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034-神农本草经赞 >

第2章

034-神农本草经赞-第2章

小说: 034-神农本草经赞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乳石 
毒。解一千二百种草木毒。调和众药有功。汉书传。芜秽不治。书。无偏无颇。管子。虽固 
必解名医曰。一名国老。班固诗。皤皤国老。 

卷一上经
干地黄
内容:味甘寒。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生 
者尤良。久服轻身不老。一名地髓。生川泽。 
药之膏油。莫如地髓。露咽甘滋。光存夜视。枥马驹生。颔丝儿喜。安用金芝。内热一 
洗。 
苏轼尺牍。药之膏油。莫如地黄。又诗。咽作瑞露珍。抱朴子。楚文子服地黄八年。夜 
视有 
光。又韩子治用地黄苗喂五十岁老马。生二驹。陆游诗。儿稚喜语翁。雪颔生黑丝。寄声山 
中友。安用求金芝。苏轼诗。愿饷内热子。一洗胸中尘。 

卷一上经

内容:味苦温。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饥。一名 
山蓟。生山谷。 
子欲绝谷。当服山精。紫花标色。绿叶抽萌。朝烟夜火。悟拙激清。余香满室。空甑尘 
生。 
淮南子。术草者。山之精。服之令人长生绝谷。故神农药经曰。子欲长生。当服山精。 
庾肩 
吾启。绿叶抽条。紫花标色。梅尧臣诗。夜火煮石泉。朝烟遍岩窟。柳宗元诗。悟拙甘自足 
。激清愧同波。邵宝诗。嚼罢不知香满室。范成大诗。摩挲莱芜甑。尘生不须拂。 

卷一上经
菟丝子
内容:味辛平。主续绝伤。补不足。益气力肥健。汁去面 。久服明目。轻身。延年。一 
名菟芦。生川泽。 
求系求援。施于松柏。金线垂黄。琼花间白。感气传形。辞根成魄。下有茯苓。千秋薮 
泽。 
国语叔向曰。求系既系矣。求援既援矣。诗。施于松柏。诗疏。蔓连草上。生黄赤如金。 
庚 
辛玉 
册。有花白色微红。抱朴子。下有伏兔之根。无此在下。则丝不得生于上。然实不属也。淮 
南 
子。千秋之松。下有茯苓。上有菟丝。牛膝。味苦酸。主寒湿痿痹。四肢拘挛。膝痛不可屈 
伸。逐血气伤热。火烂堕胎。久服轻身耐老。一名百倍。生川谷。 
膝以形似。本赤茎方。枝枝相对。叶叶相当。四肢美畅。百倍坚强。功资注下。合散扶 
伤。 
陶弘景曰。有节似膝。故以为名。吴普曰。叶如夏蓝。本赤。李时珍曰。其苗方茎。苏 
颂曰 
。节叶两两相对。古诗。枝枝相覆盖。宋子侯诗。花花自相对。叶叶自相当。易。美在其中 
。而畅于四肢。史记传。蔡泽百体坚强。新论。从高注下。后汉书传。刘陶合散扶伤。 

卷一上经
茺蔚子
内容:味辛微温。主明目益精。除水气。久服轻身。茎主瘾疹痒。可作浴汤。一名益母。 
一名大札。生池泽。 
诗 有 。施于中谷。植茂春融。枯摧夏燠。括目益明。澡身具浴。用利坤贞。载生载 
育。 
诗注。有 。 也。即今益母草。诗。施于中谷。李时珍曰。春初生苗。夏至后即枯。 
其功宜于妇人。易注。坤贞之所利。诗。载生载育。 

卷一上经
女萎
内容:味甘平。主中风暴热。不能动摇。跌筋结肉诸不足。久服去面黑 。好颜色润泽。轻 
身不老。生山谷。 
瑞昭礼备。象着威仪。柔筋释结。腴貌生姿。直标竹箭。垂比缨蕤。表青里白。荧曜春 
熙。 
瑞应图。葳蕤者。礼备至则生。嵇康论。染骨柔筋。人物志。能在释结。吴儆诗。腴貌 
伟视 
听。嵇康诗。顾盼生姿。 
郭 
表青里 
白。亦类黄精。名医曰。一名荧。立春后采。 

卷一上经
防葵
内容:味辛寒。主疝瘕肠泄膀胱。热结溺不下。咳逆温疟。癫痫惊邪狂走。久服坚骨髓益气 
轻身。一名梨盖。生川谷。 
若防若葵。审名辨类。瘕结石坚。腹逆水 。顿席清凉。遂澄朗慧。介祉除邪。时维濯 
禊。 
苏恭曰。根叶似葵。香味似防风。故名防葵。说文。 水不利也。黄庭经。飘飘三帝席 
清凉 
太清。神仙众经。要略其意。明澄朗慧。吴普曰。三月三日采根。风俗通。禊者。洁也。已 
者。祉也。邪病已去。祈介祉也。刘孝绰诗。濯禊元已初。 

