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11白话中阿含经11good! >

第185章

11白话中阿含经11good!-第185章

小说: 11白话中阿含经11good!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舌,心中生无量恶不善之法,如是此纯大苦阴生。若无思者,则无有念;若无念
      者,则无有欲;若无欲者,则无爱、不爱;若无爱、不爱者,则无悭、嫉;若无悭
      、嫉者,则无刀杖、斗诤、憎嫉、谀谄、欺诳、妄言、两舌,心中不生无量恶不善
      之法,如是此纯大苦阴灭。唯然,世尊!唯然,善逝!唯然,大仙人!如佛所说法
      ,我悉知之。我断疑度惑,无有犹豫,闻佛所说故。”
      帝释天听了之后,说:“是的,佛陀!是的,善逝!是的,大师!妄想是思念的因缘
      ,从妄想会生起思念,妄想是思念的根本。如果没有妄想,就没有思念。因为有思
      念,所以有爱欲;因为有爱欲,所以有喜爱与憎恶;因为有喜爱与憎恶,所以有悭
      贪与嫉妒;因为有悭贪与嫉妒,所以有杀戮、斗争、憎恨、嫉妒、阿谀谄媚、欺骗
      不实、妄语、两舌,心中会生起无量的邪恶不善之法,一切的苦就是因此而生起。
      如果没有妄想,就没有思念;如果没有思念,就没有爱欲;如果没有爱欲,就没有
      喜爱与憎恶;如果没有喜爱与憎恶,就没有悭贪与嫉妒;如果没有悭贪与嫉妒,就
      没有杀戮、斗争、憎恨、嫉妒、阿谀谄媚、欺骗不实、妄语、两舌,心中不会生起
      无量的邪恶不善之法,一切的苦就能因此而消灭。是的,佛陀!是的,善逝!是的
      ,大师!佛陀所说的法,我已经知道了。因为听了佛陀所说的法,我断除了疑惑,
      没有犹豫。”
  42。 时,天王释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帝释天对于佛陀所说,很欢喜地接受。
  43。 复问曰:“大仙人!何者灭戏道迹(1226)?比丘何行趣向灭戏道迹耶?”
      帝释天又问:“佛陀!什么是适当的,可以灭除妄想之正道呢?比丘应该修习什么样
      的正道呢?”
  44。 世尊闻已,答曰:“拘翼!灭戏道迹者,谓八支圣(190),正见……乃至正定为八。拘翼
      !是谓灭戏道迹。比丘者行此趣向灭戏道迹。”
      佛陀回答说:“帝释天!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
      、正定,是适当的,可以灭除妄想之正道。帝释天!八正道就是比丘应该修习之适
      当的,可以灭除妄想的正道。”
  45。 时,天王释闻已,白曰:“唯然,世尊!唯然,善逝!唯然,大仙人!灭戏道迹者,

一八一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三

一八二 大品第十一(134)释问经第十八

      谓八支圣道,正见……乃至正定为八。大仙人!是为灭戏道迹。比丘者行此趣向灭
      戏道迹。唯然,世尊!唯然,善逝!唯然,大仙人!如佛所说法,我悉知之。我断
      疑度惑,无有犹豫,闻佛所说故。”
      帝释天听了之后,说:“是的,佛陀!是的,善逝!是的,大师!八正道,正见、正
      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是适当的,可以灭除妄想之正道
      。佛陀!八正道就是比丘应该修习之适当的,可以灭除妄想的正道。是的,佛陀!
      是的,善逝!是的,大师!佛陀所说的法,我已经知道了。因为听了佛陀所说的法
      ,我断除了疑惑,没有犹豫。”
  46。 时,天王释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帝释天对于佛陀所说,很欢喜地接受。
  47。 复问曰:“大仙人!比丘者趣向灭戏道迹,断几法,行几法耶?”
      帝释天又问:“佛陀!比丘应该断除几法,修习几法,才能够成为达到适当的,可以
      灭除妄想之正道的行者呢?”
  48 世尊闻己?答曰:“拘翼!比丘者趣向灭戏道迹,断二法,修行三法。云何为三?一
      曰念,二曰言,三曰求(1227)。拘翼!念者,我说有二种,可行、不可行。若念不可行者
      ,我即断彼;若念可行者,我为彼知时,有念有智(22),为成就彼念故,言亦如是。拘
      翼!求者,我说亦有二种,可行、不可行。若求不可行者,我即断彼;若求可行者
      ,我为彼知时,有念有智,成就彼求故。”
      佛陀回答说:“帝释天!比丘应该断除三法,修习三法,才能够成为达到适当的,可
      以灭除妄想之正道的行者。是哪三法呢?一是身行,二是口行,三是遍求。帝释天
      !我说:身行有二种,可以修习的与不可以修习的。对于不可以修习的身行,应该
      立即断除;对于可以修习的身行,应该具足正念正智,知道何时应修习身行。同理
      ,口行也是如此。帝释天!我说:遍求有二种,可以修习的与不可以修习的。对于
      不可以修习的遍求,应该立即断除。对于可以修习的遍求,应该具足正念正智,知
      道何时应修习遍求。”
  49。 时,天王释闻已,白曰:“唯然,世尊!唯然,善逝!唯然,大仙人!比丘者趣向灭
      戏道迹,断三法,修行三法。云何为三?一日念,二曰言,三曰求。大仙人说念有
      二种,可行,不可行。若念增长恶不善法,减损善法者,大仙人便断彼:若念减损

