,其实红润可爱,是禀少阴水阴之气,兼少 
阴君火之化者也。主治五内邪气、热中、消渴。谓五脏正气不足,邪气内生,而为热中、消 
渴之病。枸杞得少阴水阴之气,故可治也。主治周痹风湿者,兼得少阴君火之化也。岐伯曰∶ 
周痹者,在于血脉之中,随脉以上,随脉以下,不能左右,各当其所。枸杞能助君火之神, 
出于血脉之中,故去周痹而除风湿。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耐寒暑。亦得少阴水火之气, 
而精神充足,阴阳交会也。 

卷上本经上品
枸杞苗(附)
内容:气味苦寒,主除烦,益志,补五劳七伤,壮心气,去皮肤、骨节间风,消热毒,散疮肿 
(《日华本草》附。) 

卷上本经上品
地骨皮(附)
内容:气味苦寒。主去骨热、消渴。 

卷上本经上品
枸杞子(附)
内容:气味甘寒。主坚筋骨,耐老,除风,去虚劳,补精气。(《食疗本草》附。) 

卷上本经上品
女贞实
内容:气味苦平,无毒。主补中,安五脏,养精神,除百病。久服肥健,轻身不老。 
(女贞木始出武陵山谷,今处处有之。叶似冬青,凌冬不落。五月开细青白花,结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