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记密码:清宫隐史 作者:隋邦森隋海英-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注解:
数字和为二十四。又特意写在第二十四回,隐射顺治皇帝24次到南堂,接受不要利钱的汤爷爷教诲。顺治的“世法平等”、“满汉一体”、“男女平等”、“恋爱自由”、“废除逃人法”、“禁止圈地”、“满洲亲贵退出六部”等“杂学旁收”的新思想,都来源于这“十五两三钱四分二厘”的无息贷款。皇帝驾临民家24次,各种史料均有记载,所以《石头记》采用了二十四这个历史坐标值,为后人破解提供了可信的数据。
《石头记》第一百三回《昧真禅雨村空遇旧》原文:雨村复又心疑:“想去若非士隐,何貌言相似若此?离别来十九载,(注:南明政权维持十九年)面色如旧,必是修炼有成,未肯将前身说破。但我既遇恩公,又不可当面错过。看来不能以富贵动之,那妻女之私更不必说了。”想罢,又道:“仙师既不肯说破前因,弟子于心何忍!”
注解:
“离别来十九载”,是清朝帝系贾雨村与明朝帝系甄士隐说的话,隐射崇祯皇帝煤山自缢已经十九年,标志着《石头记》故事从顺治时代,进入了康熙时代。
《石头记》第一百四回《醉金刚小鳅生大浪》原文:进了都门,众衙役接着,前呼后拥的走着。雨村坐在轿内,听见轿前开路的人吵嚷。雨村问是何事,那开路的拉了一个人过来跪在轿前,禀道:“那人酒醉,不知回避,反冲突过来。小的吆喝他,他倒恃酒撒泼,躺在街心,说小的打了他了。”雨村便道:“我是管理这里地方的,你们都是我的子民。知道本府经过,喝了酒不知退避,还敢撒赖!”那人道:“我喝酒是自己的钱,醉了躺的是皇上的地,就是大人老爷也管不得。”雨村怒道:“这人目无法纪!问他叫什么名字。”那人回道:“我叫醉金刚倪二。”雨村听了生气,叫人:“打这东西!瞧他是金刚不是。”……那夜果等倪二不见回家,他女儿便到各处赌场寻觅。那赌博的都是这么说,他女儿哭了。众人都道:“你不用着急。那贾大人是荣府的一家。荣府里的一个什么二爷和你父亲相好,你同你母亲去找他说个情,就放出来了。”倪二的女儿想了一想:“果然我父亲常说间壁贾二爷和他好,为什么不找他去?”赶着回来就和母亲说了,娘儿两个去找贾芸……贾芸无言可支,便说是:“西府里已经打发人说了,只言贾大人不依。你还求我们家的奴才周瑞的亲戚冷子兴(索尼)去才中用。”倪家母女听了,说:“二爷这样体面爷们还不中用,若是奴才,是更不中用了。”贾芸不好意思,心里发急道:“你不知道,如今的奴才比主子强多着呢。”(辅政四大臣说了算)倪家母女听来无法,只得冷笑几声,说:“这倒难为二爷白跑了这几天。等我们那一个出来再道乏罢。”说毕出来,另托人将倪二弄出来了,只打了几板,也没有什么罪(汤若望因北京连续地震而无罪释放)。
注解:
“醉金刚”拦住贾雨村的路线,隐射汤若望企图拦住康熙辅政四大臣为首的清朝朝廷的复旧路线。顺治十八年(1661年)二月,四位辅政大臣刚上台即向全国发布命令:朕秉承先志,厘剔弊端,因而详细体察,乃知满洲佟义,内官吴良辅阴险狡诈,巧售其奸……各衙门专务任意把持,广兴营造,糜冒钱粮,以致万民告匮,兵饷不敷……坏本朝淳朴之风俗,变祖宗入定之典章……十三衙门尽行革去,凡事皆遵太祖、太宗制,内官永不录用。
首倡十三衙门的吴良辅,此时正在悯忠寺替顺治皇帝出家,仍被“变易旧制”罪名而论斩。接着是罢内阁、翰林院,复设“内三院”。内三院各设满大学士一员,汉大学士一员,并规定一旦见缺,满洲学士即应推补,汉大学士见缺则不一定。康熙元年(1662年)二月,翰林院并入内三院,侍讲学士、侍讲一概裁汰。
