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079-仁术便览 >

第1章

079-仁术便览-第1章

小说: 079-仁术便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名:仁术便览
作者:张洁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序(一)
属性:昔上古人多寿万年,自黄帝无端而制为百草之经,毒天下后世,百病陡发,人几不获遂 
其生矣。然遽以不仁目其书,其书终不可废,何也?亦顾用其术者何如耳。予唯刑是职,惴 
惴惧远于仁术,然于古先王设刑之意,罔不竞竞。盖以刑之绳人,犹药之攻疾,疾止则已, 
人直则宥,无二道也。因退食之暇,见太守王公较政《仁术便览》一书,喜而手之不倦,知 
为张君所纂辑也。予悯其缺略而补之,不敢妄为增加。诚以医之为道,必洞见垣一方始得以 
刀圭投之。如执成方而杀人,何异于以挺与刃哉,其毒天下甚矣,其毒万世甚矣。然有是编 
而不仁滋大,刑书铸而俟人平反,是编存而俟人神明,其用以去病也。等之畏法则人尽反于 
古初,何异黄帝亲授一经哉。不然予 以杀人者而谋生人,后之不善读是书者,或至以生人 
者而反杀人,是岂余之意也夫! 


序(二)
属性:岐黄家侈口而谭方伎,人持其说以争相秦楚,几令臧三耳矣。其所为标本支节,传经递 
络,浮沉缓促,洪细起伏,一切按五部而约之三关,藉令越人见垣加功巧十等,谅毋委去膏 
肓而洞中嗣君也。善乎太仓令之言曰∶臣不能起死而能知生,人病各以其意投之,病辄效, 
则治之非难,而中之难也。方书医乘何翅充栋,而操指稍稍略似,可付咸阳一炬耳。文学张 
君蚤以儒生起家,已而厌弃,好养生言,用是搜古验今,綦累成帙因扁其名曰《仁术便览》。 
一开卷间,青囊大备,若入武库,五兵纵横,而言约理要,指掌可睹,真摄身者南车也。啬 
生久视,达命者诚非之。然使疾病无夭迂而中其 恙,于人亦可有济,毋亦长者之心哉。郡 
侯王公,当世所推毂,仁者也。公之惠此元元也,既已起疲癃而大造之矣。而尤有当于文学 
之言,乃飞尺檄,命应选厕一言以序之,远哉乎公之用心也。公之政寿一郡,公之心寿一世, 
令大地以内有负惫无号者,公心戚戚焉。彼其旌干所及,靡不旁皇,即令格于树采者,则药 
笼具在,振此足致无涯矣。夫亦以其恫 之心而托之以绥乎。州太学生夏惟勤精于其学,称 
国手。公尝属之校雠,亦谓一字千金矣,是中经首哉。 
x万历乙酉秋九月望日x 
x属下吏冀州知州方应选谨撰x 


序(三)
属性:尝闻古人多无病,间有病而治之,惟移精变气而已。末世病治以药,或愈或不愈。夫病 
而后药亦晚矣,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吾邑张君精于岐黄之业,集为《仁术便览》,得 
病之情,知治之体,杂合以治,各得所宜,诚可以济世蒸人。第治已病耳,何取乎?盖古人 
恬澹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邪不能深入,是以多无病。治病者,亦不药而愈。今之人, 
知奉生之道者寡,情慕云为,逆于生乐,不得已而治之,《仁术便览》之刻可已哉。呜呼, 
使不能病病,动伐其根本,而曰《仁术便览》乃已试之方。兹刻也,病天下矣。 
x万历乙酉秋九月望日临邑王再聘撰x 

卷一
中风
属性:中风大率主血虚有痰,或挟火与湿。当以治痰为先,次养血行血,又须分气虚血虚。脉 
迟数者可治,大数而极者难治。中腑者面显五色,有表证而脉浮,恶风恶寒,拘急不仁,其 
病多易治。中脏者唇吻不收,舌不转而失音,鼻不闻香臭,耳聋而眼瞀,大小便秘结,或口 
开手撒,眼合遗尿,吐沫直视,喉如鼾睡,肉脱筋痛,发直,摇头上窜,面赤如装,或头面 
青黑,汗缀如珠,其病深,多不治。中腑者宜汗,中脏者宜下。汗下不宜太过,汗多则亡阳, 
下多则亡阴。治风之法,初得即当顺气,日久则当活血,此万古不易之论。又云半身不遂大 
率多痰,在左属死血少血,在右属气虚有痰。左用四物汤兼二陈,加桃仁、红花、竹沥、姜 
汁;在右用四君子汤兼二陈,亦入竹沥,姜汁,俱当随证施治,不可执一。若外无六经之形 
证,内无便溺之阻膈,惟肢体不遂、语言謇涩,宜大秦艽汤养之,当顺时令、调阴阳、安脏 
腑、和荣卫,未有不愈者也。又有年高气弱,以将息失宜,或七情相干,而卒似风状者,非 
外来风邪,乃本气为病也。若以风药治,反害非轻。此刘守贞、许学士之高论也,不可不察。 

