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古今中外善辩、奇辩、诡辩实战大观 作者:雾锁寒江 >

第70章

古今中外善辩、奇辩、诡辩实战大观 作者:雾锁寒江-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澳大利亚德高望重的法官韦伯左边第二把交椅。可是,由于国家力量不强,而被备强权国所否定。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唯一出席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法官梅汝璈,面对列强展开了一场机智的舌战。
  梅汝璈首先从正面阐明,排座次应按日本投降时各受降国的签字顺序排列,这是唯一正确的原则立场。他说:〃若论个人座位,我本人不在意。但是首先,今日系审判日本战犯,中国受日本侵略最烈,而抗战时间最久,付出牺牲最大。因此,有八年浴血抗战历史的中国理应排在第二;再者,没有日本的无条件投降,便没有今日的审判,按各受降国的签字顺序排座,实属顺理成章。〃接着他微微一笑说:〃当然,如果各位同仁不赞成这一办法,我们不妨找个体重测量器来,然后以体重的大小排座,体重者居中,体轻者居旁。〃
  各国法官听后忍俊不禁地笑了。庭长韦伯笑着说:〃您的建议很好,但他只适用于拳击比赛。〃
  梅汝璈接着回答说:〃若不以受降国签名顺序排座,那还是按体重重排好。这样纵使我被置于未座亦心安理得,并且可以此对我的国家有所交代,一旦他们认为我坐在边上不合适,可以派另一名比我肥胖的来换我呀。〃这回答引起法官们的哈哈大笑。
  尽管梅汝璈法官的论辩深得人心,可是这场争论并无结果,因为庭长未作表态。
  开庭前一天预演,庭长韦伯突然宣布,法庭排座顺序为美、英、中、苏、法、加……梅汝法官立即提出抗议,并脱下黑色丝质法袍,拒绝参加预演的彩排。他说:〃今日预演已有许多记者和电影摄影师在场,一旦明日见报便是既成事实。既然我的建议在同仁中并无很多异议,我请求立即对我的建议进行表决。否则,我只有不参加预演,回国向政府辞职。〃
  表决结果,中国恢复到第二把交椅的合理地位了。
  周恩来国际会议提议案
  1954年4月,周恩来参加了日内瓦会议。在会议上,美国采用威吓和利诱等手段,迫使16个参加〃联合国军〃的国家执行美国政府的指示:一定要使会议破裂,不许达成协议。
  周恩来认为16国也并非铁板一块。他全神贯注地听与会者发言,观察会场每个代表团人员的情绪,认为还可以争取人心,达成某种退而求次的协议。
  他说:〃我提一个两句话的协议草案。〃
  顿时,整个会场一下静了下来,两句话能形成什么协议?可是,周恩来已经一字一板地口述出来:〃日内瓦与会国达成协议,它将继续努力以其在建立统一、独立和民主的国家基础上达成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协议〃。〃关于恢复适当谈判的时间和地点,将由有关国家另行商定。〃最后周恩来提高声音,庄严宣布:〃如果这样一个建议都被联合国有关国家所拒绝的话,那么,这种拒绝协商与解的态度,将给国际会议留下一个极不良的影响。〃
  对于周恩来这些合情合理的建议,与会者无法拒绝。那些曾经紧跟美国亦步亦趋的国家忽然〃哗变〃了,就连美国〃最亲密的盟友〃英国也〃造反〃
  了。会议主席英国外相艾登宣布:〃周恩来的建议应当受到最认真考虑,如果没有不同意见,我宣布周恩来的意见成为会议各方的一致意见。〃
  美国陷入空前孤立,而中国和周恩来的声望得到极大提高。
  吉田茂笑言台风话赔偿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许多国家要求日本赔偿战争损失。当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时,日本首相吉田茂估计苏加诺也可能提出赔偿战争损失的问题,便采取先发制人的办法。
