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11白话中阿含经11good! >

第203章

11白话中阿含经11good!-第203章

小说: 11白话中阿含经11good!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佛陀回答说:“婆罗门!我的在家与出家修行弟子,他们广泛学习是为了调伏自己,
      使自己得到寂静,使自己得到涅槃。婆罗门!我的在家与出家修行弟子,就是为了
      这样的目的而广泛学习。”
   6。 生闻梵志复问曰:“瞿昙!博闻诵习有差别耶?博闻诵习有功德耶?”
      生闻婆罗门又问:“佛陀!广泛学习会带来进步?会带来利益吗?”
   7。 世尊答曰:“梵志!博闻诵习而有差别,博闻诵习则有功德。”
      佛陀回答说:“婆罗门!广泛学习会带来进步,会带来利益。”
   8。 生闻梵志复问曰:“瞿昙!博闻诵习有何差别?有何○功德耶?”
      生闻婆罗门又问:“佛陀!广泛学习会带来什么进步?会带来什么利益呢?”
   9。 世尊答曰:“梵志!多闻圣弟子昼日作业,欲得其利,彼所作业败坏不成。彼所作
      业败坏不成已,然不忧戚、愁烦、啼哭,不椎身懊恼,亦不痴狂。梵志!若多闻圣
      弟子昼日作业,欲得其利,彼所作业败坏不成。彼所作业败坏不成已,然不忧戚、
      愁烦、啼哭,不椎身懊恼,亦不痴狂者,梵志!是谓博闻诵习而有差别,有此功德
      。”
      佛陀回答说:“婆罗门!广泛学习的圣弟子天天努力工作,想要得到财物,但是他的
      努力却失败,没有成功。虽然他的努力失败,没有成功,但是他不会忧愁、烦恼、
      哭泣,不会槌胸顿足,也不会愚痴狂乱。婆罗门!如果广泛学习的圣弟子天天努力
      工作,想要得到财物,但是他的努力却失败,没有成功。虽然他的努力失败,没有
      成功,但是他不会忧愁、烦恼、哭泣,不会槌胸顿足,也不会愚痴狂乱,婆罗门!
      这就是广泛学习所带来的进步,广泛学习所带来的利益。”
  10。 “复次,梵志!多闻圣弟子所有爱念,异无散解,不复相应,与别离已,然不忧戚
      、愁烦、啼哭,不椎身懊恼,亦不痴狂。梵志!若多闻圣弟子所有爱念,异无散解
      ,不复相应,与别离已,然不忧戚、愁烦、啼哭,不椎身懊恼,亦不痴狂者,梵志
      !是谓博闻诵习而有差别,有此功德。”
      “婆罗门!广泛学习的圣弟子,即使与他所爱念的一切,分开、别离,不再相应,
      他也不会忧愁、烦恼、哭泣,不会槌胸顿足,也不会愚痴狂乱,婆罗门!如果广泛