卷一中风
【通关散】
属性:治卒中风邪,昏迷不省,牙关紧急,汤水不下。 
细辛(洗去土叶) 猪牙皂角(去子,各一钱) 
上为细末,男左女右,吹鼻中。 
一方 加半夏。 

卷一中风
【稀涎散】
属性:治中风,忽然若醉,形体昏闷,四肢不收,涎潮搐搦,气闭不通。 
明矾(一两) 猪牙皂角(四个) 
一方 加半夏(一钱)。 

卷一中风
【祛涎散】
属性:治中风不省人事,多因痰壅所致。白矾(二钱)生为末,生姜自然汁调服,其 
痰或吐或化,便苏。蜜水滚水俱可调服,腹中响即开。 
一方 盐卤水加姜汁灌下,好。 
一方 痰厥不省人事,清油灌下,须臾,吐痰好。 
一方 大红末子治痰迷心,不省人事。 
白矾(一两) 朱砂(一钱) 
一方 用生五倍子为末,先用香油拌匀,再用温水调灌。下痰吐法,轻用瓜蒂、 汁、 
皂角,重用藜芦半钱或三分,加麝香,灌入鼻内或口内,吐痰出。一吐不已,再吐之。亦有 
虚而不可吐者。 

卷一中风
【紫金锭】
属性:治中风中气,口眼歪斜,言语謇涩,一应风气,或牙关紧急,口噤,筋脉挛缩,骨节风 
肿,手足疼痛,行步艰辛,并用酒磨下一钱。 

卷一中风
【乌药顺气散】
属性:治男子妇人一切风气攻注,四肢骨节疼痛,肢体顽麻,手足瘫痪,言语謇涩者。宜先服 
此药疏通气道,然后进以风药气上升为逆,降下为顺。顺气者正所谓降气也 
麻黄(去根节) 陈皮(去白) 乌药(各二两) 姜蚕(去嘴,炒令丝断) 川芎 枳 
壳(去穣,麸炒) 甘草 桔梗(去芦) 白芷(各一两) 干姜(炮五钱) 
手足不能起,加续断、威灵仙。左瘫右痪,加当归、天麻、蒺藜。上水一钟半,生姜三 
片,煎服。 

卷一中风
【八味顺气散】
属性:凡中风之人先服此药,顺气后进风药。 
白术 白茯苓 青皮 陈皮 白芷 乌药 人参 甘草 上每服六钱,水一盏煎至半 
盏,温服。仍以酒化苏合香丸间服。 

卷一中风
【大秦艽汤】
属性:治中风,外无六经之形证,内无便溺之阻膈,知为血虚,弱不能养于筋,故手足不能运 
用,舌强不能言,宜养血而筋自荣。 
秦艽 石膏(各三两) 甘草 川芎 当归 羌活 独活 防风 黄芩 白芍 白芷 白 
术生地 熟地 白茯苓(各二两) 细辛(五钱) 

卷一中风
【三化汤】
属性:治中风,外有六经之形证,先以加减续命汤随证治之。内有便溺之阻膈,复以此导之。 
浓朴(姜制) 大黄 枳实 羌活(各等分) 
上锉,每服三两,水三升煎至一升半,终日服之,以微利则已。如内邪已除外邪已尽, 
当从愈风汤以行中道。久服大风悉去,纵有微邪,只从愈风汤加减治之。然治病之法不可失 
于通塞,或一气之微汗,或一旬之通利,如此为常治之法也。久则清浊自分,荣卫自和。 

