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07 >

第47章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07-第47章

小说: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07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周各率所部,向肇庆进发,在路得报,陈天太被部下所逐, 
张希栻重占肇庆,便急电报中山。中山即批令兼程前进。陈、 
周两人奉令,火速前进,到了高要,正和张军接着。陈、周乘 
着一股锐气,奋勇猛攻。张希栻抵敌不住,只得放弃了肇庆, 
仍复退守禄步司。陈策和周之贞占了肇庆,又向禄步进迫。张 
希栻竭力抵御,正在危急之时,恰好梧州方面的援军开到,人 
多势众,又把陈、周战败,重复夺回肇庆。陈策、周之贞退守 
横槎,向中山求救。中山又派了一团人,前去助攻。陈、周得 
了援兵,又向肇庆进逼。双方在后沥汎先开了一次火,张希栻 
败退,入城固守。陈策、周之贞传令围攻,张希栻也竭力死守, 
维持了十多日,城内饷弹两竭,只得放弃肇庆,突围而出,带 
着残军,逃奔梧州去了。 
      杨希闵自从击走沈鸿英,在源潭又支持了多天,急切未能 
攻下,却是中山授与密计,教他分兵攻击清远,断他和西路张 
希栻军的联络。杨希闵得令,便派队占了清远,把守清远的沈 

… Page 358…

民国演义                                                           ·1177· 

荣光击溃,一面又联络桂、粤各部,先用全力,向沿粤汉路一 
带的沈军进攻。沈鸿英因听说清远被攻,急忙分了一大部队, 
前往夺回清远,因此花县一带,兵力甚为单薄。结果清远虽则 
夺回,沿铁路的部队,却被联军击得大败而退。联军乘胜进逼, 
连克源潭、英德、琵琶江等地。沈军大为失势,只得放弃前线, 
退保韶关。联军跟踪进逼,双方又激战了一日夜,沈军屡败之 
余,气势不振,自是支持不住,只得又放弃韶关,退保南雄, 
向北军方本仁等求救。 
     这方本仁原奉吴佩孚的命令,为援粤而来的,怎敢怠慢? 
当下派遣部队,帮助沈鸿英反攻。沈鸿英得了北军的援助,正 
待进兵,忽然粤军谢文炳,率领一师军队,前来助战。沈鸿英 
大喜,便令为右翼主军,自任中路,以北军为左翼。一时军势 
大振,沿路抢劫奸淫的,向韶关进攻。杨希闵等一面拒敌,一 
面电报中山,请示机宜。中山得了此电,便宣示左右,商议抵 
御之策。左右都道 :“沈、谢屡败之余,必不能作战,北军虽 
勇,地势不熟,我军倘能奋勇进击,一鼓可服 。”中山笑道: 
 “话虽如此说,但是沈鸿英、谢文炳报仇心急,北军南来,气 
势正旺,如用力敌,胜负未可必,而我军损失已多。不如令杨 
希闵等暂时退守,不可力战,以骄敌军的气焰。等到敌军气衰, 
然后反攻,那时方一鼓可破 。”左右都赞服。人人说孙先生是 
政治家,其实革命伟人,断无不兼擅军事者,观孙先生可知。 
中山便将此意电示杨希闵。杨希闵遵令,并不力战,全师而退。 
因此沈鸿英军又占领韶关,进占英德。 
     北军见屡次胜利,极其骄横,有时连沈鸿英和谢文炳的部 
下兵士,也受他们凌虐。谢、沈的部下,略有反抗,北军便道: 
“你们没有咱们来救 ,早做了广州的俘虏,打了靶咧 。军队 
谓枪毙曰打靶,受伤曰戴花。现在不谢咱们,倒敢和咱们强嘴!” 