卷一上经
茈胡
内容:味苦平。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 
。一名地熏。(苏恭曰。茈古柴字。) 
求辞沮泽。美着华阳。怀新 白。耐老花黄。尾蟠鼠伏。香引鹤翔。陶蒸灵气。上达中 
强。 
战国策。今求柴胡桔梗于沮泽。则累世不得一焉。吕氏春秋。菜之美者。华阳之芸。陶 
潜诗 
。良苗亦怀新。苏颂曰。七月开黄花。根有赤毛如鼠尾。雷 论。茈胡生处。多有白鹤绿鹤 
来翔。是香直上云间。柳宗元文。灵气陶蒸。周礼。矢人中强则扬。 

卷一上经
麦门冬
内容:味甘平。主心腹结气。伤中伤饱。胃络脉绝。羸瘦短气。久服轻身。不老不饥。生 
川谷。及堤阪。 
佳隶阶除。凌冬丛碧。贯磊 珠。麸苞 麦。乌韭西秦。羊蓍东越。一枕清风。手煎灵 
液。 
范成大诗。门冬如佳隶。长年护阶除吴普曰。一名忍冬。一名忍凌。范成大诗。杳杳入 
丛碧 
。苏颂曰。有须在根。如连珠形。左思赋注。珠十贯为一 。陶弘景曰。根似 麦。玉篇。 
麸麦壳。 大麦也。名医曰。秦名乌韭。越名羊蓍。苏轼诗。一枕清风直万钱。知是东坡手 
自煎。郭璞诗。钟山出灵液。独活。味苦平。主风寒所击。金创止痛。贲豚痫 。女子疝瘕 
。久服轻身耐老。一名羌活。一名羌青。一名护羌使者。生川谷。 
面风独立。顾盼中摇。蚕头奋簇。鞭节垂梢。护关紫艳。缘栈黄娇。石擘壤沃。易叶同 
条。 
吴普曰。此药。有风花不动。无风自摇。刘禹锡诗。面风摇羽扇。易。君子以独立不惧。 
五 
灯会元。外寂中摇。易简方曰。用紫色有蚕头鞭节者。颜延之赋。垂梢植发。苏颂曰。陇西 
者紫色。西蜀者黄色。叶黄者是夹石上所生。叶青者是土脉中所生。礼。贯四时而不改柯易 
叶。汉书传。同条共贯。 
车前子。味甘寒无毒。主气癃止痛。利水道小便。除湿痹。久服轻 
身耐老。一名当道。生平泽。 
当道轮旋。如匙薄有。穗结鼠拖。迹遗牛后。精化仙衣。春盈女手。作药天中。宜男相 
反。 
救荒本草。一名车轮菜。苏颂曰。春初生苗。叶布地如匙面。中抽数茎。长穗如鼠尾。 
诗。 
薄言有之。诗疏。喜在牛迹中生。名医曰。一名牛遗。神仙服食经。一名地衣。雷之精也。 
一名羽化。白居易诗。 春来盈女手。张籍诗。开州午日车前子。作药人皆道有神。提要 
录。五月五日午时为天中节。名医曰。强阴益精。令人有子。章 词。今朝斗草得宜男。 

卷一上经
木香
内容:味辛。主邪气。辟毒疫。温鬼强志。主淋露。久服不梦寤魇寐。生山谷。 
形符地数 
。香达天垂。五叶五节。五根五枝。魇惊夜靖。瘴毒朝披。尝余挂齿。分割蜜脾。 
易。地数五。三洞珠囊。青木香。一株五根。一根五枝。一枝五节。一节五叶。故名五 
香。 
烧之上彻九天也。隋书传。吐谷浑多瘴气。献青木香以御雾露。苏颂曰。形如枯骨。粘牙者 
良。名医曰。一名蜜香。 
薯蓣。味甘温。主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 
轻身 
不饥延年。一名山芋。生山谷。 
景山升山。紫藤蕃秀。云腻香酥。虹晴春透。白玉能延。黄金共寿。小 顷筐。鼎烹察 
候。 
山海经曰。景山其草多薯蓣。又升山其草多薯蓣。龚 歌。绿薜紫藤湘色子。种玉绵延 
春 
透髓。晴虹岁晚寒不起。四气调神。经夏三月。此谓蕃秀。张 词。云香酥腻老来便。广雅 
。玉延薯蓣也。江淹颂。黄金共寿。朱子诗。小 顷筐可代耕。石鼎何妨手自烹。 

