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一夜成名 作者:张一一_2 >

第2章

一夜成名 作者:张一一_2-第2章

小说: 一夜成名 作者:张一一_2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市民:这是一种不爱国的表现
  正是这样一幅让人费解的广告,引起长沙市民的褒贬不一的议论。
  “这是一个策划天才”,在长沙市某策划公司上班的刘女士说,我是在办公室看到这个广告的,看完广告后,她认为这是一个征婚的启事,只是征婚男子花了一点心思,借中韩大赛即将开战的机会,好好炒作表现自己,以引起女孩子的注意,告诉对方“自己是个不一般的人”,从职业爱好的角度看,“征婚者有头脑”,至于用什么方式表现和炒作,并不奇怪。
  长沙市开福区的王先生是一个铁杆球迷,平时经营着一个报刊摊。看到这个广告后,他整个上午都愤愤难平。“这是不爱国的表现”,他说,登广告的男子肯定不是征婚,是一个球迷,以此发泄对中国队平时赛事上表现的不满。但他认为,虽然自己平时也对中国足球也是恨铁不成钢,而张一一在中韩大赛在即之时打出如此广告,不但不为中国队鼓气,反而泼冷水,这是一种不爱国的表现,“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在记者随机采访的市民当中,认为张一一在自我炒作的占绝大多数,且都认为他的做法并不可取。在长沙市平和堂某品牌衣柜工作的胡玲小姐认为,如果张一一是诚心征友,就会把手机号码公布出来,不会让人去猜,且留下一句模棱两可的话,由此可见张一一是在进行一种炒作,很可能是一种商业炒作。而炒作并无可厚非,只是没必要利用中国足球队来进行炒作,因此这种做法是失败的,并不可取的。

创造机会(1)

