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资治通鉴 全译 >

第3章

资治通鉴 全译-第3章

小说: 资治通鉴 全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文侯问李克:“先生曾经说过:‘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现在我选相不是魏成就是翟璜,这两人怎么样?”李克回答说:“下属不参与尊长的事,外人不过问亲戚的事。臣子我在朝外任职,不敢接受命令。”魏文侯说:“先生不要临事推让!”李克说道:“国君您没有仔细观察呀!看人,平时看他所亲近的,富贵时看他所交往的,显赫时看他所推荐的,穷困时看他所不做的,贫贱时看他所不取的。仅此五条,就足以去断定人,又何必要等我指明呢!”魏文侯说:“先生请回府吧,我的国相已经选定了。”李克离去,遇到翟璜。翟璜问:“听说今天国君召您去征求宰相人选,到底定了谁呢?”李克说:“魏成。”翟璜立刻忿忿不平地变了脸色,说:“西河守令吴起,是我推荐的。国君担心内地的邺县,我推荐西门豹。国君想征伐中山国,我推荐乐羊。中山国攻克之后,没有人去镇守,我推荐了先生您。国君的公子没有老师,我推荐了屈侯鲋。凭耳闻目睹的这些事实,我哪点儿比魏成差!”李克说:“你把我介绍给你的国君,难道是为了结党以谋求高官吗?国君问我宰相的人选,我说了刚才那一番话。我所以推断国君肯定会选中魏成为相,是因为魏成享有千钟的傣禄,十分之九都用在外面,只有十分之一留作家用,所以向东得到了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这三个人,国君都奉他们为老师;而你所举荐的五人,国君都任用为臣属。你怎么能和魏成比呢!”翟璜听罢徘徊不敢进前,一再行礼说:“我翟璜,真是个粗人,失礼了,愿终身为您的弟子!”

  吴起者,卫人,仕于鲁。齐人伐鲁,鲁人欲以为将,起取齐女为妻,鲁人疑之,起杀妻以求将,大破齐师。或谮之鲁侯曰:“起始事曾参,母死不奔丧,曾参绝之;今又杀妻以求为君将。起,残忍薄行人也!且以鲁国区区而有胜敌之名,则诸侯图鲁矣。”起恐得罪,闻魏文侯贤,乃往归之。文侯问诸李克,李克曰:“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弗能过也。”于是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吴起,卫国人,在鲁国任官。齐国攻打鲁国,鲁国想任用吴起为将,但吴起娶的妻子是齐国人,鲁国猜疑吴起。于是,吴起杀死了自己的妻子,求得大将,大破齐国军队。有人在鲁国国君面前攻击他说:“吴起当初曾师事曾参,母亲死了也不回去治丧,曾参与他断绝关系。现在他又杀死妻子来求得您的大将职位。吴起,真是一个残忍缺德的人!况且,以我们小小的鲁国能有战胜齐国的名气,各个国家都要来算计鲁国了。”吴起恐怕鲁国治他的罪,又听说魏文侯贤明,于是就前去投奔。魏文侯征求李克的意见,李克说:“吴起为人贪婪而好色,然而他的用兵之道,连齐国的名将司马穰苴也超不过他。”于是魏文侯崐任命吴起为大将,攻击秦国,攻占五座城。

  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疽,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吴起做大将,与最下等的士兵同样穿衣吃饭,睡觉不铺席子,行军也不骑马,亲自挑上士兵的粮食,与士兵们分担疾苦。有个士兵患了毒疮,吴起为他吸吮毒汁。士兵的母亲听说后却痛哭。有人奇怪地问:“你的儿子是个士兵,而吴起将军亲自为他吸吮毒疮,你为什么哭?”士兵母亲答道:“不是这样啊!当年吴将军为孩子的父亲吸过毒疮,他父亲作战从不后退,就战死在敌阵中了。吴将军现在又为我儿子吸毒疮,我不知道他该死在哪里了,所以哭他。”