辅政大臣上台伊始的举措,其实就是革除顺治皇帝的汉化政策,恢复皇太极时代的满制。孝庄太后对当年顺治皇帝推行的汉化政策是赞同的,组建汉军旗,重用汉官,满汉一体等都是顺乎时势之需要。但顺治仙逝,康熙冲龄,四臣辅政,满洲大臣对顺治朝重用汉官极端不满。孝庄太皇太后审时度势,觉得可依赖的还是满洲上三旗的四位辅政大臣。为此不惜付出代价,不惜走点回头路,借以换取清朝朝廷内部的稳定。这是“诸害相较取其轻,诸利相较取其重”的措施。
朝廷上的圈地争端和汤若望天算案政治影响很大。辅政大臣以两黄旗京畿原圈地二十年前被多尔衮的正白旗圈占为名,要求重新将正白旗的好地归还两黄旗,双方不足之处再圈民地以补充之。议政大臣费扬古以顺治皇帝严令禁止圈地予以抵制,一场论战沸沸扬扬。
汤若望是太皇太后的义父、顺治皇帝的爷爷、当今康熙皇上的曾爷爷,其时宪历由先皇颁布实行多年,辅臣苏克萨哈、鳌拜支持钦天监官员杨先光,进行反攻倒算,要求恢复大统历。以换地为名重新圈占民地、恢复落后而不准确的大统历,完全置江山社稷于不顾了,既是对顺治皇帝的反攻清算,更是对深居后宫的康熙祖孙的威胁。
汤若望天算案的矛头,直接对准康熙祖孙二人。议政王大臣会议数次,御前会审数次,仍难以结案。孝庄和康熙皇帝竭力想保全德国传教士汤若望的性命,但辅政大臣不接受,用莫须有的“罪证”欲置汤若望于死地。孝庄嘱咐安亲王岳托利用御前会审首席主持的机会体体面面地结案,也没有成功,只争取到在建国门观象台实测校验的缓死之机。
辅政大臣把实测校验结果颠倒黑白,标拟汤若望处绞。苏克萨哈与鳌拜完全不顾孝庄的保全谕旨,以“辅臣拟旨”的形式把汤若望等人由处绞改为斩首,企图借汤若望的脑袋,给孤儿寡母的皇室一个下马威。幸亏一场大地震救了孝庄皇太后,吓退了对天神尚有敬畏的苏克萨哈、鳌拜等辅政大臣,汤若望才得以免死。孝庄与康熙为首的皇权最终取得了胜利,汤若望无罪释放,得以寿终正寝。
醉金刚倪二拦路、被捕、坐监、挨打,最后无罪释放,即隐射这段历史。
“你还求我们家的奴才周瑞的亲戚冷子兴去才中用”——隐射四位辅政大臣之首索尼,对汤若望天算案的态度与苏克萨哈、鳌拜不同。索尼帮助孝庄与康熙,对开罪汤若望起了重要作用。后来,孝庄选定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为康熙的皇后,显然与此案有极大的关系。
第一百四回《醉金刚小鳅生大浪》原文:“……若说贾二这小子,他忘恩负义,我就和几个朋友说他家怎么欺负人,怎么放重利,怎么强娶活人妻。吵嚷出去,有了风声到了都老爷耳朵里头,这一闹起来,叫他们才认得倪二金刚呢。”他女人道:“你喝了酒睡去罢。他又强占谁家的女人来着?没有的事,你不用混说了。”倪二道:“你们在家里,那里知道外头的事?前年我在场儿里碰见了小张,说他女人被贾家占了,他还和我商量,我倒劝着他才压住了。不知道小张如今那里去了,这两年没见……”说着,倒身躺下,嘴里还是咕咕哝哝的说了一回,便睡去了。
注解:
“前年我在场儿里碰见了小张……这两年没见。”“小张”指尤二姐的前夫张华,隐射顺治皇帝的弟弟襄亲王博穆博果尔。顺治十二三年(1656—1657年),顺治帝爱上了胞弟襄亲王的福晋董鄂氏,甚至打了襄亲王一个嘴巴(《汤若望传》云“一个奇特的耳光”),气死了襄亲王(含愤自杀),把重孝在身的董鄂氏用一顶小轿抬入紫禁城(第六十五回《贾二舍偷娶尤二姨》云:“至次日五更天,一乘素轿,将二姐抬来。”),先没有名分,后晋封为贤妃,不久又晋封为皇贵妃。皇贵妃董鄂氏之父鄂硕亦极受恩宠,连升三级,从三等精奇哈番(三等子)晋封为三等伯,死后追封为侯。