三九一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六

三九二 梵志品第十二(147)闻德经第六

      学习的圣弟子,即使与他所爱念的一切,分开、别离,不再相应,他也不会忧愁、
      烦恼、哭泣,不会槌胸顿足,也不会愚痴狂乱,婆罗门!这就是广泛学习所带来的
      进步,广泛学习所带来的利益。”
  11。 “复次,梵志!多闻圣弟子知所有财物皆悉无常,念出家学道。梵志!若多闻圣弟
      子知所有财物皆悉无常,念出家学道者,梵志!是谓博闻诵习而有差别,有此功德
      。”
      “婆罗门!广泛学习的圣弟子了知世间所有的财物都是无常,因而会想要出家修行
      。婆罗门!如果广泛学习的圣弟子了知世间所有的财物都是无常,因而会想要出家
      修行,婆罗门!这就是广泛学习所带来的进步,广泛学习所带来的利益。”
  12。 “复次,梵志!多闻圣弟子知所有财物皆悉无常已,剃除须发,着袈裟衣,至信舍
      家,无家学道。梵志!若多闻圣弟子知所有财物皆悉无常已,剃除须发,着袈裟衣
      ,至信舍家,无家学道者,梵志!是谓博闻诵习而有差别,有此功德。”
      “婆罗门!广泛学习的圣弟子了知世间所有的财物都是无常之后,会剃除须发,身
      着袈裟,正当地从俗家离开,成为无家者,过着游行的修行生活,婆罗门!这就是广
      泛学习的圣弟子了知世间所有的财物都是无常之后,会剃除须发,身着袈裟,正当
      地从俗家离开,成为无家者,过着游行的修行生活,婆罗门!这就是广泛学习所带
      来的进步,广泛学习所带来的利益。”
  13。 “复次,梵志!多闻圣弟子能忍饥渴、寒热、蚊虻、蝇蚤,风日所逼,恶声捶杖,
      亦能忍之。身遇诸疾,极为苦痛,至命欲绝,诸不可乐,皆能堪耐。梵志!若多闻
      圣弟子能忍饥渴、寒热、蚊虻、蝇蚤,风日所逼,恶声捶杖,亦能忍之。身遇诸疾
      ,极为苦痛,至命欲绝,诸不可乐,皆能堪耐者,梵志!是谓博闻诵习而有差别,
      有此功德。”
      “婆罗门!广泛学习的圣弟子能够忍耐饥渴、寒热、蚊虻、蝇蚤、风、热的逼迫、
      漫骂、毁谛,乃至捶打。即使身体遭周令人不悦、极为痛苦,乃至夺命的各种病痛
      ,也都能够忍耐。婆罗门!如果广泛学习的圣弟子能够忍耐饥渴、寒热、蚊虻、蝇
      蚤、风、热的逼迫、漫骂、毁谛,乃至捶打。即使身体遭遇令人不悦、极为痛苦,
      乃至夺命的各种病痛,也都能够忍耐,婆罗门!这就是广泛学习所带来的进步,广
      泛学习所带来的利益。”

三九三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六

三九四 梵志品第十二(147)闻德经第六

  14。 “复次,梵志!多闻圣弟子堪耐不乐,生不乐已,心终不着。梵志!若多闻圣弟子
      堪耐不乐,生不乐已,心终不著者,梵志!是谓博闻诵习而有差别,有此功德。”
      “婆罗门!广泛学习的圣弟子能够忍耐不乐,即使生起不乐,内心不会执着不乐。
      婆罗门!如果广泛学习的圣弟子能够忍耐不乐,即使生起不乐,内心不会执着不乐
      ,婆罗门!这就是广泛学习所带来的进步,广泛学习所带来的利益。”
  15。 “复次,梵志!多闻圣弟子堪耐恐怖,生恐怖已,心终不着。梵志!若多闻圣弟子
      堪耐恐怖,生恐怖已,心终不着,梵志!是谓博闻诵习而有差别,有此功德。”
      “婆罗门!广泛学习的圣弟子能够忍耐恐怖,即使生起恐怖,内心不会执着恐怖。
      婆罗门!如果广泛学习的圣弟子能够忍耐恐怖,即使生起恐怖,内心不会执着恐怖
      ,婆罗门!这就是广泛学习所带来的进步,广泛学习所带来的利益。”
  16。 “复次,梵志!多闻圣弟子若生三恶不善之念,欲念、恚念及害念(139),为此三恶不善
      念已,心终不着。梵志!若多闻圣弟子若生三恶不善之念,欲念、恚念及害念,为
      此三恶不善念已,心终不著者,梵志!是谓博闻诵习而有差别,有此功德。”
      “婆罗门!广泛学习的圣弟子,如果生起了三种邪恶不善的念头,贪欲的念头、瞋
      恨的念头、残酷的念头,内心不会执着这三种邪恶不善的念头。婆罗门!如果广泛
      学习的圣弟子,生起了三种邪恶不善的念头,贪欲的念头、瞋恨的念头、残酷的念
      头,内心不会执着这三种邪恶不善的念头,婆罗门!这就是广泛学习所带来的进步
      ,广泛学习所带来的利益。”
  17。 “复次,梵志!多闻圣弟子离欲、离恶不善之法(20)······至得第四禅成就游(23)。梵志!若
      多闻圣弟子离欲、离恶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禅成就游者,梵志!是谓博闻诵习而
      有差别,有此功德。”
      “婆罗门!广泛学习的圣弟子能够因为远离欲,远离邪恶不善之法,具足初禅而生
      活,即有觉、有观,而且从远离〔欲、不善之法〕生起喜乐;因为觉观的息灭,具
      足第二禅而生活,即内心的平静与专注,而且从无觉无观的定生起喜乐;因为远离
      喜而达到内心平衡,并且有正念正智,会以身体经验圣者所宣说之乐,即‘内心平
      衡,并具足正念者,其生活是快乐的’,具足第三禅而生活;因为乐灭、苦灭、过去
      的喜与忧已经灭,具足第四禅而生活,即不苦、不乐、〔只有〕由内心平衡所生起
      之念的清净。婆罗门!如果广泛学习的圣弟子能够成就这四种禅定,婆罗门!这就

