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07 >

第25章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07-第25章

小说: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07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望以地方公安为重;候新任王省长到时,再行卸职。(三) 
苏皖赣三省巡阅使一职,并未受命,叩请中央另简贤能,以免 
遗误。(四)江苏督军职务,以齐帮办燮元代理,恳候中央特 
简实授,以维全省军务,而保地方治安。叩请齐省长、齐帮办 
及全体军政两界周知。李纯叩。十月十一日。 
       (四)致齐帮办及皖张督军 
      新安武军归皖督张文生管辖,其饷项照章径向部领,如十 
月十一日恐领不及,由本署军需课,代借拨二十万元接济,以 
维军心,而安地方。关于皖省,可告无罪。此致皖张督军、苏 
齐帮办查照办理。十月十一日。 
       (五)处分家事遗嘱致伊弟李桂山中将 
      桂山二弟手足:兄为病魔,苦不堪言,常此误国误民,心 
实不安,故出此下策,以谢国人,以免英名丧尽,而留后人纪 
念。兹有数言;挥泪相嘱:(一)兄为官二十余年,廉洁自持, 
始终如一,祖遗财产及兄一生所得薪公,并实业经营所得,不 
过二百数十万元,存款以四分之一捐施直隶灾赈,以减兄罪, 
以四分之一捐助南开大学永久基本金,以作纪念。其余半数, 
作为嫂弟合家养活之费。钱不可多留,须给后人造福 。(二) 
大嫂贤德,望弟优为待遇,勿忘兄言。(三)二嫂酌给养活费; 
归娘家终养。(四)小妾四人,每人给洋二千元,交娘家另行 
改嫁,不可久留,损兄英名。(五)所有家内一切,均属弟妥 
为管理,郭桐轩为人忠厚,托管一切,决不误事 。(六)爱身 
为主,持家须有条理,尤宜简朴,切嘱切嘱。兄纯挥泪留别。 
九年十月九日。 
      列公看了这几封遗书,须要明白,李纯死后,韩副官一人 
一手,怎么作得出如此长篇文章?当然这都是一班有关系的大 
人先生,禀承齐帮办意旨,在事后编撰出来的,这是无庸疑议 

… Page 189…

民国演义                                                             ·1008· 

的了。雪亮。再则其中还有许多说话,或和昨夜燮元所说不同, 
或竟为燮元所未曾道及,那也是斟酌情形,临时增改而成,本 
来难逃明眼人的洞鉴。入情入理。只有一桩,不能不替他下一 
个注脚,原来李纯的三省巡阅,本是自己向中央要索而得,后 
因江西督军陈光远,有“宁隶鄂省,不附李纯”的宣言,皖省 
张文生也有反抗李纯的表示,因此迟迟疑疑,未敢就职;而且 
也是李纯满口厌世的主要原因。现在李纯既死,论资格物望, 
和军队实力,除了齐帮办,无第二人。燮元当李纯初死之时, 
就对众宣称 :“李大帅委他暂摄巡督两篆,并有电恳中央予以 
实授”的说话,但这是他一时的野心,想由师长帮办的衔头, 
一跃而为督军兼巡阅,真可谓志大言夸,而不顾利害的蠢主意。 
贪多嚼勿烂。 
      岂知李纯死耗发表之后,燮元虽持李纯遗言为升官的利 
器,而外面空气却十分紧张。不但把李纯遗嘱置之不理,并且 
还想趁此机会,要求废督,东也开会,西也集议,纷纷攘攘的, 
电请中央,大有不达目的不休之势。只这半天工夫,就接得许 
多不好的消息。齐燮元志在进取,已非朝夕,自然处处周备, 
着着设防。各方面消息,都是非常灵速,一边稍有风声,他这 
里也早得了报告。这时外面情形,尤其在他特别注意之中,更 
加多派侦探,四处八方的秘密探访,所以一到午前,就得了许 
多报告。燮元这才晓得出位之思,过分之望,是靠不住的。全 
国野心家听者!这才赶紧设法,先把遗嘱中代理巡阅一事,一 
笔勾销,却专从督军入手,待到根深蒂固,脚步站稳,然后再 
作进一步的计划。这是他心中的盘算,至于对外一方面,自己 
先实行代握军篆,并为见好邻封起见,赶紧把新安武军的军饷, 
尽先借拨;同时怕同事中尚有不服,趁着李纯治丧机会,施出 
全副拉拢手腕,和他们联络得如兄如弟,莫逆异常。 