  人的一生,上帝赐予我们的机会少得可怜,而且稍纵即逝,单单守株待兔的去守望去依赖那些不知何年何月才会降临的机会,往往很难实现最大化的成功。真正的成功者,不但要善于把握机会,更要善于创造机会。
  2005年6月18日,经过精心的筹备,我被誉为“2005中国最具争议青春小说”的新作《我不是人渣》终于赶在这一天出版,我豪情壮志的在湖南图书城召开了首发式新闻发布会。
  虽然“18”是我的幸运数字,虽然6月18日是中国高等院校发放毕业证的日子,虽然《我不是人渣》“讲述的是中国第一个对大学毕业证说‘不’叛逆者成长的心路历程”,虽然第二天中国和哥斯达黎加国家队的“复仇之战”是长沙到那时为止举行的最高级别足球赛事,虽然我利用自己“状告中国足协第一人”的美丽身份大放厥词预测比分什么的,虽然我早已居心叵测的在《我不是人渣》的序言里埋下伏笔“涉嫌影射贾平凹和余秋雨等文坛大腕”,虽然我在首发式上接受记者提问时大言不惭的狂批余秋雨和贾平凹,虽然给主流媒体的红包也没少打,但是由于自己前期宣传工作不到位、临场调控经验匮乏的主观原因以及气候因素和学生多在准备期末考试等客观原因影响,新闻发布会的实际效果与我当初一厢情愿的预测相去甚远。
  为了扩大宣传效果,我相继采取了一系列补救措施,例如祭出“张一一征婚拒日本女子”(今年是反法西斯六十周年)就是其中之一。到了7月初,我想要再制造一个比较有影响的营销事件宣传《我不是人渣》,正愁找不到一个好的切入点,这时候华版在线网站的负责人找到我,希望我能出出点子给他们网站也宣传宣传。
  我打开他们网站一看,发现与其它文学艺术网站的栏目设置大同小异,基本上可以说是“同质化”了。华版在线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弄了一个“风云榜”和“排行榜”,此前也曾举办了一系列的诸如什么书法大赛、摄影大赛、模特大赛之类的赛事,虽然没有营造出较大的新闻影响,却是颇建立了一些规模效应,他们与其它文学艺术网站的“差异化优势”也许就体现在这里。当时,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要从这个“排行榜”切入。当晚,我在键盘上乐不可支恬不知耻的“一网打尽天下英豪”,“无中生有”的把平时割据一方各自为王的“问题作家”收归门下为我所用,草拟了这样一个方案:
  “中国十大最具争议作家”排行榜暨华版在线品牌营销
  策划案(草拟)
  活动目的:1。提升华版在线品牌形象和知名度;
   2。宣传张一一新作《我不是人渣》。
  活动宗旨:1。成本最小,效果最佳;
   2。互相炒作,实现双赢。
  活动时间:2005年7月8日18日
  活动内容:1。7月8日,华版在线推出“十大争议作家”排行榜,称将斥巨资三百万签下获十大争议作家状元三年内作品优先出版权;
   2。7月13日,刚出版新作“2005最具争议小说《我不是人渣》”的张一一一路青云直上,票选结果逐渐超出李敖、王朔、九丹、余秋雨等文坛大腕;
   3。7月18日,张一一最终以大跌眼镜的压倒性优势夺冠,张一一有感华版在线包装新人之诚意和效果,放弃三百万巨资。
  主办单位:华版在线文化传媒公司
  协办单位:红网、新浪网、当代商报、东方新报、湖南电台文艺频道、湖南电视台娱乐频道
  媒体策略:网络媒体与平面媒体强势联合,全程跟进
  策略分析:1。“中国十大最具争议作家”提法的价值;
   2。“中国十大最具争议作家”自身的价值;
  3。“排行榜”概念渗透力和影响力的价值;
   4。百万巨资“悬而不发”虚晃一枪的价值;
   5。张一一新作刚出,宣传此伏彼起的价值。
  附: “十争议作家”语录
  春树:只要性高潮,不要性骚扰。
  九丹:要夸奖一个女人,莫过于说她是妓女。
  木子美:了解一个男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和他上床。
  王朔:四大天王、金庸的小说、成龙的电影、琼瑶的电视剧是四大俗。
  李敖:我一般不读书。如果我想读什么书,就会自己写一本。
  张一一:《我不是人渣》读一遍,可以少奋斗三十年。
  贾平凹:《秦腔》之后,我不会再写小说。

创造机会(2)