卷一上经
薏苡仁
内容:味甘微寒。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久服轻身益气。其根下三虫。一 
名解蠡。生平泽及田野。 
名称解蠡。掷米如珠。津液渴解。身健衰扶。玉匙流滑。金井秋初。奇才勿弃。后载盈 
车。 
神仙传。麻姑掷米皆成丹砂。苏颂曰。一名薏珠子。梅尧臣诗。偶病相如渴。为饮可扶 
衰。 
陆游诗。滑欲流匙香满屋。奇才从古弃草菅。高士谈诗。井边薏苡吐秋珠。后汉书传。 
马援 
大军还。以南方薏苡实载之一车。 
泽泻。味甘寒。主风寒湿痹。乳难消水。养五脏。益气力。肥健。久服耳目聪明。不饥。 
延 
年 
轻身。面生光。能行水上。一名水泻。一名芒芋。一名鹄泻。生池泽。采 彼汾。泻如泽水 
。独植修茎。双分歧尾。光鉴留颜。腾波举趾。牛舌牛唇。分形具美。 
诗。彼汾一曲。言采其 。李时珍曰。去水曰泻。如泽之泻水也。苏颂曰。独茎而长。 
叶似 
牛舌。陶弘景曰。尾间必有两歧为好。曹植赋。飞花鉴于天庭。谢庄诗。金丹玉液岂留颜。 
左思赋。腾波沸涌。诗。四之日举趾。尔雅。 牛唇。南史传。柳恽可谓具美。 

卷一上经
远志
内容:味苦温。主咳逆伤中。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 
力。久服轻身不老。叶名小草。一名棘菀。一名 绕。一名细草。生山谷。喻志决远。出处 
何差。近洛玉粲。浮泗丹葩。根疑鹿食。苗杂龙沙。醒心月朗。倍力风加。 
荀子。人主必有足使喻志决疑于远方者。然后可。世说。郝隆答桓公。处则为远志。出 
则为 
小草。苏颂曰。河洛陕西郡有之。开白花。泗州者花红。根如蒿根。苗如麻黄。书疏。惟洛 
食近洛。而其兆得吉。刘桢赋。 玉粲以耀目。书。浮于泗。列仙传。颜 丹葩。诗。呦呦 
鹿 
鸣。食野之蒿。广雅。龙沙麻黄也。记事珠。远志为醒心杖。陆机诗。明月一何朗。法书要 
录。风加而众草靡。 

卷一上经
龙胆
内容:味苦涩。主骨间寒热。惊痫邪气。续绝伤。定五脏。杀蛊毒。久服益智不忘。轻身耐 
老。一名陵游。生山谷。 
茹苦若饴。味宜尝胆。葵叶阳倾。竹枝露泫。银蒜菀垂。金铃孰撼。夏茂冬藏宿根勿剪。 
陈造诗。茹苦耐煎熬。李 歌。尝胆不苦味若饴。马志曰。叶如龙葵。味苦如胆。故名。 
苏 
颂曰。四月生叶如嫩蒜。细茎如竹枝。七月开花如牵牛。作铃铎状。冬后结子。苗便枯。曹 
植表。葵藿之倾叶太阳。王勃诗。露泫竹潭枝。欧阳修诗。银蒜钩帘宛地垂。李商隐诗。 
鹰掣撼金铃。诗。勿剪勿伐。 

卷一上经
细辛
内容:味辛温。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久服明目。利九窍。轻身延年 
。一名小辛。生山谷。 
华阴五沃。小辛少辛。纤根独立双叶非伦。椒聊含馥。葵影交新。杜衡貌似。划伪核真。 
名医曰。生华阴山谷。管子。五沃之土。群药生少辛。马融赋。蹉纤根。李当之曰。细 
辛一 
根 
一叶相连。雷 论。双叶者。服之害人。晋书传。非卿伦也。梦溪笔谈。嚼之习习如椒。寇 
宗曰。叶如葵。赤黑色。骆宾王序。披玉叶以交新。苏颂曰。今人多以杜衡为之。唐书传 
赞。划伪以真。 

卷一上经
石斛
内容:味甘平。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羸瘦。强阴。久服浓肠胃。轻身延年。一 
名林兰。生山谷。 
幽谷熏风。敷芬布畅。整插金钗。攒丛翠障。林窃兰名。节如竹状。润说千年。神恬津 
藏。 
诗。出于幽谷。柳公权联句。熏风自南来。苏颂曰。五月生苗。张协赋。和风穆以布畅。 
百 
卉蔚而敷芬。刘绮诗。整插补余空。李时珍曰。蜀人呼为金钗花。江淹赋。攒丛石径。苏轼 
诗。乱山横翠障。苏恭曰。石斛如竹节间生叶。李时珍曰。俗称为千年润。元 诗。神恬津 
藏满。 