… Page 190…

民国演义                                                             ·1009· 

      这时江苏共有七镇守使,论资格,也有比燮元更老的,但 
燮元新和直派联络,得了帮办位置,又加了上将衔,老实说一 
句,分明就是一个副督军,正死副继,自是正理。而且近水楼 
台,措置早妥,别人未必弄得过他。加以中央接到电报,已准 
李纯遗言,复电令燮元代理督军,有此许多原因,同时燮元又 
卑词甘言,转相俯就,大家也就没有法子,只好忍着一口气, 
尊他一声齐督军罢了。燮元得此机会,中心欣悦,不言可知, 
所不安者,只怕自己毛羽未丰,中央不肯实授。却不知中央对 
于此事,亦正煞费踌躇,当时为安靖地方,维持秩序起见,虽 
已电令燮元代理督军,同时苏人争请废督,甚嚣尘上,这等人 
民意思,原不在政府心目之中,所最难的,倒是一般有苏督希 
望的人,好似群犬争骨,哄然而起。十年来省政易人,未有不 
生骚扰者,中央威信失堕,此亦一大原因。有主张靳总理云鹏 
南下督苏,仍兼三省巡阅,而以周士模组阁,无奈老靳本人, 
并不十分愿意,此时全国军政大权,非曹即张,总统不过伴食 
而已,还是云鹏因和双方有亲戚关系,曹、张都还给一点面子, 
他说要做,别人果然不能侵夺,他如不愿,别人自更不能勉强。 
于是舍而求次,则有王士珍、王占元、吴佩孚、陈光远等,论 
资格以王士珍为最老,论实力以吴佩孚为最盛。占元、光远, 
各有地盘,亦非志在必得。王士珍老成稳健,不肯再居炉火, 
做人傀儡,所以数人之中,仍以吴佩孚一人,最为有望。可巧 
吴佩孚,此时正因奉张气焰日盛,心不能平,且自皖直开战, 
直方竭全力以相扑,奉军不过调遣偏师,遥为声援,而所得军 
实,反比直方为多,尤其使他愤恨,这还关于公事方面。最令 
佩孚难堪的,因前在保定会议,佩孚自恃资格才力,足以代表 
曹锟,侃侃争论;旁若无人;张作霖几乎为他窘住,因仿着《三 
国演义》袁术叱关羽的样儿,说他:“人微言轻,不配多讲。 

… Page 191…

民国演义                                                            ·1010· 

 “佩孚心高气傲,哪里耐得这等恶气 ?终因自己的主帅曹三 
爷,正在竭意和他交欢时候,不得不作投鼠忌器之想,暂把一 
口恶气,硬硬的咽了下去。但是这等怨毒,深印心胸,再也无 
法消灭。民国以来,许多战事,总因权利意气而起。所以直皖 
战后,他就着着布置,作直奉战争的预备。此番苏督缺出,明 
知齐燮元蓄志图谋,决不肯拱手让人,好在他十分知趣,自代 
理督军令下,即暗中派人,刻意交欢曹、吴。佩孚一想,彼既 
降心相从,也落得收他作个东南膀臂,因此索性做个好人,反 
替燮元竭力保荐。于是齐燮元苏督一席,才算完全到手,而苏 
省地域,也从此正式隶入直派。后来北方多少风云,每与苏、 
浙战事相间而生,互有关系,实也滥觞于此呢。如今将陆军部 
呈复总统,对于李纯的抚恤办法,录在下面: 
      为英威上将军在任身故,遵令议恤事。本年十月十五日, 
奉大总统令开上将军苏皖赣巡阅使兼江苏督军勋一位陆军上将 
李纯,奠定东南,勋勤夙著 ,比年邦家多难,该巡阅使坐镇 
江表,才略昭宣,群流翕洽,而于和平统一之大计,尤能多方 
赞导,悉力筹维。干国匡时,声施益懋。前以感疾日剧,屡电 
请假调理,只以时事艰难,东南大局,赖其主持,谕令在署医 
治,力疾视事,方冀调摄就痊,长资倚畀。乃本日据齐耀琳、 
齐燮元电呈 :“该巡阅使两月以来,卧病奄缠,每以时局纠纷, 
统一未成,平时述及,声泪俱下,近更疚忧愧恨,神经时复错 
乱。本月十一日,忽于卧室,用手枪自击,伤及右胁乳下,不 
及疗治,登时出缺。手写遗书,缕述爱国爱民素愿莫酬,不得 
已以身谢国,惓惓于苏省之治安,国家之统一,筹虑周密,语 
不及私 。”披览之余,曷胜震悼!该故巡阅使年力未衰,猷为 
正远,乃以焦忧大局,报国捐躯,枉失长城,实为国家痛惜。 
着派齐耀琳即日前往致祭,给予治丧营葬费一万元,所有该故 