  吉田茂满面春风地对苏加诺说:〃我一直盼望着您的光临,贵国总是朝我们刮台风,给日本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我一直等着您来,以便请您赔偿贵国的台风给敝国造成的损失。〃
  说罢,吉田茂放声大笑。苏加诺听了目瞪口呆,无言以对。他决定不提出战争赔偿问题。
  毛泽东智斗赫鲁晓夫
  1957年11月7日是苏联十月革命四十周年。11月14日至16日,12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和工人党的代表在莫斯科举行会议,11月16日至19日又举行64国共产党、工人党代表会议。11月2日毛泽东亲自率领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参加庆典活动,并出席了会议。
  莫斯科会议将在十月革命四十周年庆祝活动之后举行,但那只是形式,重要的是会前的准备活动。特别是起草宣言。可是这项工作遇到了不曾料到的困难和麻烦。以毛泽东的威望和中国共产党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赫鲁晓夫必须求得毛泽东的支持。
  会议前,赫鲁晓夫和毛泽东有过几次进餐,两人就许多问题展开了讨论。
  在第一次进餐时,赫鲁晓夫正待开口说话,毛泽东问他铁托来不来,赫鲁晓夫说他可能不来。毛泽东用劝解的口吻说:〃要理解他们,斯大林整了人家,情报局把人家赶跑了,肚子里能没气?〃
  此时毛泽东津津有味地吃着克里姆林宫厨师长伊万诺维奇做的土豆烧牛肉。赫鲁晓夫不失幽默地岔开话题:〃要是每个劳动者的碗里都有土豆烧牛肉,我看就到了共产主义了。〃
  〃我只吃了土豆。〃毛泽东吮吮油亮的下唇,绽出哲学家的微笑:〃共产主义如果是烧牛肉,那我宁愿要红烧猪肉。〃
  赫鲁晓夫没有争辩,他想起米高扬的提醒:〃中国菜是毛泽东的骄傲,名堂最多,谁也比不过。〃
  〃铁托不来,别人来不来?〃毛泽东又拾起放下的话题。
  〃有,是卡德尔。〃赫鲁晓夫恼火谈话的被动,却又不能不随着毛泽东的话走,〃他是一个笔杆子,南共的重要文件,多半出自他的手。〃
  〃多好啊!〃毛泽东提高声音说,〃我倒很想会会他,听听他有什么见解。〃
  〃谈谈好,谈谈好。〃赫鲁晓夫附和着。又闲聊了一会儿,直到拿起餐巾擦嘴时,赫鲁晓夫才找到机会主动谈起问题:〃苏中是两个大党,文件要早些搞出来好,兄弟党都等着。〃
  〃那些具体事情让邓小平和苏斯洛夫他们搞去。〃毛泽东将手一划,分清职责一般。赫鲁晓夫正有话说,毛泽东却倾过身来,颇为关心他说:〃对正面不要干涉得太多,会束缚人家手脚,影响积极性,你这个人脾气大,说话伤人,这很不好,不能这样。我自己有时也犯这个毛病,讨人嫌恶。貌似意强则正是弱的表现。天下唯至柔者至刚……〃
  赫鲁晓夫听了几句翻译,听不进去了,把手一挥说:〃我是有这个毛病,不过有些事我是很生气的,这次会议我们尽了最大的努力,根据苏共'二十大'的精神……〃
  〃各个党都有他自己的实际情况。〃毛泽东不讲对〃二十大〃的看法,只谈客观实际,〃实际情况不同,说法自然会有不同。有什么不同意见能讲出来,不是坏事。要慢慢来,慢慢讨论。着急不行。〃
  话讲到这里便不好深谈了。
  答美国记者问
  1979年1月29日,中国副总理邓小平访问美国,美国总统卡特在白宫南草坪举行仪式,以欢迎外国元首的礼仪欢迎邓小平。双方在会谈中谈到了国际形势,也谈到了霸权主义使这个世界很不安宁,谈到了中国对侵略者的态度。
  在签署两国领事、贸易、科技、文化协定时,美国有记者问邓小平:〃当美中决定实现关系正常化时,你在中国遇到了政治上的反对了吗?〃