一八三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三

一八四 大品第十一(134)释问经第十八

      恶不善法,增长善法者,大仙人为彼知时,有念有智,成就彼念故,言亦如是。大
      仙人说求亦有二种,可行、不可行。若求增长恶不善法,减损善法者,大仙人便断
      彼;若求减损恶不善法,增长善法者,大仙人为彼知时,有念有智,成就彼求故。
      唯然,世尊!唯然,善逝!唯然,大仙人!如佛所说法,我悉知之。我断疑度惑,
      无有犹豫,闻佛所说故。”
      帝释天听了之后,说:“是的,佛陀!是的,善逝!是的,大师!比丘应该断除三法
      ,修习三法,才能够成为达到适当的,可以灭除妄想之正道的行者。是哪三法呢?
      一是身行,二是口行,三是遍求。佛陀说:身行有二种,可以修习的与不可以修习
      的。如果身行会增长邪恶不善之法,减少善法,应该立即断除;如果身行会减少邪
      恶不善之法,增长善法,应该具足正念正智,知道何时应修习身行。同理,口行也
      是如此。佛陀说:遍求有二种,可以修习的与不可以修习的。如果遍求会增长邪恶
      不善之法,减少善法,应该立即断除;如果遍求会减少邪恶不善之法,增长善法,
      应该具足正念正智,知道何时应修习遍求。是的,佛陀!是的,善逝!是的,大师
      !佛陀所说的法,我已经知道了。因为听了佛陀所说的法,我断除了疑惑,没有犹
      豫。”
  50。 时,天王释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帝释天对于佛陀所说,很欢喜地接受。
  51。 复问曰:“大仙人!比丘者趣向灭戏道迹有几法,护从解脱(301)行几法耶?”
      帝释天又问:“佛陀!比丘应该修习几法,才能够成为达到适当的,可以灭除妄想之
      正道的行者?他应该修习几法,才能够守护戒律呢?”
  52。 世尊闻已,答曰:“拘翼!比丘者趣向灭戏道迹有六法,护从解脱行六法也。云何为
      六?眼视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觉触、意知法。拘翼!眼视色者,我说
      有二种,可行、不可行。若眼视色不可行者,我即断彼;若眼视色可行者,我为彼
      知时,有念有智,成就彼故。如是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觉触、意知法者,
      我说亦有二种,可行、不可行。若意知法不可行者,我即断彼;若意知法可行者,
      我为彼知时,有念有智,成就彼故。”
      佛陀回答说:“帝释天!比丘应该修习六法,才能够成为达到适当的,可以灭除妄
      想之正道的行者:他应该修习六法,才能够守护戒律。是哪六法呢?当眼睛见到

一八五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三

一八六 大品第十一(134)释问经第十八

      物质时、当耳朵听到声音时、当鼻子闻到味道时、当舌头尝到滋味时、当身体感到
      接触时、当意念意识到概念时。帝释天!我说:当眼睛见到物质时会有二种情形,
      可以修习的与不可以修习的。对于不可以修习的情形,应该立即断除;对于可以修
      习的情形,应该具足正念正智,知道何时应修习。同理,当耳朵听到声音时、当鼻
      子闻到味道时、当舌头尝到滋味时、当身体感到接触时也是如此。帝释天!我说:
      当意念意识到概念时会有二种情形,可以修习的与不可以修习的。对于不可以修习
      的情形,应该立即断除;对于可以修习的情形,应该具足正念正智,知道何时应修
      习。”
  53。 时,天王释闻已,白曰:“唯然,世尊!唯然,善逝!唯然,大仙人!比丘者趣向灭
      戏道迹者有六法,护从解脱行六法。云何为六?眼视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
      、身觉触、意知法。大仙人说眼视色者,有二种,可行、不可行。若眼视色增长恶
      不善法,⊕减损善法者,大仙人即断彼;若眼视色减损恶不善法,增长善法者,大仙
      人为彼知时,有念有智,成就彼故。如是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觉触,大仙
      人说意知法者,亦有二种,可行、不可行。若意知法增长恶不善法,减损善法者,
      大仙人即断彼;若意知法减损恶不善法,增长善法者,大仙人为彼知时,有念有智
      ,成就彼故。唯然,世尊!唯然,善逝!唯然,大仙人!如佛所说法,我悉知之。
      我断疑度惑,无有犹豫,闻佛所说故。”
      帝释天听了之后,说:“是的,佛陀!是的,善逝!是的,大师!比丘应该修习六法
      ,才能够成为达到适当的,可以灭除妄想之正道的行者;他应该修习六法,才能够
      守护戒律。是哪六法呢?当眼睛见到物质时、当耳朵听到声音时、当鼻子闻到味道
      时、当舌头尝到滋味时、当身体感到接触时、当意念意识到概念时。佛陀说:当眼
      睛见到物质时会有二种情形,可以修习的与不可以修习的。如果当眼睛见到物质时
      会增长邪恶不善之法,减少善法,则应该立即断除;如果当眼睛见到物质时会减少
      邪恶不善之法,增长善法,应该具足正念正智,知道何时应修习。同理,当耳朵听
      到声音时、当鼻子闻到味道时、当舌头尝到滋味时、当身体感到接触时也是如此。
      佛陀说:当意念意识到概念时有二种情形,可以修习的与不可以修习的。如果当意
      念意识到概念时会增长邪恶不善之法,减少善法,应该立即断除;如果当意念意识
      到概念时会减少邪恶不善之法,增长善法,应该具足正念正智,知道何时应修习。