… Page 359…

民国演义                                                            ·1178· 

沈 、谢的部下,回去禀告长官,长官又得了高级长官的命 
令,只教部下士兵退让,不准反抗,得罪北军。因此谢、沈部 
下士兵,十分怨望,都说 :“这里既然只用几个北军便够了, 
何必再要辛苦我们作战,我们乐得舒服舒服,让北老拚命去。 
 “这话一人传十,十人传百,大家都怀着怨愤之意,毫无斗志。 
却早在先生算计中。这消息被杨希闵探听了去,便召集将士讨 
论进攻。将士都请一战,杨希闵道 :“敌军重兵,都在韶关一 
方,英德只有谢文炳部防守,我们不如先出其不意,攻破英德, 
解决了谢文炳,然后以全力进攻源潭、韶关,可操必胜 。”知 
彼知己,也是将才。议定之后,当下领了本部军队,去袭英德, 
一来谢文炳不曾防备,二来士无斗志,所以杨军一到,谢军便 
不战而溃,纷纷缴械。谢文炳带领残军,由阳山、连山一带, 
退入湖南,谁知湘省政府,不许逗留,谢文炳只得把残部交与 
湘省改编,自己由长沙转赴上海去了。 
      杨希闵占领英德以后,又请部下师长赵成梁商议道 :“韶 
关东面的平圃司,是韶关往南雄的要道,你可率领本部将士, 
走枫树坳小路,在平圃司左近埋伏,等我进攻韶关,敌军必然 
竭全力来和我激战,你那时可乘虚攻占平圃司,向大桥墟一面 
进逼。敌人见后方不妥,必然慌乱,我军乘势进逼,韶关不难 
一鼓而下 。”赵成梁得令而去。杨希闵自己带领一万多人,向 
韶关进发。沈鸿英在韶关,听报英德已失,谢文炳溃入湖南, 
十分惊讶,连夜便在韶关南面掘壕备战,一面又把后路兵力, 
全部调到韶关,果然着了杨希闵的道儿。以备一战击退杨军。 
两军接触以后,杨军进攻甚猛,幸喜北军十分勇悍,虽大敌当 
前,绝不畏缩,支持了几日。赵成梁师已到平圃,就近地方虽 
还有些沈军,力量十分薄弱,如何够得赵成梁一击。沈军放弃 
了平圃、大桥一带,急忙飞报韶关。沈鸿英得报,惊讶道 : 

… Page 360…

民国演义                                                             ·1179· 

“这倒是我失算了。”部将听说后方有失,都请回兵救应。沈鸿 
英道 :“我若回救平圃,敌人乘势进攻,刚好中了他的计策, 
我们不如拚力死战,打败了杨希闵,赵成梁如何敢孤军深入? 
不必我们回救,自然退走咧 。”却也有算计,鸿英固不如彩凤 
之愚。诸将信服,一齐奋勇进攻。 
      杨希闵刚才也得报,赵成梁占领平圃、大桥,方以为沈军 
必退,现在见他不但不退,反而反攻得十分猛烈,惊疑不置, 
和幕僚讨论了一会,都说 :“必然沈鸿英想先行打破我们,再 
回去救援平圃、大桥,我们不如诈败而退,却留些部队埋伏在 
左近,他如进追,可用以抄袭敌人后路,如回救平圃,又可出 
其不意的袭取韶关,倒是一举两得之计 。”杨希闵依言,便分 
派一部分人,在左近埋伏,自己率队向小坑方面且战且退。沈 
鸿英部下将士,见杨军败退,都主张追击。沈鸿英道 :“放弃 
东面阵地,只一味前进,固然也是一种战略,但东路敌人如向 
韶关进逼,正面的敌人又伏兵抄我后路,则我军进退两难,必 
然全部败溃。不如派兵东去,名为回救平圃,且走小路在新岑 
塘扎住,如东路敌人听说正面战败,自己退去,不必说,要是 
向西进展,便可用作抄袭后路。如正面敌人乘我分兵回救,全 
力反攻,又可用以攻击敌人侧面,分一军而有两军之用,方是 
妙计 。”确是妙计,其如天不能容,反以致败何?商议已定, 
便分拨一支军队,向东进发。 
      不料赵成梁得到正面败退的消息,既不退去,又不向西进 
攻,倒从大桥一路,来救应正面,想抄袭沈军的后方。到了新 
岑塘,刚好遇见了沈军,双方便开起火来。那杨希闵埋伏下的 
军队,见沈军向西移动,向韶关袭击。沈军接住激战,杨希闵 
重新反攻,一面派队去救应赵成梁。到了新岑塘,恰好赵、沈 
两军,在那里激战,当下便奋勇向沈军后方进攻。可笑这路沈 