  梁晓声:我的作品根本不需要畅销!
  余秋雨:我根本不需要忏悔!
  郭敬明:我没有抄袭!
  注:1。此排行榜极易执行,每人只需网上下载一张照片、一段简单介绍和一句个性突出引人入胜话语即可,且成本性价比几乎为零;
  2。可考虑用网络红人“芙蓉姐姐”置换贾平凹,种种迹象表明芙蓉姐姐将马上出书;如不出书,拉她进所谓作家圈亦是争议;
  3。一个活动的成功与否有三大核心要素,是为策划力、团队力和执行力。此策划案提供的只是一个基本的思路,执行中可能会面临一些不可预测的状况,这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以变应变,在第一时间调整策略、巩固效果、实现预期目标。
  4。更多时效性、实战型、低成本、易执行营销事件随时切入。
  这一“空穴来风”方案提交给华版在线高层审阅后,领导大喜,亲切批注:“方案很好,请立马执行。”
  张一一先生沾沾自喜的在执行这一方案的时候,一开始为了实现最大的新闻价值,颇是
  自作聪明的把贾平凹换成了当时风头正劲的“芙蓉姐姐”,自以为得计,不料有几家重要媒体在报选题的时候没有通过,原因之一是“芙蓉姐姐”还没出版过作品,不能算是作家,给了张一一先生当头一棒。
  然而,张一一毕竟是善于在第一时间调整行动,并且化不利为有利的,张一一立马让华版在线的技术人员在最短的时间里把“芙蓉姐姐”换成了“用身体写作”的赵凝。至此,张一一端坐黑房子里一手打造出来的“中国十大最具争议作家”——李敖、王朔、余秋雨、梁晓声、九丹、春树、赵凝、木子美、郭敬明、张一一等十人终于浮出水面。
  当天傍晚到接下来的几天,这一营销事件相继被新浪、搜狐、网易、TOM、QQ、人民网、中国网、齐鲁热线、中国经济网首页推荐,《新快报》、《华商报》、《合肥晚报》、《今日女报》、《烟台日报》等全国各地纸媒纷纷抢鲜跟进,红网、QQ、搜狐、新浪、国际在线、《新快报》、《新闻午报》等发表评论狠狠批判张一一《你不是人渣,谁是人渣》,张一一随即反唇相讥《我若是人渣,你是虾米》,针对《苛求孟浪的时代是可怕的》一文,反戈一击《到处拉屎的老头是可耻的》,煞是有趣。
  附:
  十大争议作家出炉一作家称羞与梁晓声为伍
  cul。sina/n/2005…07…11/1005136351。html
  今日,在华版在线推出的“中国十大最具争议作家”排行榜上,湖南一青年作家竟然榜上有名,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而华版在线负责人更是声称票选结果获十大争议作家第一名者,他们将斥资
  三百万签下其三年内所有作品的优先出版权,并对其进行重新定位和重点包装。
  在“中国十大最具争议作家”里,有李敖、王朔等痞子作家,余秋雨、梁晓声等学院派作家,九丹、赵凝、木子美等“身体写作”作家,郭敬明、春树等新锐作家,投票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
  而令湖南网民有点激动的是,湖南本土青年作家张一一因新近出版了被评论界誉为“2005中国最具争议青春小说”的《我不是人渣》而名列其中,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这个排行榜还是比较客观的,但羞与梁晓声为伍。张一一说,梁晓声的作品卖不动没有人会怪他,但他公开说自己的书不需要畅销,这分明是不对读者和社会负责,是非常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不理智不道德的行为,一个作家的作品,应该植根于人民大众,而非写给自己一个人看的,“他应该忏悔应该道歉”。
  据了解,华版在线是一家专门从事文化产业化经营的大型文化机构,主营电子商务、文化资讯及相关文化项目。华版在线隆重推出的特色文化大餐风云榜和排行榜包揽了全国文化艺术界的重大赛事,按月推出文艺精英和文化精品,在“八一”之前,还将推出“十大军旅作家”、教师节前推出“十大学院派作家”及“十大美女作家”、“十大丑男作家”等等。
  相关链接:“中国十大最具争议作家”排行榜
  他们是中国文化圈最躁动不安的因子。他们的言行吸引了最多读者的眼球。他们或成名已久,或迅速窜红,或前途无量。正因为他们的存在,成就了日渐浮躁的中国文化圈一道最为靓丽的风景。

创造机会(3)