  '4'燕公薨,子僖公立。

  '4'燕国燕公去世,其子燕僖公即位。

二十四年(己卯、前402)

  二十四年(己卯,公元前402年)

  '1'王崩,子安王骄立。

  '1'周威烈王驾崩,其子姬骄即位,是为周安王。

  '2'盗杀楚声王,国人立其子悼王。

  '2'盗匪杀死楚国楚声王,国中贵族拥立其子楚悼王即位。

安王元年(庚辰、前401)

  周安王元年(庚辰,公元前401年)

  '1'秦伐魏,至阳孤。

  '1'秦国攻打魏国,直至阳孤。

二年(辛巳、前400)

  二年(辛巳,公元前400年)

  '1'魏、韩、赵伐楚,至桑丘。

  '1'韩国、魏国、赵国联合攻打楚国,直至桑丘。

  '2'郑围韩阳翟。

  '2'郑国围攻韩国阳翟城。

  '3'韩景侯薨,子烈侯取立。

  '3'韩国韩景侯去世,其子韩取即位,是为韩烈侯。

  '4'赵烈侯薨,国人立其弟武侯。

  '4'赵国赵烈侯去世,国中贵族拥立其弟即位,是为赵武侯。

  '5'秦简公薨,子惠公立。

  '5'秦国秦简公去世,其子即位,是为秦惠公。

三年(壬午、前399)

  三年(壬午,公元前399年)

  '1'王子定奔晋。

  '1'周朝王子姬定出奔晋国。

  '2'虢山崩,壅河。

  '2'虢山崩塌,泥石壅塞黄河。

四年(癸未、前398)

  四年(癸未,公元前398年)

  '1'楚围郑。郑人杀其相驷子阳。

  '1'楚国围攻郑国。郑国人杀死国相驷子阳。

五年(甲申、前397)

  五年(甲申,公元前397年)

  '1'日有食之。

  '1'出现日食。

  '2'三月,盗杀韩相侠累。侠累与濮阳严仲子有恶。仲子闻轵人聂政之勇,以黄金百溢为政母寿,欲因以报仇。政不受,曰:“老母在,政身未敢以许人也!”及母卒,仲子乃使政刺侠累。侠累方坐府上,兵卫甚众,聂政直入上阶,刺杀侠累,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韩人暴其尸于市,购问,莫能识。其姊闻而往,哭之曰:“是轵深井里聂政也!以妾尚在之故,重自刑以绝从。妾柰何畏殁身之诛,终灭贤弟之名!”遂死于政尸之旁。*

'2'三月,盗匪杀死韩国国相侠累。侠累与濮阳人严仲子有仇,严仲子听说轵地人聂政很勇敢,便拿出一百镒黄金为聂政母亲祝寿,想让聂政为他报仇。聂政却不接受,说:“我的老母亲还健在,我不敢为别人去献身!”等到他的母亲去世,严仲子便派聂政去行刺侠累。侠累正端坐府中,有许多护卫兵丁,聂政一直冲上厅阶,把侠累刺死。然后划破自己的面皮,挖出双眼,割出肚肠而死。韩国人把聂政的尸体放在集市中暴尸。并悬赏查找,但无人知晓。聂政的姐姐聂听说此事前往,哭着说:“这是轵地深井里的聂政啊!他因为我还在,就自毁面容不使连累。我怎么能怕杀身之祸,最终埋没我弟弟的英名呢!”于是自尽死在聂政的尸体旁边。

六年(乙酉、前396)

  六年(乙酉,公元前396年)

  '1'郑驷子阳之党弑公,而立其弟乙,是为康公。

  '1'郑国宰相驷子阳的余党杀死国君郑公,改立他的弟弟姬乙,是为郑康公。

  '2'宋悼公薨,子休公田立。

  '2'宋国宋悼公去世,其子宋田即位,是为宋休公。

八年(丁亥、前394)

  八年(丁亥,公元前394年)