  在场的人都急切地等待着邓小平的回答。邓小平不慌不忙地回答说:〃有呀!〃他环视了一下四周的人,又补充说:〃在中国的一省遇到了严重的反对,那就是台湾省呀!〃
  总长拒签难言苦衷
  1917年10月,北洋政府总理段祺瑞为了发动对湖南的武力统一战争,决定向日本借款,也就是军械借款。经过谈判,段祺瑞同意中日合办凤凰山铁矿作为借款条件,但农商部总长张国淦不肯在协约上签字。
  11月1日,日本公使林权助拜会张国淦总长时说了许多恐吓的话。张国淦对日本公使说:〃你代表商人呢,还是代表日本政府、如代表商人,请依我国矿业条例办理:如果代表贵国政府,我这里是农商部,请向外交部交涉。〃
  一向以〃中国通〃自居的林权助想,中国的官没有一个不爱钱的,于是托人递去200万元,不料被张国淦如数退了回去,林权助不禁咄咄称奇。于是,林权助再次亲自赴农商部交涉,费尽口舌,可是仍然无济于事。
  林权助无奈,最后他给段祺瑞出主意,假称铁矿为军火原料,应归陆军部管辖。这样便把这个交涉案移到陆军部去办。段祺瑞却不以然,便派人通知张国淦说:〃你不肯签字,我不勉强你签,你到各省考察一趟,由次长代理部务,由次长代签后,你回到北京来。〃
  张金淦回答说:〃我也有三不主义:不签字,不出京,不辞职。〃
  段祺瑞听到回报后非常生气,想免除张国淦的职务。可是转念一想,不但道理说不通,还可能引起阁潮。想送张国淦一笔钱,张国淦又拒不接受。
  于是便派他的亲信曾毓隽去做张国淦的工作。
  曾毓隽与张国淦多次交涉,张国淦仍不为所动。一次,曾毓隽恐吓他说:〃你少说废活,你到底签不签?〃
  张国淦斩钉截铁地回答:〃一百个不签!〃
  不久,段棋瑞改组内阁,张国淦被免职。张国淦的继任者田文烈一天来到张国淦的住宅,问张国淦说:〃您当时为什么不签字?〃
  张国淦以幽默的语气回答说:〃浦口为南北通衢,津浦路的终点紧靠长江边上,如果在那里建一个中日合办的铁厂,每天成千上万人从火车上、从轮船上望去,望见那高大烟囱里冒出的滚滚浓烟,烟圈里挂着我张国淦三个字,我不能不害怕呀!焕老如果您不害怕,提笔一签何妨?〃
  田文烈连连摇头说:〃我怕!我怕!你张国淦不肯签,难道我田文烈肯签?〃
  巴克斯无话答南洲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法两国以强国自居,在国际事务中常奉行〃强权政治〃,相互勾结,恃强凌弱。
  英国公使巴克斯是个十分傲慢的人,每当谈判遇到棘手的问题时,他总是巧妙地回答:〃等我和法国公使谈了以后再回答吧!〃借以逃避实质性的回答。
  当时日本的外交官员南洲想出了对付巴克斯的办法。一天,南洲拜见巴克斯,巴克斯仍以傲慢的态度接见他,甫洲故作糊涂地问巴克斯:〃对不起,我很冒昧地想问您一件事,贵国到底是不是法国的属国?〃
  巴克斯大怒:〃请你停止你的说话内容,你应该知道英国不是法国的属国,英国是世界上最强的立宪君主国家,甚至也不能和德意志共和国相提并论。〃
  南洲不动声色地说:〃我以前也认为英国是个很强大的国家,但我最近却不这么想。〃
  〃为什么?〃
  〃其实也没有别的事,只因我们的政府每当和你谈论到国际上的问题时,你总是说要等到你和法国公使谈后再回答。如果英国真是个独立国家的话,那不应该凡事要看法国的意见行事。在我的印象中英国好像不是法国的属国。所以我今天才大胆向您请教。〃
  一向傲慢无礼的巴克斯被驳得哑口无言,从此以后在外交会谈时,他老实多了。
  巧妙避话题
  1988年7月22日,日本首相中曾根同苏联共产党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在克里姆林宫举行会谈。整个会谈高潮迭宕,扣人心弦。
  戈尔巴乔夫有一次竟用拳头将桌子敲得砰砰作响。他声称:〃据说,在日本居然有人说什么'今后只要日本持续不断地增强经济力量,苏联便将乖乖地屈服于日本的经济合作'。殊不知,这是大错特错的,苏联决不屈服。〃