… Page 361…

民国演义                                                             ·1180· 

军,本打算抄袭两路敌人的,谁知反被两面敌人夹攻,战不多 
时,便即溃退。赵成梁等乘势追击,来攻韶关的侧面。沈鸿英 
军知道东路军队战败,后路已绝,顿时军心大乱,不战而溃。 
沈鸿英只得率领残部,绕道仁化,退到南雄去了。杨希闵克了 
韶关,又向南雄进逼。沈鸿英军损失太重,情知不能再战,只 
得跟着北军,退入江西大庚去了。北江的战事,至此方算结束, 
但东江的战事,却正在十分激烈咧。正是: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师出无名,徒然自苦。 
      欲知究竟,且看下回分解。 

      军阀之势,易盛亦易倒者,何也?盖其盛也,非其力所能, 
徒以吸收杂色队伍而成,杂色队伍即所称乌合之众也,既无纪 
律,又不耐战,故不久即仍被他人吸收以去,而瓦解之势成矣。 
西南自陈逆背叛,各军效尤,纷攘杂作,互相雄长,此皆所谓 
乌合而杂色者也。使终隶孙先生部下,则孙先生亦不且近乎军 
阀也哉?天诱其衷,此属陆续叛变,使先生得假手嫡军,一一 
荡平,内部既清,方能对外,革命功成,实基于此。入谓陈、 
沈辈无良,吾谓天佑中国,实有以促其叛变而使之同归于尽, 
以造成先生之伟业也,于诸军乎何尤? 

… Page 362…

民国演义                                                             ·1181· 

                          第一百四十二回 

             臧致平困守厦门 孙中山讨伐东江 

      却说陈炯明的部队,自从退出广州后,除却退北江的谢文 
炳一师外,其余大部俱在惠州。初时粤军因布置未周,不曾发 
动,到了五月九日(十二年 ),叶举通电诬斥中山在广州纵烟 
开赌,卖产勒捐,两军方才渐至实行接触。其时北方的反直一 
派,极望中山和陈炯明和平解决,合力反直,因此吴光新等, 
纷纷在广州、惠州两地活动,劝他们言归于好,共同北伐。双 
方虽未必听他的话,战局却和缓下来。不料陈氏乘孙军不备, 
袭取博罗,进窥石龙,一面又运动海军反孙。温树德因前此曾 
经附陈,现虽在孙中山部下,心中不安,受了陈炯明运动,立 
刻允许反孙,为里应外合之计。消息传入中山耳中,不觉震怒, 
立刻下令免温树德海军总司令职,并饬各炮台加紧戒备,并改 
换各舰长,由大元帅直接指挥。因此陈炯明的逆谋,完全失败。 
      中山把广州的事情,布置停当,立命各军向惠州进攻。其 
中只许崇智在潮州、汕头一带,被林虎战败,退守揭阳,此时 
并不在围攻惠州各军之中。这时陈炯明守惠州的是杨坤如,虽 
则屡次战败,却不肯放弃,只是一味死守,因此孙军急切未能 
攻下。中山集众将商议道 :“李烈钧收编的两旅,现在又为林 
虎所收,敌势愈强,好在厦门臧致平已联络许总司令的留闽余 
部,和闽南自治军,南图潮、汕,现在已克饶平、黄冈,如能 