  '1'齐伐鲁,取最。

  '1'齐国攻打鲁国,攻占最地。

  '2'郑负黍叛,复归韩。

  '2'郑国的负黍地方反叛,复归顺韩国。

九年(戊子、前393)

  九年(戊子,公元前393年)

  '1'魏伐郑。

  '1'魏国攻打郑国。

  '2'晋烈公薨,子孝公倾立。

  '2'晋国晋烈公去世,其子姬倾即位,是为晋孝公。

十一年(庚寅、前391)

  十一年(庚寅,公元前391年)

  '1'秦伐韩宜阳,取六邑。

  '1'秦国攻打韩国宜阳地方,夺取六个村邑。

  '2'初,田常生襄子盘,盘生庄子白,白生太公和。是岁,齐田和迁齐康公于海上,使食一城,以奉其先祀。

  '2'起初,齐国田常生襄子田盘,田盘生庄子田白,田白再生太公田和。这年,田和把国君齐康公流放到海边,让他保有一个城的赋税收入,以承继祖先祭祀。

十二年(辛卯、前390)

  十二年(辛卯,公元前390年)

  '1'秦、晋战于武城。

  '1'秦国与晋国大战于武城。

  '2'齐伐魏,取襄阳。

  '2'齐国攻打魏国,夺取襄阳。

  '3'鲁败齐师于平陆。

  '3'鲁国在平陆击败齐国军队。

十三年(壬辰、前389)

  十三年(壬辰,公元前389年)

  '1'秦侵晋。

  '1'秦国入侵晋国。

  '2'齐田和会魏文侯、楚人、卫人于浊泽,求为诸侯。魏文侯为之请于王及诸侯,王许之。

  '2'齐国田和在浊泽约会魏文侯及楚国、卫国贵族,要求作诸侯。魏文侯替他向周安王及各国诸侯申请,周安王准许。

十五年(甲午、前387)

  十五年(甲午,公元前387年)*'1'秦伐蜀,取南郑。

  '1'秦国攻打蜀地,夺取南郑。

  '2'魏文侯薨,太子击立,是为武侯。

  '2'魏国魏文侯去世,太子魏击即位,是为魏武侯。

  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谓吴起曰:“美哉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对曰:“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修,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汤放之。商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皆敌国也!”武侯曰:“善。”

  魏武侯顺黄河而下,在中游对吴起说:“稳固的山河真美啊!这是魏国的宝啊!”吴起回答说:“国宝在于德政而不在于地势险要。当初三苗氏部落,左面有洞庭湖,右面有彭蠡湖,但他们不修德义,被禹消灭了。夏朝君王桀的居住之地,左边是黄河、济水,右边是泰华山,伊阙山在其南面,羊肠阪在其北面,但因朝政不仁,也被商朝汤王驱逐了。商朝纣王的都城,左边是孟门,右边是太行山,常山在其北面,黄河经过其南面,因他施政不德,被周武王杀了。由此可见,国宝在于德政而不在于地势险要。如果君主您不修德政,恐怕就是这条船上的人,也要成为您的敌人。”魏武侯听罢说道:“对。”

  魏置相,相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田文曰:“可。”起曰:“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治百官,亲万民,实府库,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守西河,秦兵不敢东乡,韩、赵宾从,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此三者子皆出吾下,而位居吾上,何也?”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子乎,属之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

  魏国设置国相,任命田文为相。吴起不高兴,对田文说:“我和你比较功劳如何?”田文说:“可以。”吴起便说:“统率三军,使士兵乐于战死,敌国不敢谋算,你比我吴起如何?”田文说:“我不如你。”吴起又问:“整治百官,亲善百姓,使仓库充实,你比我吴起如何?”田文说:“我不如你。”吴起再问:“镇守西河,使秦兵不敢向东侵犯,韩国、赵国依附听命,你比我吴起如何?”田文还是说:“我不如你。”吴起质问道:“这三条你都在我之下,而职位却在我之上,是什么道理?”田文说:“如今国君年幼,国多疑难,大臣们不能齐心归附,老百姓不能信服,在这个时候,是嘱托给你呢,还是嘱托给我呢?”吴起默默不语想了一会儿,说:“嘱托给你啊!”