《汤若望传》对此事有详细记录。《石头记》第六十五回《贾二舍偷娶尤二姨》直接隐写了这段历史。
第八章 顺治初年
第1节 顺治的童年与少年时代
顺治皇帝七岁随母亲孝庄皇太后入主中原,崇祯十七年、顺治元年九月十九日到达北京,十月初一在故宫太和门登上中国皇帝的宝座。到顺治八年正月十二日正式亲政之前,清朝政权由“皇叔父”或“皇父”摄政王多尔衮控制。在这七年,大清国名义上的皇帝是顺治,后台是母亲孝庄皇太后,朝政的实际管理者是多尔衮。
这段历史进入《石头记》,贾府(清朝政府)的名义小主子(皇帝)是贾宝玉,后台是贾母、王夫人、王熙凤(大清国国母、新老国王夫人、王国的凤凰),前台的代理家长是贾政与贾琏(大清国摄政王)。
王夫人与贾政的关系,王熙凤与贾琏的关系,前五六年是事实婚姻(嫂子“养小叔子”),后一两年是合法婚姻(太后下嫁,成多尔衮的“二令”)——《石头记》闪烁其词地如此写,读者恐怕不会一万年也看不懂。
两种婚姻关系的最后结果是复杂的。在《石头记》里平儿(苏麻喇姑)总结说:“纵在这屋里操上一百分的心,终久咱们是那边屋里去的。”——证实当时孝庄已经下嫁多尔衮,虽然还在慈宁宫操心,还是皇太后,但死了以后还是要算多尔衮的妻子,按皇家的正统观念,“终久咱们是那边屋里去的”。
孝庄皇太后已经没有资格与清太宗合葬,也没有资格进入遵化清东陵,只能“停棺不葬”三十七年,后代子孙才勉强同意将她埋在东陵围墙的外面。为了掩人耳目,美其名曰“昭西陵”——对沈阳的昭陵而言,是“西”陵。对北京遵化的东陵而言,是“昭陵”。既不“东”,也不“西”——让后人弄不懂究竟是什么“东西”。
七年的“多尔衮时代”,主要历史大事如下:(1)顺治元年(1644年),甲申之变,李自成进京,崇祯自缢,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李自成焚毁明皇宫,多尔衮入主北京,修复故宫,孝庄与顺治入关,多铎南征,阿济格(贾蓉)西征,孝庄开科取士。
顺治元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进宫,崇祯煤山自缢。——《林如海捐馆扬州城》。
顺治元年四月二十二日,李自成在石河战役被吴三桂与多尔衮联军击败。四月二十七日李自成逃回北京。四月二十九日称帝一天,四月三十日焚烧北京而逃走。——《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中的“贾雨村救薛蟠”,与“柳湘莲救薛蟠”。
顺治元年五月初二,多尔衮入主北京。——《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顺治元年五月初三,吴三桂正式臣服清朝——“薛蟠生日”。多尔衮宣布优待明宗室,为崇祯建陵发丧。——“贾琏陪林黛玉为林如海到姑苏发丧”。
顺治元年五月初三到九月,多尔衮令范文程、洪承畴、金之俊(“老名公山子野”——明朝归顺的三位大学士)修复明故宫。——贾政与“老明公三子野”的“大观园修建工程”。
顺治元年八月底九月初,为修复的故宫题写对联匾额。——《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顺治元年九月十九日,孝庄与顺治入主北京,多尔衮接驾。——《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与《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顺治元年十月初一,顺治于太和门登基。——《起嫌疑顽童闹学堂》。