  附:
  我若是人渣,你是虾米
  驳田德政先生《你不是人渣,谁是人渣》
  今天是北京申奥成功四周年的美丽日子,我原本计划隆重的睡上一天以表达我壮丽的情怀。睡眼惺忪中,电话铃此起彼伏,三山五岳的文朋骚友纷纷从伟大祖国的各个角落捎来亲切问候,他们不无惊恐的告诉我,今天网上有一评论《你不是人渣,谁是人渣》,把张一一先生骂得狗血喷头,再四叮嘱我快上网看看。
  我不算太老,却已历经了许多世间的风风雨雨,遍尝了不少人生的是是非非,早已对这些无风起浪无事生非的骂骂咧咧打打杀杀习以为常司空见惯,就当是哪位吃饱了撑着的仁兄在没事找抽,本准备不予理睬,终究还是拗不过友人的好意,打开电脑一看,始作俑者原来是一位不知何方神圣的所谓田德政先生,我怀着最大的善意读罢全文,不由得大呼上当,通篇文字除了泼妇骂街般的人身攻击之外,已无半点其它的亮点,张一一先生实在无法凝聚起半点战斗的精神。朋友之间,可以不分高低贵贱;作为对手,总得水平不太悬殊才好。这是我无意与田德政先生做口舌之争的主要原因。
  不过,为了纠正田德政先生一些常识性的错误,澄清一些最基本的事实和概念,张一一先生还只得没奈何的在这里说上几句。
  一、姑且不论田德政先生通篇只有累赘的对张一一先生报道的引用,并无几个入木三分鞭辟入里的论据,我们先看看他的一个基本的语法错误。田德政先生《你不是人渣,谁是人渣》中第二段倒数第二句有“蜚声中外的著名作家”,任何经历过高考或中考洗礼的莘莘学子都不难知道这是一个触目惊心的病句,意义明显重复。既然“蜚声中外”,那应该算不算“著名作家”?既然是“著名作家”,如果没有“蜚声中外”,那算根葱?本来张一一先生无意给田德政先生上语法常识课,只是想在这里提醒大家,我们怎么能够期待一个连语法关都没有过的谁谁谁写出掷地有声发人深省的批评文字?
  二、田德政先生说,他之所以对华版在线“中国十大最具争议作家”排行榜产生兴趣,是因为这个榜单里有他“所熟知和崇敬的李敖、王朔和梁晓声”,言下之意就是如果没有他所熟知和崇敬的这三个人在内,他就不会有兴趣了,这是一种怎样狭隘的思想?我们怎么能够指望他对这个榜单进行一个客观而公正的评价?
  三、田德政先生又说:“居然以标榜身体写作的九丹、木子美也忝列此中。更令人作呕的是一个叫什么张一一的也挤身其中。”(是不是这个“挤”身,我们可以全当自己是文盲)我不知道田德政先生为什么不愿意让九丹、木子美进入这个榜单,张一一先生怎么又会平白无故的让他老人家轻易“作呕”,总有些无理取闹蓄意为之的嫌疑。华版在线举行的是“十大争议作家排行榜”,并非是“十大杰出青年排行榜”,九丹、木子美进这个排行榜是没有任何争议的,张一一在根本不被田德政先生了解的情况下也能让他呕吐,进入这个排行榜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四、田德政先生还说:“在此之前,既没有听说过这个叫张一一的,更没有看过他的所谓‘2005中国最具争议青春小说’《我不是人渣》,冲他这股牛气,我倒是真的有点想了解他。”至此,张一一先生这才顿开茅塞恍然大悟,原来田老师最看重的还是“牛气”和“名气”这些虚无缥缈的东东。评论一个作家,应该从他的作品本身和他自身的人格魅力出发,而不应在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就漫天撒泼,田老师的这种认识论无疑是极不可取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如此看来,田老师是没有资格对张一一先生的作品和为人进行评判的。张一一先生羞与梁晓声为伍到底对也不对,千秋功罪,后人自有评说,无须目不识丁的闲杂人等在这里说短道长自个儿哄抬身价。
  五、田德政先生由于对张一一先生一知半解,似乎也自知对张一一先生的人身攻击没有任何力量,于是把张一一先生去年状告中国足协以及今年拒绝日本女生的一些小道消息翻出来,说什么“没有看到他在文字上下功夫,只看见像个‘小瘪三’似的上窜下跳,今天鼓捣个这,明天鼓捣个那,这样不甘寂寞、一分钟也闲不住的人能写出好文章吗?这样的人配称为作家吗?”张一一先生不禁要问,田老师在文章开头就说从来不认识张一一先生,也没有读过我老人家的作品,怎么知道张一一先生“没有在文字上下功夫”呢?真个是自己给自己掌嘴。还有,张一一先生这两年也就整了那么几件惊世骇俗的事情,而且周期极短,其它的绝大多数时间都是远离城市的喧嚣,躲进小楼成一统著述我的小说,怎么能说“今天鼓捣个这,明天鼓捣个那,这样不甘寂寞,一分钟也闲不住”呢?田德政先生一不经调查研究,二不问皂白青红,纯粹的坐井观天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