三九五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六

三九六 梵志品第十二(147)闻德经第六

      是广泛学习所带来的进步,广泛学习所带来的利益。”
  18。 “复次,梵志!多闻圣弟子三结(43)已尽,得须陀洹(44),不堕恶法,定趣正觉,极受七
      有,天上、人间七往来已,则得苦边。梵志!若多闻圣弟子三结已尽,得须陀洹,
      不堕恶法,定趣正觉,极受七有,天上、人间七往来已,则得苦边者,梵志!是谓
      博闻诵习而有差别,有此功德。”
      “婆罗门!广泛学习的圣弟子能够永断三种会导致生死轮回的束缚,即身见、戒取
      见、疑,证得初果,不再造作恶业,终将得到解脱,最多七次往来天上人间,便可
      断尽一切苦。婆罗门!如果广泛学习的圣弟子能够永断三种会导致生死轮回的束缚
      ,即身见、戒取见、疑,证得初果,不再造作恶业,终将得到解脱,最多七次往来
      天上人间,便可断尽一切苦,婆罗门!这就是广泛学习所带来的进步,广泛学习所
      带来的利益。”
  19。 “复次,梵志!多闻圣弟子三结已尽,淫怒痴薄(45),得一往来(46),天上、人间一往来
      已,则得苦边。梵志!若多闻圣弟子三结已尽,淫怒痴薄,得一往来,天上、人间
      一往来已,则得苦边者,梵志!是谓博闻诵习而有差别,有此功德。”
      “婆罗门!广泛学习的圣弟子能够永断三种会导致生死轮迥的束缚,即身见、戒取
      见、疑,并且减弱贪、瞋、痴的程度,证得二果,最多一次往来天上人间,便可断
      尽一切苦。婆罗门!如果广泛学习的圣弟子能够永断三种会导致生死轮迥的束缚,
      即身见、戒取见、疑,并且减弱贪、瞋、痴的程度,证得二果,最多一次往来天上
      人间,便可断尽一切苦,婆罗门!这就是广泛学习所带来的进步,广泛学习所带来
      的利益。”
  20。 “复次,梵志!多闻圣弟子五下分结(47)尽,生彼间已,便般涅槃(48) ,得不退法(49),不还
      此世。梵志!若多闻圣弟子五下分结尽,生彼间已,便般涅槃,得不退法,不还此
      世者,梵志!是谓博闻诵习而有差别,有此功德。”
      “婆罗门!广泛学习的圣弟子能够永断五种较粗的,会导致生死轮迥的束缚,即贪
      欲、瞋恚、身见、戒取见、疑,证得三果,并且在〔色界或无色界〕天上得到解脱
      ,不再受生于人间。婆罗门!如果广泛学习的圣弟子能够永断五种较粗的,会导致
      生死轮迥的束缚,即贪欲、瞋恚、身见、戒取见、疑,证得三果,并且在〔色界或
      无色界〕天上得到解脱,不再受生于人间,婆罗门!这就是广泛学习所带来的进步