… Page 192…

民国演义                                                             ·1011· 

使身后事宜,着齐燮元、齐耀琳督饬所属,妥为办理。灵柩回 
籍时,沿途地方官,一体照料。生平政绩,宣付国史立传,并 
候特制碑文,刊立墓道,以彰殊绩。仍交陆军部照上将例从优 
议恤,用示笃念勋劳之至意。此令。等因。奉此,查本部历办 
成案,凡遇勋勤夙著,在职身故之员,均查照陆军平时恤赏暂 
行简章,分别给恤。此次英威上将军苏皖赣巡阅使江苏督军李 
纯,为国捐躯,业经奉令给与各项恤典在案,拟请从优依恤章 
第三条第四项之规定,按恤赏表第二号陆军上将因公殒命例, 
给予一次恤金七百元,遗族年抚金四百五十元,以三年为止, 
用彰荩绩。是否有当? 
      理合具文呈复,伏乞,鉴核施行。谨呈。 
      呈文上去,当于九月二十八日奉批: 
        呈悉。准如所拟给恤。此令。 
      苏事至此暂且搁起,先谈西南方面的事情。看官们总该记 
得,中央因求南北统一,曾派李纯为议和总代表,虽然旷日久 
持,毫无成绩,不过李纯为人,颇有长厚之名,对于南北两方, 
都还能够接近,有这么一个缓冲人物,又巧处在南北之中,一 
般人心理上,总还觉得南北有些微可和的希望。再则南北如此 
久持,既非国家之福,究竟当轴方面,也觉不甚相宜,双方面 
子上,尽是说的官话,暗地里谁不愿对方稍肯让价,这注统一 
国家的大生意,民国十年来全做的蚀本生意。就有成功的可能。 
所以两方和议,尽管不成,而李纯之见重于双方,却是不可掩 
的事实。如今李纯既死,失了和议中心,南北政府,都觉从此 
更难接近,未免互存可惜之意,这倒是李纯死后的一种真实风 
光呢。 
      却说西南政府自两李内变,滇桂失和,军政府的内幕,也 
和北方政府一般,但具虚名,毫无实际。军政府总裁岑春煊, 