卷一上经
巴戟天
内容:味辛微温。主大风邪气。阴痿不起。强筋骨。安五脏。补中增志益气。生山谷。 
森森戟列。巴峡蜀天。连珠的 。三蔓葱芊。秋风敛实。冬日扬鲜。山 着白。假紫夤 
缘。 
李白诗。列戟何森森。沈 期诗。西南出巴峡。杜甫诗。蜀天常夜雨。苏恭曰。根如连 
珠。 
俗名三蔓草。经冬不枯。司马相如传。的 江靡。颜延之诗。积翠亦葱芊。苏颂曰。至秋结 
实。潘尼赋。收华敛实。顾恺之赋。含馨扬鲜。苏颂曰。山 根色白。土人以醋煮之色紫。 
杂巴戟。唐书传。李泌着白者。山人也。唐书纪。假紫及绯。孟浩然诗。沙岸晓夤缘。 

卷一上经
白英
内容:味甘寒。主寒热入疸。消渴补中益气。久服轻身延年。一名谷菜。生山谷。 
白幕排风。五丫蔓绕。叶展春妍。茎繁夏懊。花粲秋高。根蟠冬杪。杂缀 珠。赤光目了。 
陈藏器曰。一名白幕。李时珍曰。俗名排风子。言其功用。苏恭曰。蔓生叶长而五丫。 
名医 
曰。春采叶。夏采茎。秋采花。冬采实。裴澄诗。映林初展叶。白居易诗。春妍景丽草树光 
。 
张协赋。繁茎 密。谢灵运赋。夏凉寒燠。沈约诗。闲幌望高秋。蔡 诗。乃复见冬杪。郭 
璞曰。子赤色如耳 珠。苏恭曰。一名鬼目草。韩驹诗。但存双目了。 

卷一上经
白蒿
内容:味甘平。主五脏邪气。风寒湿痹。补中益气。长毛发令黑。疗心县。少食常饥。久服 
轻身。耳目聪明。不老。生山泽。 
留青还白。匪莪伊芳蒿。秋 瑟瑟。寒水迢迢。蓼零露 。荐杂溪毛。吴酸调沦。清羡吾 
饕。 
苏恭曰。白蒿所在有之。粗于青蒿。至秋白于众蒿。武帝内传。还白留青。诗。匪莪伊芳 
蒿 
。颜延之诗。秋 冬未至。杨炯赋。风萧萧兮瑟瑟。沈约诗。开襟濯寒水。苏轼诗。迢迢涧 
水随人急。诗。零露 兮。左传。涧溪沼 之毛。苹蘩蕴藻之菜。可荐于鬼神。大招注。 
蒿蒌。吴人善调酸沦为齑。许有孚诗。或羡吾饕是清福。 

卷一上经
赤箭
内容:味辛温。主杀鬼精物。蛊毒恶气。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轻身增年。一名离母。一 
名鬼督邮。生川谷。 
标异赤芝。秆如立箭。角 羊蕃。肤函龙见。豆粒还筒。芋魁铺练。风定自摇。应辞夏 
扇。 
谢灵运赋。既标异于前章甄权曰。一名赤箭芝。张耒诗。遗秆如立箭。梦溪笔谈。肉色 
坚白 
如羊角色。诗。其角 。刘商诗。塞马蕃羊临霜霰。柳宗元文。仁函于肤。孝经。援神契 
德 
。至于水泉。则黄龙见。苏颂曰。其皮黄白色名曰龙皮。结子如豆粒大。至夏不落。透入茎 
中。潜生土内。根如芋魁。有游子十二枚。周环之。李时珍曰。俗名还筒子。李损之诗。匝 
地如铺练。陶弘景曰。有风不动。无风自摇。李益诗。凉轩辞夏扇。 

卷一上经

内容:味苦微寒。主五脏瘀血。腹中水气胪张。留热风寒湿痹。身体诸痛。久服轻身延年 
不老。生川谷。 
凌冬落实。材取充 。菊疏叶薄。艾拾茎粗。毒辟荒虺。仙诧距 。宣通三气。心安故 
庐。 
名医曰。十月采实。左传。我落其实。而取其材。苏轼诗。郁葱佳气夜充 。李时珍曰。 
叶 
似菊叶而薄。茎如艾茎而粗。皮日休诗。疏菊卧烟茎。骆宾王启。拾艾幽人。陶弘景曰。种 
此辟蛇。沈 期诗。截荒虺。吴普曰。 食之神仙。黄帝内经曰。风寒食三气杂至。合 
而为痹。范成大诗。即境心安是故庐。 

卷一上经
析子
内容:味辛微温。主明目。目痛泪出。除痹。补五脏。益精光。久服轻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