… Page 363…

民国演义                                                             ·1182· 

攻克潮、汕,消灭林虎、洪兆麟等的势力,然后出其全力来攻 
惠州后方,则惠州腹背受敌,其亡可立而待。所以我们此时还 
是以攻为守,静待攻克潮、汕,再行猛攻不迟。”这计划虽是 
如此决定,不料滇军内部各派,竞争总司令地位,一部分竟发 
生通北嫌疑。其嫌疑最重的,当推师长杨如轩、杨池生两人。 
杨希闵不待他们谋逆,便下令驱逐。两杨立不住足,带领残部, 
投江西去了。 
      中山因滇军太纠纷了,下令废除总司令,将所有滇军,改 
编为四军,任杨希闵、范石生、蒋光亮、朱培德四人为一、二、 
三、四军长,这件事方算解决,只静候臧、许攻克潮、汕,便 
可以夹攻惠州。不料林虎、洪兆麟向饶平反攻,臧军竟被击退。 
林虎占了饶平,便向平和进展。臧致平一面派兵坚守平和、诏 
安、云霄一带,一面要顾北面王永泉部的南下,一面又要防备 
到海军杜锡珪、杨树庄等的袭击,十分吃力。此时臧致平确不 
易应付。其时孙传芳已在福州就督理职,吴佩孚屡次电令解决 
臧致平,孙传芳前次因初到福建,布置尚未十分周密,所以迟 
迟不发,等到臧致平实行对省独立,南图潮、汕,方才下了武 
力解决的决心,一面令王永泉南下夹攻,抚臧致平之背,一面 
请杜锡珪令杨树庄率舰队和陆战队进攻厦门。臧致平因此各方 
吃紧,不能专顾南路,被林虎攻入了平和,云霄、诏安也相继 
失守,漳州吃紧。臧致平正想派兵堵截,忽报海军陆战队,已 
在金门登陆,舰队已入嵩屿,厦门吃紧,不觉大惊道 :“厦门 
为我根据地,如被海军占领,则此后饷械都无所出。我军虽不 
被攻击,也不能在福建立足了,我当自往救之,宁失十漳州, 
不可失一厦门也 。”因尽领漳州的军队,来救厦门,一面派使, 
假与海军议和,一面乘各舰不曾防备,开炮轰击,命中的很多, 
各舰带伤的不少,要想发炮还击,又被外舰干涉,只得和陆战 

… Page 364…

民国演义                                                             ·1183· 

队一齐退出。 
      这一回虽侥幸胜利,那漳州因留下的只刘长胜一部,兵力 
十分单薄,林虎乘虚进攻,刘长胜素闻林虎勇悍善战,心中怯 
惧,不曾交锋,先自逃走。部下无主将指挥,不战而溃。林虎 
既得漳州,便进逼厦门,恰好王永泉军也从同安来攻,因此厦 
门数面受敌,形势甚危。臧致平连接警报,闷闷不乐的回到公 
馆里。他夫人见了他这忧愤的样子,知道一定是前方失利的缘 
故,着实慰解了一会。臧致平叹道 :“你不知道现在厦门危险 
的情形,还是这般宽心。可知同安、漳州,俱已失守,王永泉、 
林虎,围攻厦门,海军虽暂退去,必然复来,厦门三面受敌, 
必不能坚守,你教我怎不忧愁?”臧夫人道 :“既然如此,你 
何不索性放弃了厦门,带领家小,到上海去居住,也免得在这 
里惊恐担心 。”臧致平道:“你们这些女子,未免太不懂事。 
你想!我奉了孙中山先生的重托,把厦门一方的责任,全交与 
我负责,我现在既不能克敌,又不能死敌,见着危险,也不筹 
度一下,便带着家小,躲到上海去了。不但将来见不得人,便 
连死在前敌的将士,也如何对得住?古人说:‘城存与存,城 
亡与亡’,这方尽得守土之责,我现在决定死守,决不轻易放 
弃。此一段话,颇有丈夫之气。至于你们这些人,并没有什么 
责任,可先送你们到租界上去居住 。”臧夫人再三相劝,臧致 
平总是不肯。第二天,果然令人把家小送到租界上去,自己又 
召集了各团体的代表开会。各团体不敢不来,到齐以后,臧致 
平便向众人宣言道 :“现在王永泉、林虎夹攻厦门,我军虽不 
曾失战斗力,但亦不能在三五天内,击退敌人,希望敌人被我 
击退,不但是厦门一地之幸,也是国家之福。万一不能打退, 
我惟遵守古人城亡与亡、城存与存的两句话,决不轻言放弃。 
至于地方上治安,我当竭力维持,如有不守本分骚扰商民的兵 

… Page 365…

民国演义                                                             ·1184· 

士,一经查出,立即枪毙,以肃军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