顺治元年十月初一,令多铎南征江南。——“贾蔷、贾蓉到苏州采办”,因江南甄家存有贾家“五万两银子”——南明残存“五个小皇帝”。
顺治元年十一月,孝庄主持开科考试。——“多姑娘考试贾琏”与士大夫“傅试”“傅秋芳”。
(2)顺治二年(1645年),南明弘光元年,顺治皇帝年八岁,孝庄32岁。
顺治二年五月二十三日,清兵破南京,福王弘光早已流窜芜湖。顺治二年五月二十五日,清兵执弘光至南京,然后押解北京。——甄宝玉,“他令尊也曾下死笞楚过几次,无奈竟不能改。每打的吃疼不过时,他便‘姐姐’‘妹妹’乱叫起来”。
顺治二年六月二十七日,唐王自立于福州,号称隆武。——江南甄家第一次“接驾”。
顺治二年八月十七日,唐王赐郑森国姓,名成功。郑成功后称“国姓爷”朱成功。38年后,郑(朱)克塽(薛宝琴)说的“昨夜朱楼梦”,就是朱成功的台湾梦也。
顺治二年,多铎奉谕,别了阿济格,军士分作三支,长驱河上,如入无人之境。史可法令高杰出师徐州。高杰与雎州总兵许定国联络,不知许定国已降清。高杰被许定国赚入城内,灌得烂醉。伏兵齐起,身首异处。许定国引领多铎进取归德。肃亲王豪格(焦大)横扫山东。山东既平,奉命到归德来会多铎。淮北一带,望风降清。多铎由归德趋泗州,安渡淮河,继续南征。豪格回京复命。——这就是“焦大”回忆的战争故事。
此事反映到《石头记》中为第一回:急得士隐惟跌足长叹而已。只得与妻子商议,且到田庄上去安身。偏值近年水旱不收,鼠盗蜂起,无非抢田夺地,鼠窃狗偷,民不安生,因此官兵剿捕,难以安身。士隐只得将田庄都折变了,便携了妻子与两个丫鬟投他岳丈家去。他岳丈名唤封肃,本贯大如州人氏,虽是务农,家中都还殷实。今见女婿这等狼狈而来,心中便有些不乐。幸而士隐还有折变田地的银子未曾用完,拿出来托他随分就价薄置些须房地,为后日衣食之计。那封肃便半哄半赚,些须与他些薄田朽屋。士隐乃读书之人,不惯生理稼穑等事,勉强支持了一二年,越觉穷了下去。
(3)顺治三年(1646年),顺治年九岁,孝庄33岁。
九月十五日清兵杀唐王于福州。唐王死后,唐王弟自立于广州,也号称隆武。同时,韩王自立于郧西,号称定武。桂王自立于肇庆,称号永历。唐王称帝福州——为“江南甄家”第一次接驾。隆武称帝广州。定武称帝郧西。永历称帝肇庆。反映到《石头记》中,则为“江南甄家”的第二、第三与第四次“接驾”也。
桂王、唐王与隆武的反清斗争很快被扑灭了,只有韩王定武帝坚持了19年,到康熙二年,史书才记载云“韩王不知所终”——反映到《石头记》第一百三回《昧真禅雨村空遇旧》云:“雨村复又心疑:‘想去若非士隐,何貌言相似若此?离别来十九载(注:南明政权维持十九年),面色如旧,必是修炼有成,未肯将前身说破。’”(4)顺治五年(1648年),南明定武三年,永历二年,顺治年11岁,孝庄35岁。
顺治皇帝尊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在此后不久。多尔衮篡位的步伐加快,顺治与孝庄都感到了威胁。反映到《石头记》中,为第二十五回《魇魔法姊弟逢五(顺治五年)鬼》、第三十三回《不肖种种大承笞挞》。
(5)顺治六年(1649年),南明定武四年,顺治年12岁,孝庄36岁。二月初八日,孝庄下嫁多尔衮。——反映到《石头记》中,为第五十四回《史太君破陈腐旧套王熙凤效戏彩斑衣》。
同年,孔有德改封定南王,开藩广西。耿仲明改封靖南王,后开藩福建。尚可喜改封平南王,开藩广东。平西王吴三桂仍开藩云南——反映到《石头记》中,四大汉王成了贾宝玉辫子上的四颗“珠子”——朱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