卷一中风
【羌活愈风汤】
属性:治肝肾虚,筋骨弱,语言难,精神昏愦,及治风湿内弱,风热体重,或瘦而一肢偏枯, 
或肥而半身不遂。心乱则百病生,静则万病息。此药能安心养神,调阴阳无偏胜。 
羌活 甘草(炙) 防风(去芦) 黄 (去芦) 人参(去芦) 蔓荆子 川芎 细 
辛(去芦土叶) 枳壳(去穣,麸炒) 地骨皮 麻黄(去节) 知母(去皮毛) 独活 白 
芷杜仲(炒去丝) 秦艽(去芦) 柴胡(去苗) 半夏(汤洗,姜制) 浓朴(姜制) 
熟地黄 防己 前胡(各二两) 芍药 黄芩(去腐) 白茯苓(各三两) 石膏 生地黄 苍 
术(各四两) 桂(一两) 
上锉,每服一两,水二盏煎至一盏,温服。如遇天阴,加生姜三片煎。空心服,临卧煎 
渣常服之。药不可失于四时之辅,如春望大寒之后,加半夏、柴胡、人参各二两;望夏谷雨 
之后,加石膏、黄芩、知母各二两;季夏之月,加防己、白术、茯苓各二两;望秋大暑之后, 
加浓朴、藿香各二两、桂一两;望冬霜降之后,加附子、官桂各一两,当归二两。 

卷一中风
【凉膈散】
属性:治中风,心经痰气壅塞,不能言语。 
连翘(一钱) 山栀 大黄 薄荷 黄芩(各五分) 甘草(一钱半) 硝(二分半) 黄 
连(五分) 
大便如常,去硝黄。有气加香附、桔梗。痰壅盛,中风不能言,加枳实、胆星、菖蒲、 
半 

卷一中风
【转舌膏】
属性:加菖蒲、远志,蜜丸弹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一丸,薄荷汤化下。 
一方 中风愈后,痰壅气滞,胸膈迷闷,南星(八钱,姜制透,) 广木香(一钱。)上 
姜七片,水煎服。 
一方 治风疾如神,三年风瘫亦治。 
川芎 白芷 细辛 两头尖(炮,各一两) 川草乌(一钱,炮) 
上为细末,将葱白切捣如泥,同前药再捣千捶,捏如钱大饼子,阴干。每服一饼,细嚼 
茶汤送下,服一月效。 

卷一中风
【搜风顺气丸】
属性:治肠胃积热,以致膈间痞闷,大肠结燥,小便赤涩,肠风痔漏,腰膝酸痛,肢节顽麻, 
手足瘫痪,行步艰辛,语言謇涩。三十六般风,七十二般气,无不治之。此药宣通气血、清 
热润燥、通利大小便,则诸病自愈。 
车前子(一两半) 白槟榔 火麻子(微炒,去壳另研) 菟丝子(酒浸焙干,) 牛 
膝(酒浸二宿) 干山药(各二两) 枳壳 防风 独活(各一两) 郁李仁(汤泡去皮研, 
二两) 大黄(五钱,半生半熟) 有加二两者,有五两者。 
上为细末,炼蜜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茶清米饮任下,早晚各一服。觉大肠微动,以 
羊肚 

卷一中风
【乌龙丹】
属性:川乌(去皮脐) 五灵脂(各五两) 入龙脑麝香(各一分。又云各一钱) 
上研令匀,滴水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先以生姜汁研化,次以暖酒调服,早晚各进一 
服。五七丸便抬手足,十丸可自梳头。 
一方 治中风口眼歪斜,用巴豆七枚去皮烂研,左 涂右手心,右 涂左手心,仍将热 
水一碗安手心中,须臾便正洗去,频频抽扯手中指,好。 
一方 治中风三年不较者,松叶一片细切,以酒一斗煮取三升,顿服,汗出立瘥。 

卷一中风
【选奇汤】
属性:治眉疼不可忍,此乃风疾先兆也。 
羌活 防风(各二钱) 甘草(二钱,夏生冬炒) 黄芩(四制,冬月不用,一钱) 
每服一两,时时服,免风起。 

卷一中风
【起左汤】
属性:治气厥、痰厥、血虚、瘫左,即四物二陈加顺气安神之药。 
乌药(童便煮,一钱) 桔梗 枳壳(炒) 秦艽 橘红 生地(各八分) 半夏(姜 
炒) 白茯苓 黄芩(酒炒,各一钱) 当归(酒洗) 芍药(酒炒) 羌活 川芎(各七 
分) 甘草(炙) 枳实(去穣炒,各五分) 细辛(二分) 南星(炮,八分) 心神不 
宁加茯神、远志、归身。 
上水一盏半,生姜五片,煎服。 