三九七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六

三九八 梵志品第十二(147)闻德经第六

      ,广泛学习所带来的利益。”
  21。 “复次,梵志!多闻圣弟子有息解脱,离色得无色(358),如其像定(480)身作证成就游,慧
      观⊕知漏(3)而⊕断漏(1345)。梵志!若多闻圣弟子有息解脱,离色得无色,如其像定身作证
      成就游,慧观知漏而断漏者,梵志!是谓博闻诵习而有差别,有此功德。”
      “婆罗门!广泛学习的圣弟子能够超越物质境界而达到无物质境界之寂静禅定,具
      足伟大的神通,以智慧了知烦恼、断除烦恼。婆罗门!如果广泛学习的圣弟子能够
      超越物质境界而达到无物质境界之寂静禅定,具足伟大的神通,以智慧了知烦恼、
      断除烦恼,婆罗门!这就是广泛学习所带来的进步,广泛学习所带来的利益。”
  22。 “复次,梵志!多闻圣弟子如意足(104)、天耳、他心智(483)、宿命智(501)、生死智,诸漏已尽
      ,得无漏,心解脱、慧解脱(24),于现法中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游:生已尽,梵行已
      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25)。梵志!若多闻圣弟子如意足、天耳、他心智、
      宿命智、生死智,诸漏已尽,得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中自知自觉,自作
      证成就游: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者,梵志!是谓博闻
      诵习而有差别,有此功德。”
      “婆罗门!广泛学习的圣弟子能够成就神足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天眼通
      ,并且断尽烦恼,没有贪欲与无明,当下能够以自己的智慧,亲身体验、知道:‘没
      有再生,尽苦之道已经圆满成就,应做之事已经完成,命终之后没有来生。’婆罗
      门!如果广泛学习的圣弟子能够成就神足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天眼通,
      并且断尽烦恼,没有贪欲与无明,当下能够以自己的智慧,亲身体验、知道:‘没有
      再生,尽苦之道已经圆满成就,应做之事已经完成,命终之后没有来生。’婆罗门
      !这就是广泛学习所带来的进步,广泛学习所带来的利益。”
  23。 生闻梵志复问世尊:“此博闻诵习有此差别,有此功德,颇更有差别,更有功德,
      最上、最妙、最胜耶?”
      生闻婆罗门又问:“佛陀!广泛学习除了会带来这些进步与利益之外,是否还有更好
      、更殊胜、更微妙的进步与利益呢?”
  24。 世尊答曰:“梵志!此博闻诵习有此差别,有此功德,更无差别,更无功德,最上
      、最妙、最胜者。”
      佛陀回答说:“婆罗门!广泛学习除了会带来这些进步与利益之外,没有其他更好、

三九九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六

四○○ 梵志品第十二(147)闻德经第六

      更殊胜、更微妙的进步与利益。”
  25。 生闻梵志白曰:“世尊!我已知。善逝(109)!我己解。世尊!我今自归于佛、法及比丘
      众(84) ,唯愿世尊受我为优婆塞(176) !从今日始,终身自归,乃至命尽。”
      于是,生闻婆罗门说:“佛陀!我已经知道了。佛陀!我已经了解了。佛陀!请接受
      我成为你的在家弟子,从现在开始一直到生命结束,都能够以佛陀、佛陀的教法、
      比丘僧团做为我归依的对象。”
  26。 佛说如是,生闻梵志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佛陀如是说完之后,生闻婆罗门对于佛陀所说,很欢喜地接受。


      (一四八)中阿含梵志品何苦经第七

   1。 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1) ,在胜林给孤独园(2)。
      以下是我所听到的:曾经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城的胜林给孤独园。
   2。 尔时,生闻(1330)梵志(9)中后彷徉(167) ,往诣佛所,共相问讯,却坐一面,白曰:“瞿昙(122)!我
      欲有所问,听乃敢陈。”
      有一次,生闻婆罗门在午餐过后前往佛陀的处所,问讯作礼之后,坐在一旁,说:“
      佛陀!我有问题想请教你,你是否愿意接受我的问题?”
   3。 世尊告曰:“梵志!恣汝所问。”
      佛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