  久之,魏相公叔尚主而害吴起。公叔之仆曰:“起易去也。起为人刚劲自喜。子先言于君曰:‘吴起,贤人也,而君之国小,臣恐起之无留心也。君盍试延以女,起无留心,则必辞矣。’子因与起归而使公主辱子,起见公主之贱子也,必辞,则子之计中矣。”公叔从之,吴起果辞公主。魏武侯疑之而未信,起惧诛,遂奔楚。

  过了很久,魏国国相公叔娶公主为妻而以吴起为忌。他的仆人献计说:“吴起容易去掉,吴起为人刚劲而沾沾自喜。您可以先对国君说:‘吴起是个杰出人才,但君主您的国家小,我担心他没有长留的心思。国君您何不试着要把女儿嫁给他,如果吴起没有久留之心,一定会辞谢的。’主人您再与吴起一起回去,让公主羞辱您,吴起看到公主如此轻视您,一定会辞谢国君的婚事,这样您的计谋就实现了。”公叔照此去做,吴起果然辞谢了与公主的婚事。魏武侯疑忌他,不敢信任,吴起害怕被诛杀,于是投奔了楚国。

  楚悼王素闻其贤,至则任之为相。起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要在强兵,破游说之言从横者。于是南平百越,北却三晋,西伐秦,诸侯皆患楚之强;而楚之贵戚大臣多怨吴起者。

  楚悼王平素听说吴起是个人才,到了便任命他为国相。吴起严明法纪号令,裁减一些不重要的闲官,废除了王族中远亲疏戚,用来安抚奖励征战之士,大力增强军队、破除合纵连横游说言论。于是楚国向南平定百越,向北抵挡住韩、魏、赵三国的扩张,向西征讨秦国,各诸侯国都害怕楚国的强大,而楚国的王亲贵戚、权臣显要中却有很多人怨恨吴起。

  '3'秦惠公薨,子出公立。

  '3'秦国秦惠公去世,其子即位,是为秦出公。*'4'赵武侯薨,国人复立烈侯之太子章,是为敬侯。

  '4'赵国赵武侯去世,国中贵族又拥立赵烈侯的太子赵章即位,是为赵敬侯。

  '5'韩烈侯薨,子文侯立。

  '5'韩国韩烈侯去世,其子即位,是为韩文侯。

十六年(乙未、前386)

  十六年(乙未,公元前386年)

  '1'初命齐大夫田和为诸侯。

  '1'周王朝开始任命齐国大夫田和为诸侯国君。

  '2'赵公子朝作乱,奔魏;与魏袭邯郸,不克。

  '2'赵国公子赵朝作乱,出奔魏国,与魏国军队一起进袭赵国邯郸,未能攻克。

十七年(丙申、前385)

  十七年(丙申,公元前385年)

  '1'秦庶长改逆献公于河西而立之;杀出子及其母,沈之渊旁。

  '1'秦国名叫改的庶长在河西迎接秦献公,立为国君;把秦出公和他的母亲杀死,沉在河里。

  '2'齐伐鲁。

  '2'齐国攻打鲁国。

  '3'韩伐郑,取阳城;伐宋,执宋公。

  '3'韩国攻打郑国,夺取阳城。又攻打宋国,捉住宋国国君。

  '4'齐太公薨,子桓公午立。

  '4'齐国太公田和去世,其子田午即位,是为齐桓公。

十九年(戊戌、前383)

  十九年(戊戌,公元前383年)

  '1'魏败赵师于兔台。

  '1'魏国在兔台击败赵国军队。

二十年(己亥、前382)

  二十年(己亥,公元前382年)

  '1'日有食之,既。

  '1'出现日全食。

二十一年(庚子、前381)

  二十一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