… Page 193…

民国演义                                                             ·1012· 

虽有整顿之心,无奈权不在手,亦只有镇日躲在大沙头的农林 
试验场中,做他命令不出府门的总裁,得了空,向一班幕僚们, 
发几句牢骚话儿罢了。可怜。至于莫督方面,从广惠镇守使接 
陈炳焜的督军,又用毫无作为、百事不知的粤海道尹张锦芳护 
理广东省长,表面是军分民治,实在省长不过是督军一个二三 
等属吏,除了用几个秘书科长,委几个普通县缺之外,就是些 
小事情,不经督军许可,是一点不能发生效力的。可怜。好在 
张锦芳本人,原系出身绿林,充当书记,因他为人随和,好说 
话,给人瞧得可怜儿的;更凑着自己运气,由连营长而县知事, 
而道尹,如今索性做了一省长官,也算得心满志足,所谓始愿 
不及此,今及此,岂非天乎?这两句古书,大可移赠这位张省 
长咧。他既如此知足,又承莫督提拔之恩,自然唯唯诺诺,奉 
命惟谨。在任一年,倒也相安无事。 
      是一个会做生意的人。 
      谁知这时却有一人,磨拳擦掌的,要过一过广东省长瘾头, 
这人非他,便是现任财政厅长杨永泰,字鬯卿的。论广东现时 
官吏,出息顶好的,自推财政厅长,因为省中正在整顿市政, 
开辟马路,这市政督会办,照例是由财政警察两厅长兼办的。 
杨永泰以一个毫无势力的旧国会议员,因交欢莫督,得其宠信, 
才给他做这财政厅长,本来大可踌躇满志,得过且过。只因永 
泰为人,精明强干,是个心细才大之人,觉得区区财市两部分 
事情,未能展其骥足,于是竭力拉拢沈鸿英、刘志陆、刘达庆、 
林虎等一班将官,求他们向莫督说项,给他实授广东省长。也 
会做生意,可惜运气不好。莫督倒也无可不可,但广西陆荣廷 
方面,却因永泰是有名政客,又为政学会中坚人物,这政学会 
在两广,却似安福俱乐部的在北方一般,受人指摘,为各方所 
不满,所以永泰的省长梦,几乎被老陆一言打破,幸而莫督对 

… Page 194…

民国演义                                                             ·1013· 

他感情颇佳,又代他到军政府,请出岑春煊,替他讲话。同时 
张锦芳也知永泰志在必成,自己万万不是对手,倒也乖乖的, 
 自请退职,仍回粤海道原任。是一个会做生意的人。至此永泰 
的省长,才算做成功了。却不晓因此累及陆、莫两方,大伤情 
感,连到桂派内部,都发生裂痕起来。他们决裂原因,虽不专 
为此事,要以此事为原因之最大者,这也是无庸讳言的事情呢。 
      谁知杨永泰才大命穷,就职不到几月,广东省内又发生一 
桩大战事。原来粤人特性,好动恶静,喜新厌故,论这八个字 
儿,未尝不是粤人争雄商业、操持海上霸权的大原因。然施之 
政治,则往往弄得骚扰反复,大局振动。可以作买卖营生,不 
能作官场生意。结果,还是粤人自己吃亏,粤人之自杀政策。 
所以光复以还,粤省的战事最多,几乎每易一次长官,便有一 
次战乱。长官年年调换,战事也年年都有,总算莫荣新做得最 
长,地方上也勉勉强强的安静了几年。论荣新本人,委实算得 
一个廉洁自爱、惜民护商的好长官,可惜所用非人,利用他的 
忠厚,欺侮他的无识,种种劣迹,书不胜书。荣新自己朴诚俭 
约,除了每月应支官俸之外,确实一文也没有妄取。然而他的 
部属,竟有发财至几千几百万的,这要从我们旁观的说来,自 
然这批部下,对不住荣新,荣新又对不住广东人,管他本人道 
德怎高,究竟又算得什么儿哩。公论。这等地方,都是无形中 
造成粤桂恶感的主因。因为这批人十九是桂派人物,广东人反 
只站在一边,眼瞪瞪的受他们侵蚀欺凌,一句也不敢声说,本 
来都是叫人难受的事情啊。总计荣新督粤五年,论维持地方, 
保护商业,其功固不可没,而纵容部曲,横行不法,其罪也自 
难逭。公论。再讲作官这桩营生,干的好,是他分内事,弄得 
不好,可就对不起地方人民,而地方人民,也未必因其功而原 
其罪,于是探本穷源,都说以外省人治本省,人人存一个乐得 

… Page 195…

民国演义                                                             ·1014· 

作恶之心,政事焉有不坏?为长治久安之计,非得粤人治粤, 
决乎不能收效。这等情态,差不多粤人已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而荣新手下一班虾兵蟹将,兀自专欲妄为,一点不肯敛迹,于 
是粤人治粤之声浪,渐腾于社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