卷一中风
【起右汤】
属性:治痪右者,气虚痰盛,言语謇涩,即四君子二陈汤加通气药。 
陈皮 半夏 南星 茯苓 甘草 人参 白术 乌药 羌活 秦艽 桂皮 酒芩 酒柏 
防风 白芷 肥白人加熟附子三分。言语难加菖蒲、桔梗。手足不遂加威灵仙、续断。血少 
加川芎、当归。足肿加防己。大便燥常服搜风顺气丸。 
上水一盏半,生姜五片,煎服。 

卷一中风
【小续命汤】
属性:治卒暴中风,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手足颤掉,语言謇涩,肢体麻痒,精神 
昏乱,头目眩晕,痰涎壅盛,筋脉拘挛,及香港脚缓弱不能动履屈伸。 
防己 桂心 黄芩 杏仁(去皮尖炒) 芍药 甘草(炙) 川芎 麻黄(去节) 人 
参(各一钱 
上锉,分作二服。水二盏,生姜五片,枣二枚,煎八分,食远热服。 精神恍惚加茯神、 
远志。骨节烦痛有热者加芍药去附子。心烦多惊加犀角。骨节重痛有寒湿倍加官桂、附子。 
呕逆腹胀加半夏、倍人参。躁闷大便涩,去附子,倍加芍药,入竹沥。脏寒下痢去防己、黄 
芩,加白术。自汗去麻黄、杏仁,加白术。脚膝弱加牛膝、石斛。身疼加秦艽。腹痛加桃仁、 
姜炒杜仲。 
凡治中风,不审六经之形证加减,虽治无益。加减法具于后。 

卷一中风
【麻黄续命汤】
属性:治太阳中风,无汗恶寒。 
本方中麻黄、杏仁、防风各加一倍。 

卷一中风
【桂枝续命汤】
属性:治太阳中风,有汗恶风。 
本方中桂枝、芍药、杏仁各加一倍。 

卷一中风
【白虎续命汤】
属性:治阳明中风,身热无汗,不恶寒而渴。 
本方中加知母、石膏一钱四分,去附子。 

卷一中风
【葛根续命汤】
属性:治阳明中风,身热有汗恶风。 
本方中加葛根、官桂、茯苓各一钱半。 

卷一中风
【附子续命汤】
属性:治太阴中风,无汗身凉。 
本方中加附子一倍、干姜一钱。 

卷一中风
【桂附续命汤】
属性:治少阴中风,有汗无热。 
本方中加桂、附、甘草各一倍。 

卷一中风
【羌活连翘续命汤】
属性:治六经混淆于少阴、厥阴、杂系中风,肢节挛痛不仁。 
本方中加羌活、连翘各一钱半。 

卷一中风
【独活寄生汤】
属性:治风湿腰腿疼痛,或日久卧床不起,服七日见效。 
独活 桑寄生(如无以续断代) 杜仲(姜炒) 秦艽 牛膝 茯苓 川芎 人参 防 
风细辛 桂心(各二两) 芍药 当归 熟地黄(各三两) 甘草(炙,五钱) 
上锉,每服一两,水二盏,姜三片,煎至七分,通口热服。 

卷一中风
【黑虎丹】
属性:治诸风有效,治破伤风尤好。 
乳香 朱砂 瓜天麻 两头尖(各五钱) 川乌 川草乌(炮,各四两) 苍术(四两 
半,泔浸(炒) 川芎 石斛 防风 麻黄 荆芥 甘草(各一两) 白芷(一钱) 何首 
乌当归(酥油炙,一两) 
上为末,炼蜜丸弹子大。每服一丸,嚼烂黄酒送下。出汗好。 
一方 调养一切风疾,麻木不仁,或言语难,或舌强,或止麻止木,语言如常,俱可服。 
当归(酒洗,一钱半) 白芍(酒炒,一钱) 生地(八分) 陈皮 半夏(姜制) 茯 
苓(各一钱半) 白术(一钱) 柴胡 菖蒲 枳壳 黄芩(各七分) 川芎(五分) 白 
芥子(炒,一钱) 甘草(三分) 木香(二分) 薄荷 羌活(各七分) 大黄(一钱, 
泄者去之) 气虚加人参去大黄,大便难不去。 
上水二盏,生姜三片,煎至七分,空心热服。 

卷一中风
【牵正散】
属性:治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 
白附子 白僵蚕,全蝎去毒并生用,各等为末,不拘热酒,调服二钱。 

卷一中风
【活命金丹】
属性:治中风,神不清。即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5

你可能喜欢的