一八七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三

一八八 大品第十一(134)释问经第十八

      是的,佛陀!是的,善逝!是的,大师!佛陀所说的法,我已经知道了。因为听了
      佛陀所说的法,我断除了疑惑,没有犹豫。”
  54。 时,天王释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帝释天对于佛陀所说,很欢喜地接受。
  55。 复问曰:“大仙人!比丘者趣向灭戏道迹,命存一时顷,复断几法,行几法耶?”
      帝释天又问:“佛陀!对于即将命终的比丘,应该断除几法,修习几法,才能够成为
      达到适当的,可以灭除妄想之正道的行者呢?”
  56。 世尊闻已,答曰:“拘翼!比丘者趣向灭戏道迹,命存一时顷,复断三法,行三法。
      云何为三?一日喜,二曰忧,三曰舍(107)。拘翼!喜者,我说有二种,可行、不可行。
      若喜不可行者,我即断彼;若喜可行者,我为彼知时,有念有智,成就彼故,忧亦
      如是。拘翼!舍者,我说亦有二种,可行、不可行。若舍不可行者,我即断彼;若
      舍可行者,我为彼知时,有念有智,成就彼故。”
      佛陀回答说:“帝释天!对于即将命终的比丘,应该断除三法,修习三法,才能够成
      为达到适当的,可以灭除妄想之正道的行者。是哪三法呢?一是喜,二是忧,三是
      中性感觉。帝释天!我说:喜有二种,可以修习的与不可以修习的。对于不可以修
      习的喜,应该立即断除;对于可以修习的喜,应该具足正念正智,知道何时应修习
      。同理,忧也是如此。帝释天!我说:中性感觉有二种,可以修习的与不可以修习
      的。对于不可以修习的中性感觉,应该立即断除;对于可以修习的中性感觉,应该
      具足正念正智,知道何时应修习。”
  57。 时,天王释闻已,白曰:“唯然,世尊!唯然,善逝!唯然,大仙人!比丘者趣向灭
      戏道迹,命存一时顷,断三法,行三法。云何为三?一日喜,二曰忧,三曰舍。大
      仙人说喜者,有二种,可行、不可行。若喜增长恶不善法,减损善法者,大仙人即
      断彼;若喜减损恶不善法,增长善法者,大仙人为彼知时,有念有智,成就彼故,
      忧亦如是。大仙人说舍者,亦有二种,可行、不可行。若舍增长恶不善法,减损善
      法者,大仙人即断彼;若舍减损恶不善法,增长善法者,大仙人为彼知时,有念有
      智,成就彼故。唯然,世尊!唯然,善逝!唯然,大仙人!如佛所说法,我悉知之
      。我断疑度惑,无有犹豫,闻佛所说故。”
      帝释天听了之后,说:“是的,佛陀!是的,善逝!是的,大师!对于即将命终的比

一八九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三

一九○ 大品第十一(134)释问经第十八

      丘,应该断除三法,修习三法,才能够成为达到适当的,可以灭除妄想之正道的行
      者。是哪三法呢?一是喜,二是忧,三是中性感觉。佛陀说:喜有二种,可以修习
      的与不可以修习的。如果喜会增长邪恶不善之法,减少善法,则应该立即断除;如
      果喜会减少邪恶不善之法,增长善法,应该具足正念正智,知道何时应修习。同理
      ,忧也是如此。佛陀说:中性感觉有二种情形,可以修习的与不可以修习的。如果
      中性感觉会增长邪恶不善之法,减少善法,应该立即断除;如果中性感觉会减少邪
      恶不善之法,增长善法,应该具足正念正智,知道何时应修习。是的,佛陀!是的
      ,善逝!是的,大师!佛陀所说的法,我已经知道了。因为听了佛陀所说的法,我
      断除了疑惑,没有犹豫。”
  58。 时,天王释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帝释天对于佛陀所说,很欢喜地接受。
  59。 复问曰:r 大仙人!一切沙门、梵志(9)同一说、一欲、一爱、一乐、一意(1228)耶?”
      帝释天又问:“佛陀!是否所有的修行人、婆罗门都教导相同的教法,守持相同的戒
      律,有相同的欲求,追求相同的目标呢?”
  60。 世尊闻已,答曰:“拘翼!一切沙门、梵志不同一说、一欲、一爱、一乐、一意也。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