  中曾根也不示弱,他以强硬的口吻批驳道:〃尽管如此,两国加深交往也是重要的。阻挠两国关系发展的,正是北方领土问题。铸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于斯大林错误地向属于北海道的岛屿派遣了军队。〃
  中曾根接着又说:〃我毕业于东大法律系,你走出的是莫斯科大学法律系的门槛。我们俩同属法律系毕业生,理应了解国际法、条约和联合声明是何物。国际上都承认日本的主张是正确的。〃
  这时戈尔巴乔夫总书记笑容可掬地答道:〃我当法律家亏了,所以变成了政治家。〃此语一出,巧妙地避开了中曾根话题的锋芒。
  赴苏招待会上
  1964年10月16日,赫鲁晓夫下了台。周恩来和贺龙元帅为纪念十月革命四十六周年应邀赴苏。在11月7日晚上的招待会上,苏国防部长马林诺夫斯基竟然对贺龙说:〃我们现在已经把赫鲁晓夫搞掉了,你们也应该仿效我国,将毛泽东也搞下去,这样我们就能和好。〃
  贺龙元帅立场坚定,当即予以回驳:〃我们的党和你们的情况是完全不一样,你的话是错误的。〃在旁的崔可夫元帅也对马林诺夫斯基表示:〃我们并不这样看。〃
  贺龙马上向周总理反映了这个情况,周总理当即向勃列日列夫指出,马林诺夫斯基的讲话是对中国的严重挑衅。
  勃列日列夫打圆场:〃马林诺夫斯基今天喝醉了,是酒后失言,不要介意。〃
  周恩来立即指出:〃这不是什么酒后失言,是酒后吐真言。〃
  后来中苏两党代表团在正式会谈时,周总理又向苏方提出严重抗议,直到勃列日列夫不得不道歉。
  中方代表反唇相讥
  在一次国际会议期间,一位美国外交人士挑衅地对中方代表说:〃如果你们不向美国保证:不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那么显然就是没有和平解决的诚意。〃
  中方代表立即予以反驳:〃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采取什么方式解决是中国人民自己的事,无须向他国作什么保证。请问,难道你们竟选总统也需要向我们作出什么保证吗?〃
  简短而犀利的言词,顿时使美国外交人士哑口无言。
  说一不二
  1969年9月某日,美国总统顾问基辛格,就越南战争问题与苏联驻美国大使多勃雷宁举行会谈。正当基辛格发言时,尼克松总统给基辛格打来电话,谈了几分钟之后,基辛格对多勃雷宁说:〃总统刚才在电话里对我说,关于越南问题,列车刚刚开出车站,现在正在轨道上行驶。〃老练的多勃雷宁试图缓和一下气氛,机智地接过话头说:〃我希望是架飞机而不是火车,因为飞机中途还能改变航向。〃基辛格立即回答:〃总统是非常注意选择词汇的,我相信他是说一不二,他说的是火车。〃
  越早开刀越好
  1983年,因日本篡改侵华历史的〃教科书问题〃,我国政府向日本政府提出抗议,并要求日本政府尽快改正错误。日本内阁官方调查室两名官员请我新华社驻日两位记者吃饭,就这一问题试探我方态度。席间,这两位日本官员借口改正教科书涉及教科书的审定制度,日本政府有困难,并说:〃打个比方说,一个病人得了癌症,如果癌长在腿上,那么,开刀没啥问题。可是长在脑子上,开刀就危险。可不可以不开刀而用别的办法医?〃我新华社记者机敏地接过话头,趁势回答说:〃既然是癌,就应该早期治疗,越早开刀越好。〃记者以癌症患者必须早期治疗,越早开刀越好。〃记者以癌症患者必须早期治疗这个人所共知的普通道理,敦促日方尽快改正错误,既表明〃教科书问题〃的严重性,又强调了日本政府尽快改正错误的紧迫性。两位日本官员一阵沉默之后,不得不表示赞同。
  我们不是搞交易
  1972年10月25日,中美两国就美方修改的公报草案进行讨论。周总理将美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